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2-丙二胺-N,N,N',N'-四乙酸 | 15250-41-6

中文名称
(S)-(+)-1,2-丙二胺-N,N,N',N'-四乙酸
中文别名
(+)-1,2-二氨基丙烷四乙酸
英文名称
(S)-1,2-diaminopropane-N,N,N',N'-tetra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S)-N,N,N',N'-1,2-propa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S)-1,2-propa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1,2-Diaminopropan-tetraessigsaeure;(S)-N,N,N',N'-tetrakis[(hydroxycarbonyl)methyl]-1,2-diaminopropane;(S)-Methylaethandiyldiimino-tetra-essigsaeure;(S)-methylethanediyldiimino-tetra-acetic acid;(S)-PDTA;(s)-(+)-1,2-Diaminopropane-n,n,n',n'-tetraacetic acid;2-[[(2S)-2-[bis(carboxymethyl)amino]propyl]-(carboxymethyl)amino]acetic acid
(S)-(+)-1,2-丙二胺-N,N,N',N'-四乙酸化学式
CAS
15250-41-6
化学式
C11H18N2O8
mdl
——
分子量
306.273
InChiKey
XNCSCQSQSGDGES-ZETCQYM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04.9±55.0 °C(Predicted)
  • 密度:
    1.505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15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0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de0e00f3684d2ad2e5216d7011a1e3ca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S)-(+)-1,2-丙二胺-N,N,N',N'-四乙酸可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实验室研发和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右丙亚胺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特别是涉及抗肿瘤药物的合成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右丙亚胺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右丙亚胺合成路线复杂、成本高、后处理步骤繁琐,产品纯度以及产品收率无法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右丙亚胺的制备方法,仅需要一步即可以得到(S)-1,2-二氨基丙烷-四乙酸酯,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避免了高温度、长周期、高毒性等反应条件,使得合成工艺对环境友好度增高,更加适合于目前的制药领域使用。
    公开号:
    CN102952088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Preparation of 1,2-Prop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and its Resolution through the Cobalt(III) Complex
    摘要:
    DOI:
    10.1021/ja01521a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右雷佐生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辽宁博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836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右雷佐生的制备方法,以廉价易得的(±)‑1,2‑丙二胺为起始原料,D‑(‑)‑酒石酸为拆分剂,拆分出的(S)‑1,2‑丙二胺二酒石酸盐与氯化钾反应得到(S)‑1,2‑丙二胺二盐酸盐,再与氯乙酸缩合制得(S)‑N,N,N',N'‑1,2‑丙二胺四乙酸,最后环合得到右雷佐生,总收率为38.3%,路线具有反应步骤较简单,后处理较方便,无需柱层析分离,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 Novel Method for Producing 4,4-(1-Methyl-1,2-Ethanediyl)-BIS-(2,6-Piperazinedione)
    申请人:Koch Andreas
    公开号:US20100152447A1
    公开(公告)日:2010-06-17
    A method for preparing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I) by the cyclization of tetraacetic acid alkyl esters of the formula (II)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a and formamide as well as to the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II), which are used in this method.
    一种通过在氨和甲酰胺存在下将化合物(II)的四乙酸烷基酯环化制备成式(I)的方法,以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化合物(II)。
  • Stereosele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Cu2+ transfer between chiral, multidentate ligands
    作者:Klaus Bernauer、Marie-Fabiola Gilet
    DOI:10.1039/a701832k
    日期:——
    The ligand-exchange kinetics between the enantiomers of [Cu(alamp)] or [Cu(promp)] and (S)-pdta are measured by CD spectroscopy; three different reaction intermediates are proposed, involving the three different states of N-protonation of pdta; at pH < 7 an associative mechanism involving a cage-like, hydrogen-bonded intermediate is suggested for [Cu(alamp)] in which the metal ion is transferred in a single rate limiting step from one ligand to the other.
    通过 CD 光谱测定了[Cu(alamp)]或[Cu(promp)]的对映体与 (S)-pdta 之间的配体交换动力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反应中间体,涉及 pdta N-质子化的三种不同状态;在 pH < 7 时,提出了[Cu(alamp)]涉及笼状氢键中间体的关联机制,其中金属离子在一个单一的限制速率步骤中从一个配体转移到另一个配体。
  • 一种右丙亚胺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804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右丙亚胺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S)‑1,2‑二氨基丙烷‑四乙酸及其碱金属盐为原料,铵盐作为氨源制备得到右丙亚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避免了繁琐的工艺操作,使得工艺操作更简便,更适应于工业放大生产。
  • 用于制备4,4’-(1-甲基-1,2-乙二基)-双-(2,6-哌嗪二酮)的新方法
    申请人:西雅图斯精致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156332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氨和甲酰胺的存在下式(II)四乙酸烷基酯的环化来制备式(I)化合物的新方法,以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式(II)化合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