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S)-7-chloro-3-methoxy-2,3-dihydro-5H-1,4-benzodioxepine | 627903-8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S)-7-chloro-3-methoxy-2,3-dihydro-5H-1,4-benzodioxepine
英文别名
7-chloro-3-methoxy-3,5-dihydro-2H-1,4-benzodioxepine
(RS)-7-chloro-3-methoxy-2,3-dihydro-5H-1,4-benzodioxepine化学式
CAS
627903-84-8
化学式
C10H11ClO3
mdl
——
分子量
214.649
InChiKey
ODIAZPDLXGEEM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2.3±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氟脲嘧啶(RS)-7-chloro-3-methoxy-2,3-dihydro-5H-1,4-benzodioxepine三甲基氯硅烷四氯化锡六甲基二硅氮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7%的产率得到(RS)-1-[2-(4-chloro-2-hydroxymethylphenoxy)-1-methoxyethyl]-5-fluorouracil
    参考文献:
    名称:
    邻域参与是无环和环状水杨基衍生的O,O-缩醛与5-氟尿嘧啶反应的关键步骤。新的O,N-乙缩醛对乳腺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失调和凋亡诱导
    摘要:
    研究了邻-(羟甲基)苯氧基乙醛二甲基乙缩醛或3-甲氧基-2,3-二氢-5 H -1,4-苯并二恶英与5-氟尿嘧啶(5-FU)的反应。分子内环化可以通过相邻基团的进攻得到2-(5-氟尿嘧啶-1-基)氧基铀离子来解释,该离子可以被甲硅烷基化的苄基羟基进攻以产生苯甲酰化的七元O,N-乙缩醛。还报道了大环反式-双(5-FU O,N-缩醛)的形成。这种化合物将人MCF-7乳腺癌细胞阻滞在G o / G 1处细胞周期的阶段。相反,无环硝基O,N-缩醛似乎起5-FU前药的作用,因为它像众所周知的前药Ftorafur一样,将癌细胞阻滞在S期。
    DOI:
    10.1016/j.tet.2003.08.016
  • 作为产物:
    描述:
    [2-(hydroxymethyl)-4-chlorophenoxy]acetaldehyde dimethyl acetal三氟化硼乙醚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44%的产率得到(RS)-7-chloro-3-methoxy-2,3-dihydro-5H-1,4-benzodioxep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邻域参与是无环和环状水杨基衍生的O,O-缩醛与5-氟尿嘧啶反应的关键步骤。新的O,N-乙缩醛对乳腺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失调和凋亡诱导
    摘要:
    研究了邻-(羟甲基)苯氧基乙醛二甲基乙缩醛或3-甲氧基-2,3-二氢-5 H -1,4-苯并二恶英与5-氟尿嘧啶(5-FU)的反应。分子内环化可以通过相邻基团的进攻得到2-(5-氟尿嘧啶-1-基)氧基铀离子来解释,该离子可以被甲硅烷基化的苄基羟基进攻以产生苯甲酰化的七元O,N-乙缩醛。还报道了大环反式-双(5-FU O,N-缩醛)的形成。这种化合物将人MCF-7乳腺癌细胞阻滞在G o / G 1处细胞周期的阶段。相反,无环硝基O,N-缩醛似乎起5-FU前药的作用,因为它像众所周知的前药Ftorafur一样,将癌细胞阻滞在S期。
    DOI:
    10.1016/j.tet.2003.08.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