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romo-4-methyl-2-(4-nitro-phenyl)-thiazole | 58765-9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romo-4-methyl-2-(4-nitro-phenyl)-thiazole
英文别名
——
5-bromo-4-methyl-2-(4-nitro-phenyl)-thiazole化学式
CAS
58765-95-0
化学式
C10H7BrN2O2S
mdl
——
分子量
299.148
InChiKey
FYZKOVZOLZHKD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9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56.0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bromo-4-methyl-2-(4-nitro-phenyl)-thiazol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 palladium diacetate 、 caesium carbonate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7.0h, 生成 2-(4-aminophenyl)-4-methyl-N,N’-bis(4-methylphenyl)thiazol-5-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电子接受基团的 5-N,N-二芳基氨基噻唑:合成、光物理性质及其在水合肼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具有电子接受基团的5-N,N-二芳基氨基噻唑并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具有二氰基乙烯基的衍生物有效地捕获了水合肼。通过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证实了该反应,并且肉眼观察均匀。
    DOI:
    10.1002/ejoc.202301036
  • 作为产物:
    描述:
    4-硝基碘苯copper(l) iodide 、 palladium diacetate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5-bromo-4-methyl-2-(4-nitro-phenyl)-th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4-甲基噻唑的直接C–H芳基化和Buchwald–Hartwig胺获得的5- N-芳基氨基-4-甲基噻唑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质
    摘要:
    5 N-芳氨基-4-甲基噻唑是通过三个连续步骤由市售的4-甲基噻唑合成的:(i)直接由Pd催化的噻唑的CH–H芳基化,(ii)溴化,和(iii)Pd催化的Buchwald–Hartwig胺化。所得噻唑在338–432 nm处显示出最长的波长吸收最大值,并在455–726 nm处观察到发光,其中后者主要取决于噻唑核心2位上的取代基。电子接受基团,特别是硝基的引入,引起荧光的显着红移。在2-位含有3,5-双(三氟甲基)苯基的噻唑在固态下显示出紫色至蓝色的发射。前沿分子轨道的能级和5- N的Kohn-Sham图-D芳基氨基-4-甲基噻唑是从理论上的B3LYP / 6-31 + G(d,p)的DFT计算中获得的。
    DOI:
    10.1021/acs.organomet.7b001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と新規な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および蛍光発光材料と紫外線吸収剤
    申请人:国立大学法人岐阜大学
    公开号:JP201812745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6
    【課題】新規なパラジウム触媒を用いたブッフバルト・ハートウィッグ反応による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特に、従来技術においては反応が良好に進行しなかった基質であっても高い効率で目的化合物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る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さらにはこれまでに合成例のない新規な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を得ることも可能な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を提供する。また、新規な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5−アミノチアゾール化合物からなる新規な蛍光発光材料と紫外線吸収剤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本発明の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は、芳香族ハロゲン化合物と、アミン化合物とを、ホスフィン化合物を保護剤とするパラジウムナノ粒子および塩基の存在下に反応させ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を得ることを特徴としている。【選択図】なし
    使用新型催化剂进行的布夫巴尔特·哈特威格反应制备芳香胺化合物的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够以高效率获得目标化合物的芳香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即使是在传统技术中反应进展不良的底物也能够以高效率获得目标化合物的芳香胺化合物制备方法,甚至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迄今为止未合成过的新型芳香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此外,提供了一种新型芳香胺化合物、由5-氨基噻唑化合物组成的新型荧光发光材料紫外线吸收剂。解决方案是,本发明的芳香胺化合物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将芳香卤化合物和胺化合物在化合物作为保护剂的纳米粒子和碱存在下反应,从而获得芳香胺化合物。【选择图】无
  • Beiträge zum Studium einiger Heterocyclen, XLII. Die Substitution der Carboxylgruppe durch Brom in der Reihe des 2-Aryl-4-R-5-carboxy-thiazols
    作者:Ioan Simiti、Mioara Coman、Ana Muresan
    DOI:10.1002/ardp.19763090207
    日期:——
    Das Verhalten von 2‐Aryl‐4‐R‐5‐carboxythiazolen gegen Brom und unterbromige Säure wird untersucht.
    研究了 2-芳基-4-R-5-羧基噻唑次溴酸的行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