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性疾病。近年来,对于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已认识到血栓素、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症介质引起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加和管腔内粘液栓阻塞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针对上述炎症介质的抗哮喘药物的研发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治疗哮喘主要依靠给予甾体抗炎药及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等。虽然甾体抗炎药治疗哮喘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其作用面太广、缺乏专一性,长期使用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可能引起皮肤变薄、骨质丢失等问题。此外,部分哮喘病人对甾体抗炎药已存在耐药性。支气管扩张药高剂量给药时也具有较大的副作用。
因此,临床上急需新型抗哮喘药物。这类药物应该具有作用可靠、安全性高、给药方便、病人依从性好等特点。其中,血栓素A2(TXA2)受体拮抗剂——塞曲司特的治疗受到广泛关注。塞曲司特(seratrodrast,商品名Bronica),是一种口服有效的非前列腺素类血栓烷A2/前列腺H2(TXA2/ PGH2)受体阻断剂,能抑制由PGH2类似物、白三烯D4(LTD4)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的哮喘症状。该药物在多种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炎和支气管扩张作用。
药理作用塞曲司特能够通过阻断TXA2受体,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并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塞曲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在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合成及分泌、促进抑炎因子表达方面效果显著,可防止炎性细胞转移和激活T淋巴细胞。
毒理研究 不良反应少数病人可能出现过敏性症状如皮疹、瘙痒;消化系统疾病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腹痛、腹泻、便秘、口渴;血液系统疾病如鼻出血、皮下出血、贫血、嗜酸性细胞增多;精神系统疾病如嗜睡、头痛、头晕等。极少数病人偶见伴随黄疸,ALT、AST升高的肝功能障碍,还有报道急性肝炎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塞曲司特口服后主要从小肠经门静脉吸收,在肝脏中代谢,大鼠、狗、猴的主要代谢物为庚酸衍生物,侧链苯环上的羟基化产物以及苯醌环上甲基的羟基化产物。大鼠和狗通过胆汁从粪便排泄,豚鼠和猴则从尿排泄。大鼠72小时粪便中排泄率为97%;狗为90%;豚鼠96小时尿中排泄率为60%;猴168小时尿中排泄率为48%。
生产方法2,3,5-三甲基氢醌(I)和7-羟基苯庚酸(Ⅱ)溶于甲苯,加入D-樟脑-10-磺酸,在70℃下搅拌20h。反应液浓缩后,剩余物用10%三氯化铁水溶液氧化。经处理后,再层析得到产物。
化学性质从乙醇结晶,熔点128-129℃。
用途(上述内容由Chemicalbook的王旭艳编辑整理,时间:2016年6月16日)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6-(6-methoxycarbonyl-1-phenylhexyl)-2,3,5-trimethylbenzoquinone | —— | C23H28O4 | 368.473 |
—— | 7-(3,5,6-trimethyl-1,4-benzoquinon-2-yl)-7-phenylheptanamide | —— | C22H27NO3 | 353.461 |
—— | 7-(3,5,6-trimethyl-1,4-benzoquinon-2-yl)-7-phenylheptanoylglycine | —— | C24H29NO5 | 411.498 |
—— | p-nitrophenyl 7-(3,5,6-trimethyl-1,4-benzoquinon-2-yl)-7-phenylheptanoate | 112665-40-4 | C28H29NO6 | 475.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