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十四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 998-07-2

中文名称
1,2-十四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中文别名
二肉豆蔻酰基磷脂酰乙醇胺;1,2-二肉豆蔻酰-SN-甘油-3-磷酰乙醇胺;1,2-二肉豆蔻酰-sn-丙三基-3-磷脂酰乙醇胺
英文名称
1,2-dimyrist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
英文别名
dimyristo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DMPE;1,2-Dimyristoyl-sn-glycero-3-PE;2-azaniumylethyl [(2R)-2,3-di(tetradecanoyloxy)propyl] phosphate
1,2-十四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化学式
CAS
998-07-2
化学式
C33H66NO8P
mdl
——
分子量
635.863
InChiKey
NEZDNQCXEZDCBI-WJOKGBT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1.0 to 195.0 °C
  • 沸点:
    685.6±65.0 °C(Predicted)
  • 密度:
    1.027±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氯仿:3 mg/ml
  • 物理描述:
    Solid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1
  • 重原子数:
    43
  • 可旋转键数:
    3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13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9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P312,P302+P352,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20°C密封保存

SDS

SDS:ba3179cb45fdaaceecdbe92d74e25e80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2-Dimyrist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3-sn-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1,2-dimyristoyl
L-β,γ-Dimyristoyl-α-cephalin
Dimyristoyl-L-α-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1,2-Ditetradecan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3-sn-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1,2-dimyristoyl
别名
L-β,γ-Dimyristoyl-α-cephalin
Dimyristoyl-L-α-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1,2-Ditetradecan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
: C33H66NO8P
分子式
: 635.85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磷的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0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大部分磷脂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和乙醇等,但不溶于丙酮。高纯度的磷脂酰乙醇胺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低,而粗制磷脂酰乙醇胺则能部分溶于乙醇。使用大豆精制磷脂作为原料,并以丙酮、乙醇或石油醚为溶剂,可以分离提纯得到高纯度的磷脂酰乙醇胺。

用途

1,2-十四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是一种胺类衍生物,可用作有机试剂。

生物活性

(2R)-3-(((2-Aminoethoxy)(hydroxy)phosphoryl)oxy)propane-1,2-diyl ditetradecanoate 是一种内源性代谢产物。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十四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在 Tris-HCl buffer 、 三乙胺 、 calc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6.0h, 生成 肉豆蔻酸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a photoactivatable membrane-spanning phospholipidic probe
    摘要:
    We introduce here a new photochemical probe suitable for labeling deep into the hydrophobic core of membranes: bis-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trifluoromethyl)phenyldiazirine 19 (DIPETPD). This is a bipolar phospholipid provided with a covalently bonded chain designed to span the membrane and equipped with a centrally defined attachment point for the photolabeling group (trifluoromethyl)phenyldiazirine (TPD). This molecule wa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geometrical resolution of photochemical labeling of membrane proteins by locating the photoreactive functionality in the center of the bilayer. The remarkable 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photoreactive group TPD1 allowed the design of a straightforward and convergent synthetic strategy. The key steps developed for molecules of this new general kind are (a) the mild and efficient coupling of two moieties of N-tBOC-protected 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methyl ester to the photoreactive symmetric dicarboxylic fatty acid mediated by 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and (dimethylamino)pyridine and (b) the smooth deprotection of the phosphate and amino functionalities with sodium iodide and trifluoroacetic acid, respectively, to yield the final product. DIPETPD has been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into small and large unilamellar vesicles of different lipid composition and prepared by a variety of procedures. The bilayer location of this reagent (transmembrane vs 'U'-shaped conformations) was assayed by reaction of the amino groups at the polar heads of the bipolar phospholipid with selected membrane-impermeable reagents. Photolysis of the probe incorporated into vesicles occurs readily upon irradiation with UV light (near 360 nm). These 'loaded' vesicles show adequate stability and appear uniform and unilamellar in electron micrographs. They undergo the fusion reaction with influenza virus as efficiently as reagent-free vesicles. Evidence is presented here that DIPETPD and a reductively methylated form efficiently label the peptide ion channel form of gramicidin A (and a chemical analogue) and the 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in. DIPETPD may help to identify transmembrane regions of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and map the lipid-protein interface in a region known to be deep in the membrane. A new radioactive version of this reagent ([H-3]-DIPETPD)2 has been recently used to ascertain that the HA2 subunit of 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in inserts into the target membrane prior to fusion.3
    DOI:
    10.1021/ja00062a00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二饱和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饱和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合物制备领域,基于现有的二饱和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方法收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的,包括以下步骤:(1)用一锅法进行磷酰化反应生成化合物Ⅰ;(2)将化合物Ⅰ与酸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Ⅱ;(3)将化合物Ⅱ与饱和链酸,即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Ⅲ;(4)将化合物Ⅲ与DBU,即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混合,发生脱保护反应生成化合物Ⅳ;(5)将化合物Ⅳ与锌粉,醋酸混合,发生脱保护反应生成二饱和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本发明合成路线简短,反应条件温和,适应范围广,收率高。
    公开号:
    CN111285899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PRODRUGS WITH A TRIDENTATE SELF-IMMOLATIVE LINKER<br/>[FR] PROMÉDICAMENTS AVEC UN LIEUR AUTO-IMMOLABLE TRIDENTATE
    申请人:MASSACHUSETTS GEN HOSPITAL
    公开号:WO2020123882A1
    公开(公告)日:2020-06-18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wherein L1, L2, L3, n, m, p, X, T, TR, and D are as described herein. Methods of using of these compounds to treat diseases advantageously treatable by drug D are also described.
    本申请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用可接受的盐,其中L1、L2、L3、n、m、p、X、T、TR和D如本文所述。还描述了使用这些化合物来治疗可以通过药物D有优势地治疗的疾病的方法。
  • [EN] CATIONIC LIPIDS AND USES THEREOF<br/>[FR] LIPIDES CATIONIQUES ET UTILISATIONS DE CEUX-CI
    申请人:ABBOTT LAB
    公开号:WO2009129385A1
    公开(公告)日:2009-10-22
    Cationic lipids, cationic lipid 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ways to make them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diseases using them are disclosed.
    阳离子脂质、基于阳离子脂质的药物传递系统、制备它们的方法以及利用它们治疗疾病的方法被披露。
  • [EN] TWO-WAY MAGNETIC RESONANCE TUNING NANOPROBE ENHANCED SUBTRACTION IMAGING<br/>[FR] IMAGERIE À SOUSTRACTION AMÉLIORÉE PAR NANOSONDE À ACCORD DE RÉSONANCE MAGNÉTIQUE BIDIRECTIONNELLE
    申请人:UNIV CALIFORNIA
    公开号:WO2021126989A1
    公开(公告)日:2021-06-24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anocarrier having an interior and an exterior, the nanocarrie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mphiphilic compounds that self-assemble to form the nanocarrier; and a fir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ntrast agent and a second MRI contrast agent in the interior; wherein one MRI contrast agent is paramagnetic, and the other MRI contrast agent is superparamagnetic, and the first MRI contrast agent and the second MRI contrast agent are configured within the interior to substantially cancel the magnetic signal of each contrast ag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ethod of using the nanocarriers for imaging and detecting a disease, as well as novel telodendrimer compound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部和外部结构的纳米载体,该纳米载体包括:多种两亲性化合物,它们自我组装形成纳米载体;以及一种第一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和一种第二MRI对比剂位于内部;其中一种MRI对比剂是顺磁性的,另一种MRI对比剂是超顺磁性的,第一MRI对比剂和第二MRI对比剂在内部结构中配置,以基本上相互抵消各自的磁信号。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这些纳米载体进行成像和检测疾病的方法,以及新颖的支线状聚合物化合物。
  • NOVEL ORGANIC COMPOUND,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CONSTANT MEDIUM CONTAINING SAME, AND METHOD FOR NANO-GRANULATING CONSTANT MEDIUM
    申请人:COLLEGE OF MEDICINE POCHON CHA UNIVERISTY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公开号:US20180327357A1
    公开(公告)日:2018-11-15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vel organic compound, a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constant medium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a method for nano-granulating the constant medium.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近红外荧光恒定介质,以及用于纳米粒化该恒定介质的方法。
  • FLUORESCENT ANTICANCER PLATINUM DRUGS
    申请人:INVICTUS ONCOLOGY PVT. LTD.
    公开号:US20180312534A1
    公开(公告)日:2018-11-01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in relation to the field of nanotechnology and cancer therapeutics.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fluorescent platinum based compounds. The disclosure further relates to synthesis of said fluorescent platinum based compounds, nanoparticles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id fluorescent platinum based compounds/nanoparticles. The disclosure also relates to methods of managing cancer by the fluorescence changes between aforesaid platinum based compounds and corresponding free ligands, nanoparticles and compositions.
    本公开涉及纳米技术和癌症治疗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荧光铂基化合物。该公开进一步涉及合成所述荧光铂基化合物、纳米颗粒和包含所述荧光铂基化合物/纳米颗粒的组合物。该公开还涉及通过上述铂基化合物与相应的游离配体、纳米颗粒和组合物之间的荧光变化来管理癌症的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钙(2R)-2,3-二(棕榈酰氧基)丙基磷酸酯 辛酸(1R)-1-[(磷酰氧基)甲基]-1,2-乙二基酯单钠盐 血小板活化因子 (C18) 血小板-活化因子C18 苯甲醇,2-甲氧基-5-甲基-a-[1-(甲基氨基)乙基]- 苯甲基(2R)-2-(羟甲基)吡咯烷-1-羧酸酯 苯(甲)醛,2-甲基-4-硝基- 胞苷二磷酸甘油酯 胞苷-5’-二磷酸甘油酯二钠盐 肉豆蔻酰基溶血磷脂胆碱 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二十八烷基磷脂酰乙醇胺 磷酸二氢1,3-羟基-2-丙酯 磷酸,单[3-(十八烷氧基)-2-(苯基甲氧基)丙基]单[2-(1-吡咯烷基)乙基]酯 磷酯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大豆) 磷脂酰肌醇 磷脂酰乙醇胺(牛脑) 磷脂酰乙醇胺(大豆) 磷脂酰丝氨酸 硬脂酰溶血卵磷脂 甲氧基聚乙二醇-二棕榈酰磷酯酰乙醇胺 甘磷酸胆碱 甘油磷酸镁 甘油磷酸锌 甘油磷酸铁 甘油磷酸钾 甘油磷酸钾 甘油磷酸钠 甘油磷酸钙盐 甘油磷酸酯镍(2+)盐 甘油磷酸酯锰盐 甘油磷酸酯 甘油磷酸水和物 甘油磷酸-N-花生四烯酸乙醇胺 甘油磷酸-N-油酰基乙醇胺 甘油磷酸-N-棕榈酰乙醇胺 甘油磷酰丝氨酸 琥珀酸)氢21-羟基-5&#x3B2-孕烷-3,20-二酮21-( 焦磷酸甘油油酰甘油(铵盐) 溶血磷脂酰胆碱(鸡蛋) 溶血卵磷脂(猪或牛肝) 氨基甲酰-PAF(C16) 氢化磷脂酰胆碱 氢化卵磷脂 月桂酰溶血磷酰脂 心磷脂(钠盐或铵盐) 大豆卵磷脂 外消旋-1,2-二月桂酰-甘油-3-磷酰-胆碱 叔-丁氧基羰基-脯氨酰-氨基琥珀酰<丁二酰>-甘氨酰-丙氨酸甲基酯 反-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