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CYP3A4是在体外代谢Bedaquiline和形成N-单去甲基代谢物(M2)的主要CYP同工酶,M2在抗分枝杆菌效力方面比Bedaquiline低4到6倍。根据临床前研究,Bedaquiline主要通过粪便消除。在临床研究中,未改变Bedaquiline的尿排泄量小于剂量的0.001%,这表明未改变药物的肾清除是不重要的。达到Cmax后,Bedaquiline浓度呈三重指数下降。Bedaquiline和N-单去甲基代谢物(M2)的平均终末消除半衰期大约为5.5个月。这个长的终末消除阶段可能反映了Bedaquiline和M2从外周组织的缓慢释放。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单次给药后,主要代谢物M2的平均AUC0-24小时在小白鼠中比bedaquiline的AUC0-24小时高2到7倍,在大鼠和狗中通常相似,大约低2倍。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Bedaquiline是一种最近批准用于治疗多药耐药结核病的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注意到Bedaquiline对心脏和肝脏的不良药物反应。当前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人肝细胞中Bedaquiline的代谢。确认了Bedaquiline通过CYP3A4的N-去甲基化是Bedaquiline代谢的主要途径。除了CYP3A4外,我们还发现CYP2C8和CYP2C19也参与了Bedaquiline的N-去甲基化。CYP2C8、CYP2C19和CYP3A4在Bedaquiline N-去甲基化中的Km值分别为13.1、21.3和8.5微摩尔。我们还确定了一种产生醛中间体的Bedaquiline新颖代谢途径。总之,这项研究扩展了我们对Bedaquiline代谢的了解,可以用来预测和预防与Bedaquiline相关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药物反应。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没有在体内发生手性转化。在小鼠、大鼠、狗、猴子和人体中,(14)C-贝达喹啉的体外代谢主要是通过第一阶段反应,最重要的途径是N-脱甲基生成M2,然后是第二次N-脱甲基生成M3,氧化和环氧化。根据动物体内的放射性分析和LC-MS/MS,M2是所有临床前物种中的主要循环代谢物。尚未在人体中进行放射性标记贝达喹啉的质量平衡研究。因此,不能排除人体中可能形成在动物物种中不形成的额外未检测到的代谢物。在重复给予贝达喹啉的大鼠和狗中,M2的AUC0-24小时血浆水平通常与贝达喹啉相似,但在MDR-TB的人类受试者中,M2的水平比贝达喹啉低3.5到4.5倍。除了M2和M3,还在人类血浆中检测到了M2的羟基衍生物(M20)和M2的二氢二醇衍生物(M11)。这两种代谢物在大鼠和狗中以类似的相对浓度也被发现。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8%至12%的使用包括bedaquiline在内的多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患者的肝功能检测出现异常。这些异常通常无症状,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持续时间有限。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确定哪种抗结核药物导致了这些异常,但建议在bedaquiline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检测。已经报道了使用bedaquiline治疗时出现的临床明显的肝损伤,但这些病例的临床特征、病程和结果尚未描述。至少有三例终末期肝病死亡的患者在使用bedaquiline,但对肝衰竭归因于bedaquiline的说法存在争议。多药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具有挑战性,应在有结核病治疗专长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来源:LiverTox
毒理性
药物相互作用(增加QT间期延长的风险)。与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例如,氯法齐明、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QT间期的累加或协同效应。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贝达喹啉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同工酶3A4进行代谢。与强效CYP3A4抑制剂(例如,酮康唑)同时使用贝达喹啉可能会增加贝达喹啉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并增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应避免长时间(超过14天)同时使用贝达喹啉和强效CYP3A4抑制剂系统药物,除非同时使用的益处大于风险。接受此类联合治疗的患者应监测与贝达喹啉相关的不良反应。与强效CYP3A4诱导剂(包括利福霉素类药物,例如利福平、利福喷丁、利福布汀)同时使用贝达喹啉可能会减少贝达喹啉的AUC,并降低药物的疗效。应避免与利福霉素类药物或其他强效CYP3A4诱导剂同时使用贝达喹啉。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因为bedaquiline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QT间期延长的风险,所以在联合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心电图。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因为bedaquiline(贝达喹啉)和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QT间期延长的风险,所以在联合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心电图。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Bedaquiline 是一种用于治疗肺多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新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群体药代动力学(PK)模型,以描述健康受试者和药物敏感或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一期和二期研究中Bedaquiline的浓度-时间数据。总共使用了来自480个受试者的5,222个PK观察数据,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建模方法。PK模型用具有双重零级输入(以捕捉吸收期间观察到的双重峰)和长末端半衰期(t1/2)的四室处置模型来描述。该模型包括了对表观清除率(CL/F)、表观中央分布容积(Vc/F)、第一次输入的剂量比例和生物利用度(F)的受试者间变异性。Bedaquiline广泛分布,稳态时表观容积大于10,000升,清除率低。长末端t1/2可能是由于从组织室重新分布。最终的协变量模型充分描述了数据,并且具有良好的模拟特性。CL/F在黑人受试者中比其他种族的受试者高出52.0%,而Vc/F在女性中比男性低15.7%,尽管它们对Bedaquiline暴露的影响被认为临床上不相关。研究之间在F和CL/F上观察到了小的差异。未解释的残留变异性为20.6%,长期二期研究中更高(27.7%)。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Bedaquiline在大鼠中会分布到乳汁中;目前尚不清楚该药物是否也会分布到人类乳汁中。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bedaquiline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9.9%。中央室的分布容积估计大约为164升。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口服给药后,贝达喹啉的最大血浆浓度(Cmax)通常在给药后约5小时达到。Cmax和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与健康志愿者研究的最高剂量(700毫克单次剂量和每日一次400毫克多次剂量)成比例增加。与空腹条件下的给药相比,与含有大约22克脂肪(总共558千卡路里)的标准餐一起服用贝达喹啉,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了约2倍。因此,为了提高贝达喹啉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应与食物一起服用。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