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甲基硫-d6 | 926-09-0

中文名称
二甲基硫-d6
中文别名
二甲基硫-D6
英文名称
dimethyl sulfide-d6
英文别名
[2H6]-dimethyl sulfide;Di((2H3)methyl) sulphide;trideuterio(trideuteriomethylsulfanyl)methane
二甲基硫-d6化学式
CAS
926-09-0
化学式
C2H6S
mdl
——
分子量
68.088
InChiKey
QMMFVYPAHWMCMS-WFGJKAK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5 °C (lit.)
  • 密度:
    0.928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34 °F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乙酸乙酯(少量)、甲醇(少量)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素 其他毒物 - 简单窒息剂 皮肤毒素 - 皮肤烧伤
Neurotoxin - Other CNS neurotoxin Other Poison - Simple Asphyxiant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F
  • 安全说明:
    S16,S23,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22,R36/37/38,R41
  • WGK Germany:
    1
  • 危险标志:
    GHS02,GHS07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64 3/PG 2
  • 危险性描述:
    H225,H302,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SDS

SDS:334ebfdd892134b881f94a06f0e3c8ce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二甲基硫-d6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Methyl sulfide)-d6
Hexadeuterodimethyl sulf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2)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Methyl sulfide)-d6
别名
Hexadeuterodimethyl sulfide
: C2D6S
分子式
: 68.17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methyl sulfide-d6
-
CAS 号 926-09-0
EC-编号 213-133-6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恶心, 头痛,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
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防范蒸汽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汽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36.5 °C - lit.
g) 闪点
-37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928 g/mL 在 25 °C0.928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的温度和直接日光。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恶心, 头痛,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164 国际海运危规: 1164 国际空运危规: 1164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DIMETHYL SULPHIDE
国际海运危规: DIMETHYL SULPHIDE
国际空运危规: Dimethyl sulph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甲基硫-d6N-氯代丁二酰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45%的产率得到chloromethyl methyl sulfide-d5
    参考文献:
    名称:
    Unusual base-catalyzed exchange in the synthesis of deuterated PF-2413873
    摘要:
    氘化 PF-2413873 (4-[3-环丙基-1-(甲磺酰基甲基)-5-甲基-1H-吡唑-4-基]氧基-2,6-二甲基苯甲腈,1) 的制备被描述为用作生物分析临床试验标准。研究了两种策略。含砜取代基通过碱催化交换进行标记,但在测定条件下注意到不可接受的氘损失。或者,通过在氧化铂上用氧化氘加热来标记 4-氰基-3,5-二甲基苯酚。在构建吡唑环后,我们发现,在随后的烷基化以连接甲硫基甲基的过程中,碱叔丁醇钾导致芳香部分和甲硫基甲基上的氘发生不必要的扰乱。因此,有必要除去所有碱不稳定的氢以防止它们的交换。这是通过用全氘代氯甲基甲硫醚将吡唑烷基化、氧化成砜、并通过用氢氧化钠处理选择性去除其氘来实现的。讨论了这些碱促进的交换反应的异常敏感性和选择性。因此,4-[3-环丙基-1-(甲磺酰基甲基)-5-甲基-1H-吡唑-4-基]氧基-[2H6]2,6-二甲基-[3,5-2H]苯甲腈(17)是获得,用八个氘原子和可接受的 D0/D8 比率标记。版权所有 © 2009 约翰·威利父子有限公司
    DOI:
    10.1002/jlcr.1657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基砜-d6 在 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二甲基硫-d6
    参考文献:
    名称:
    Noort, Paul C. M. van; Vermeeren, Hans P. W.; Louw, Robert,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83, vol. 102, # 6, p. 312 - 321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3-Hydroperoxy-3-methoxy-2-methyl-1-butene 在 二甲基硫-d6 作用下, 以 氘代氯仿 为溶剂, 生成 2-甲基-1-丁烯-3-酮甲醇
    参考文献:
    名称:
    Griesbaum, Karl; Keul, Helmut; Agarwal, Sudhir, Chemische Berichte, 1983, vol. 116, # 2, p. 409 - 415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emoselective α-Sulfidation of Amides Using Sulfoxide Reagents
    作者:Mario Leypold、Kyan A. D’Angelo、Mohammad Movassaghi
    DOI:10.1021/acs.orglett.0c03160
    日期:2020.11.20
    The direct α-sulfidation of tertiary amides using sulfoxide reagents under electrophilic amide activation conditions is described. Employing convenient and readily available reagents, selective functionalization takes place to generate isolable sulfonium ions en route to α-sulfide amides. Mechanistic studies identified activated sulfoxides as promoters of the desired transformation and enabled the
    描述了在亲电子酰胺活化条件下使用亚砜试剂对叔酰胺进行直接 α-硫化。使用方便且容易获得的试剂,进行选择性官能化以在生成 α-硫醚酰胺的过程中生成可分离的锍离子。机理研究确定活化的亚砜是所需转化的促进剂,并使该方法从苄基底物扩展到脂肪族酰胺底物。
  • Pathways and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DMSP Catabolism in Marine Bacteria of the<i>Roseobacter</i>Clade
    作者:Jeroen S. Dickschat、Claudia Zell、Nelson L. Brock
    DOI:10.1002/cbic.200900668
    日期:2010.2.15
    Sulfur cycle: Catabolism of the algal metabolite 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 by marine bacteria of the Roseobacter clade resul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eSH or the climatically relevant Me2S. Feeding of [2H6]DMSP and derivatives led to the production of novel S and Se volatiles, thus giving insight into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ies of the participating enzymes and the ratio of the two competing
    硫循环:藻类代谢产物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通过的海洋细菌的分解代谢Roseobacter进化枝导致产生网或气候相关的Me 2的S.饲养[ 2 ħ 6 ] DMSP和导致生产新型S的衍生物和硒挥发物,从而深入了解参与酶的底物特异性和两种竞争途径的比例。
  • Mechanism of Sulfone Formation in the Reaction of Sulfides and Singlet Oxygen:  Intermediacy of <i>S</i>-Hydroperoxysulfonium Ylide
    作者:Katsuya Ishiguro、Masaki Hayashi、Yasuhiko Sawaki
    DOI:10.1021/ja960323o
    日期:1996.1.1
    in the methyl group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ulfones in the reaction of dimethyl sulfide-d6 or thioanisole-α,α,α-d3 with singlet oxygen in aprotic solvents. No ex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sulfoxides obtained. The proton in the sulfones was shown to come from adventitious water, since the oxidation of C6H5SCH3 in the presence of D2O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sulfones with monodeuteriation. The 16O2−18O2
    在二甲基硫醚-d6 或苯硫醚-α,α,α-d3 与单线态氧在非质子溶剂中反应形成砜的过程中,在甲基中观察到 HD 交换。在获得的亚砜中没有观察到交换。砜中的质子来自外来水,因为在 D2O 存在下 C6H5SCH3 的氧化导致形成具有单氘化的砜。16O2-18O2 示踪剂研究表明砜中没有氧扰乱。所有结果表明,砜是通过中间体分子内形成的,中间体具有一个可与痕量水交换的活化质子,建议的结构是 S-氢过氧锍叶立德 (RS+(OOH)CH2-)。在砜形成过程中观察到的甲基质子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kH/kD = 2−4) 表明,决定速率的步骤是产生 S-氢过氧锍叶立德的过亚砜 (RS+(OO-)CH3) 中的分子内质子提取。叶立德中间体的转化...
  • Reactions and products revealed by NMR spectra of deuterated dimethylsulfoxide with iodomethane in neutral and basic media
    作者:E. Avella-Moreno、N. Nuñez-Dallos、L. Garzón-Tovar、A. Duarte-Ruiz
    DOI:10.1080/17415993.2015.1066376
    日期:2015.9.3
    NaOH and water (system II), were monitored by 1D and 2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 13C, heteronuclear multiple quantum correlation, heteronuclear multiple bond correlation and diffusion-ordered NMR spectroscopy).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tra as a function of reaction time revealed the formation of methoxy-bis(trideuteromethyl)sulfonium iodide, 3; the precipitation of hexadeuterated trimethyloxosulfonium
    通过 1D 和 2D 核监测在两种混合物(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 与 CH3I 的混合物(系统 I)和 DMSO-d6 与 CH3I、NaOH 和水的另一种混合物(系统 II)的混合物)中的每一个中发生的反应磁共振(1H、13C、异核多量子关联、异核多键关联和扩散有序核磁共振波谱)。作为反应时间函数的光谱分析表明形成了甲氧基-双(三重甲基)碘化锍,3;六氘化三甲基氧锍沉淀,2a;DMSO-d6 和 2a 之间的甲基交换以产生三氘化二甲基亚砜,DMSO-d3, 4 和九氘化三甲基氧锍碘化物,2b;生产少量甲醇,5,三氘代二甲硫醚,6,二甲醚,7,在两个系统中。只有系统 II 沉淀氘化 [Na4(DMSO-dx)15][(I3)3I], 1a,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固体,对应于 1 的同位素异构体,由 DMSO 和 CH3I 在NaOH 和水的存在。图形概要
  • DMSO as a Switchable Alkylating Agent in Heteroarene C−H Functionalization
    作者:R. Aleyda Garza‐Sanchez、Tuhin Patra、Adrian Tlahuext‐Aca、Felix Strieth‐Kalthoff、Frank Glorius
    DOI:10.1002/chem.201802352
    日期:2018.7.17
    Herein, we report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activation of DMSO to act as a versatile alkylating agent in heteroarene C−H functionalization. This direct, simple, and mild switch between methylation/trideuteromethylation and methylthiomethylation of heteroarenes was achieved under reagent‐controlled photoredox catalysis conditions.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supported by both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激活 DMSO 的策略,作为杂芳烃 C-H 功能化中的多功能烷化剂。这种在杂芳烃的甲基化/三甲基化和甲硫基甲基化之间直接、简单和温和的转换是在试剂控制的光氧化还原催化条件下实现的。所提出的机制得到了实验和计算研究的支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