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fluoro-2-iodoethyl)benzene | 151588-8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2-iodo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
(2-fluoro-2-iodo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151588-82-8
化学式
C8H8FI
mdl
——
分子量
250.054
InChiKey
VCOOKESZWNZZA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28.5±30.0 °C(Predicted)
  • 密度:
    1.70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未活化的 1-Fluoro-1-haloalkanes 的对映选择性 Suzuki 交叉偶联:手性 β-、γ-、δ-和 ε-氟烷烃的合成
    摘要:
    将氟原子并入立体中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转变,目前的方法主要提供手性 α- 和 β- 氟烷烃。在本文中,描述了构建具有良好对映选择性的 β-、γ-、δ- 和 ε- 氟代烷烃的新型通用方法的开发。不同的导向基团,如苄基、酮和磺酰基,在 Ni 催化剂和手性二胺配体的存在下,在 Suzuki 交叉偶联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它包括在距离官能团的 δ 或 ε 位置处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含氟中心的第一个例子。
    DOI:
    10.1021/jacs.5b00473
  • 作为产物:
    描述:
    苄基丙二酸二乙酯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 、 1-chloromethyl-4-fluoro-1,4-diazoniabicyclo[2.2.2]octane bis(tetrafluoroborate) 、 sodium hydride 、 lithium chloride 、 lith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2-fluoro-2-iodo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1-Halo-1-fluoroalkanes 的 Suzuki 交叉偶联反应有效合成仲烷基氟
    摘要:
    有机氟化合物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开发新的高效和选择性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里,我们展示了第一个 Suzuki 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利用二卤代化合物制备仲烷基氟化物。即,前所未有地使用简单的 1-halo-1-fluoroalkanes 作为 C(sp(3))-C(sp(3)) 和 C(sp(3))-C(sp(2)) 中的亲电试剂交叉-偶联允许在没有相邻活化官能团的情况下在烷基链中正式位点选择性地掺入 F 基团。还提出了通过相应 α-氟代羧酸的碘脱羧作用制备亲电底物 1-halo-1-fluoroalkanes 的高效方法。概念上新的有机氟化物路线用于轻松制备具有生物医学价值的化合物。此外,我们证明了用于手性仲烷基氟化物立体聚合合成的已开发反应的不对称版本是可行的。
    DOI:
    10.1021/ja504089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binatorial Nickel-Catalyzed Monofluoroalkylation of Aryl Boronic Acids with Unactivated Fluoroalkyl Iodides
    作者:Jie Sheng、Hui-Qi Ni、Ge Liu、Yan Li、Xi-Sheng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7b02012
    日期:2017.9.1
    A combinatorial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between arylboronic acids and unactived 1-fluoro-1-iodoalkanes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demonstrated high efficiency, mild conditions, and excellent functional-group compatibility. Readily available nitrogen and phosphine ligands were combined with a nitrogen source, which in situ generated a variety of easily tunable catalysts to promote the fluoroalkylation
    已经开发了芳基硼酸和未反应的1--1-烷烃之间的组合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显示出高效率,温和的条件和出色的官能团相容性。易于获得的氮和膦配体与氮源结合,可就地生成各种易于调节的催化剂,从而在两个偶合伙伴的广泛范围内促进氟烷基化。这种组合催化的新策略为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Nickel-Catalyzed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with Monofluoroalkyl Halides for Late-Stage Monofluoroalkylation
    作者:Jie Sheng、Hui-Qi Ni、Hao-Ran Zhang、Kai-Fan Zhang、Yi-Ning Wang、Xi-Sheng Wang
    DOI:10.1002/anie.201803228
    日期:2018.6.25
    bidentate and monodentate pyridine‐type nitrogen ligands with nickel, which in situ generated a variety of readily tunable catalysts to promote fluoroalkylation with broad scope with respect to both coupling partners. This combinatorial catalysis strategy offers a solution for nickelcatalyzed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and provides an efficient way to synthesize fluoroalkylated druglike molecules
    通过还原性交叉偶联,开发了一种催化的芳基卤化物与未活化的氟烷基卤化物的单氟烷基化组合物。该方法显示出高效率,温和的条件和出色的功能基团耐受性,从而使各种药物都能进行后期单氟烷基化。成功的关键是将各种易于获得的二齿和单齿吡啶型氮配体相结合,从而原位生成了多种易于调节的催化剂,以促进氟烷基化,这对于两个偶合伙伴而言都具有广阔的范围。这种组合催化策略为催化的还原性交叉偶联反应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为合成氟烷基化的类药物分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药物发现。
  • 含一氟烷基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0627884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本发明公开了含一氟烷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一氟烷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中,碱、添加剂、配体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C,催化剂为盐,所述的盐为NiLnCl2、NiLnBr2、NiLnI2或NiQ2·mH2O。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一步反应就可以引入一氟烷基、高效简便、官能团兼容性好、广谱性强,可避免使用剧毒试剂、后处理操作简单安全、环境友好、催化剂廉价且用量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转化率高、收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Unlocking geminal fluorohaloalkanes in nucleophilic fluoroalkylation chemistry: generation and trapping of lithiumfluorocarbenoids enabled by flow microreactors
    作者:Mauro Spennacchio、Marco Colella、Michael Andresini、Roberta Savina Dibenedetto、Elena Graziano、Andrea Aramini、Leonardo Degennaro、Renzo Luisi
    DOI:10.1039/d2cc06717j
    日期:——
    A direct nucleophilic monofluoroalkylation strategy leveraging on lithium fluorocarbenoids has been developed. Flow microreactor technology allows capitalization of the synthetic potential of these scarcely explored short-lived intermediates – namely 1-fluoro-2-phenylethyllithium, 1-fluoro-3-phenylpropyllithium, and 1-fluorononyllithium – generated through lithium/iodine exchange reaction. This robust
    已经开发出一种利用胡萝卜素的直接亲核单氟烷基化策略。流动微反应器技术允许利用这些鲜为人知的短寿命中间体的合成潜力——即 1-fluoro-2-phenylethyllithium、1-fluoro-3-phenylpropyllithium 和 1-fluorononyllithium——通过/交换反应产生。这种稳健的协议被用来制备新的化产品,采用各种亲电子试剂。微反应器技术的固有优势有助于使这种方法成为直接氟烷基化化学的一种新的有价值的工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