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oc-Tyr-OH | 1616961-3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oc-Tyr-OH
英文别名
Nmoc-Y
Nmoc-Tyr-OH化学式
CAS
1616961-33-1
化学式
C21H19NO5
mdl
——
分子量
365.386
InChiKey
RPSWZXBCRSAHOT-IBGZPJM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7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95.86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moc-Tyr-OH氯甲酸乙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aq. phosphate buffer 、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6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In situ generation of redox active peptides driven by selenoester mediated native chemical ligation
    摘要:
    通过硒酰酯介导的原生化学连接合成的氧化还原活性肽具有在水介质中自组装的倾向。在还原环境中自组装肽的凝胶-溶胶转变使其成为开发功能生物材料的多功能候选物。
    DOI:
    10.1039/c4cc03835e
  • 作为产物:
    描述:
    2-萘甲醇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Nmoc-Tyr-OH
    参考文献:
    名称:
    In situ generation of redox active peptides driven by selenoester mediated native chemical ligation
    摘要:
    通过硒酰酯介导的原生化学连接合成的氧化还原活性肽具有在水介质中自组装的倾向。在还原环境中自组装肽的凝胶-溶胶转变使其成为开发功能生物材料的多功能候选物。
    DOI:
    10.1039/c4cc03835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pase catalyzed inclusion of gastrodigenin for the evolution of blue light emitting peptide nanofibers
    作者:Dnyaneshwar B. Rasale、Indrajit Maity、Apurba K. Das
    DOI:10.1039/c4cc02484b
    日期:——

    Lipase catalysed regioselective inclusion of gastrodigenin (p-hydroxy benzyl alcohol) to a peptide Nmoc-Leu-Trp-OH at physiological pH 7.4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blue light emitting peptide nanofibers.

    脂肪酶在生理pH 7.4下催化将胃肽原(p-羟基苯甲醇)选择性地包含到肽Nmoc-Leu-Trp-OH中,导致形成发出蓝光的肽纳米纤维。
  • Electrodeposited Lamellar Photoconductor Nanohybrids Driven by Peptide Self-Assembly
    作者:Manoj K. Manna、Sushil K. Pandey、Indrajit Maity、Shaibal Mukherjee、Apurba K. Das
    DOI:10.1002/cplu.201402348
    日期:2015.3
    semiconductor ZnO layers upon annealing at 150 °C and lamellar nanostructures are formed in a periodic manner. Synergistic effects of hydrogen bonding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of aromatic peptide amphiphiles ar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formation of self-assembled lamellar nanostructures. Morphological, structural, and optical studies of such lamellar hybrid nanostructures are reported. Photoconduction
    芳香族有机分子由于其固有的光学和电子特性而可以用作光电材料。在其中,描述了自-甲氧基羰基(Nmoc)-封端的肽两亲物获得的自组装层状纳米结构作为光电导体杂化物。杂化纳米结构是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与无机Zn(OH)2相结合以受控方式构建的。无机Zn(OH)2层在150°C退火后变成半导体ZnO层,并以周期性方式形成层状纳米结构。氢键和芳香族肽两亲物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是形成自组装层状纳米结构的驱动力。形态,结构,并报道了这种层状杂化纳米结构的光学研究。这些杂化纳米结构的光电导也进行了详细检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