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6S)-tert-butyl-(2-{6-[(2R)-3-iodo-2-methyl-propyl]-5,6-dihydro-2H-pyran-2-yl}-ethoxy)-dimethyl-silane | 312695-7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6S)-tert-butyl-(2-{6-[(2R)-3-iodo-2-methyl-propyl]-5,6-dihydro-2H-pyran-2-yl}-ethoxy)-d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2R),6S,2R]-tert-butyl-{2-[6-(3-iodo-2-methylpropyl)-5,6-dihydro-2H-pyran-2-yl]ethoxy}-dimethylsilane;tert-butyl-[2-[(2S,6R)-2-[(2R)-3-iodo-2-methylpropyl]-3,6-dihydro-2H-pyran-6-yl]ethoxy]-dimethylsilane
(2R,6S)-tert-butyl-(2-{6-[(2R)-3-iodo-2-methyl-propyl]-5,6-dihydro-2H-pyran-2-yl}-ethoxy)-d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312695-78-6
化学式
C17H33IO2Si
mdl
——
分子量
424.438
InChiKey
KBPWSWDAUKYFPO-PMPSAXM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7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微管稳定剂(-)-月桂酰亚胺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对苯二甲酰亚胺(1)的对映选择性第一全合成。Laulimalide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肿瘤大环内酯类药物,已从印度尼西亚海绵Hyattella sp。分离得到。还有冲绳的海绵筋膜圆线虫。Laulimalide代表了一类具有重大临床潜力的新型抗肿瘤药。合成是收敛的,并涉及通过朱莉亚烯烃的C(3)-C(16)段4和C(17)-C(28)段5的组装。灵敏的C(2)-C(3)顺式烯烃官能团是通过羟基酸的山口大内酯化,然后在Lindlar的催化剂上氢化生成的炔内酯来安装的。C(19)-膦酸酯和C(3)-醛之间的霍纳-埃蒙斯分子内Still变体的最初尝试提供了1:2的顺式和反式大分子内酯混合物。将反式异构体光异构化为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他关键步骤包括闭环烯烃复分解以构建二氢吡喃单元,立体选择性异头烷基化以官能化二氢吡喃环,立体选择性还原所得炔基酮以设定C(20)-羟基立体化学以及新颖的Ju
    DOI:
    10.1021/jo010854h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微管稳定剂(-)-月桂酰亚胺的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对苯二甲酰亚胺(1)的对映选择性第一全合成。Laulimalide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肿瘤大环内酯类药物,已从印度尼西亚海绵Hyattella sp。分离得到。还有冲绳的海绵筋膜圆线虫。Laulimalide代表了一类具有重大临床潜力的新型抗肿瘤药。合成是收敛的,并涉及通过朱莉亚烯烃的C(3)-C(16)段4和C(17)-C(28)段5的组装。灵敏的C(2)-C(3)顺式烯烃官能团是通过羟基酸的山口大内酯化,然后在Lindlar的催化剂上氢化生成的炔内酯来安装的。C(19)-膦酸酯和C(3)-醛之间的霍纳-埃蒙斯分子内Still变体的最初尝试提供了1:2的顺式和反式大分子内酯混合物。将反式异构体光异构化为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他关键步骤包括闭环烯烃复分解以构建二氢吡喃单元,立体选择性异头烷基化以官能化二氢吡喃环,立体选择性还原所得炔基酮以设定C(20)-羟基立体化学以及新颖的Ju
    DOI:
    10.1021/jo010854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the Microtubule Stabilizing Antitumor Agent Laulimalide and Some Nonnatural Analogues:  The Power of Sharpless' Asymmetric Epoxidation
    作者:Anjum Ahmed、E. Kate Hoegenauer、Valentin S. Enev、Martin Hanbauer、Hanspeter Kaehlig、Elisabeth Öhler、Johann Mulzer
    DOI:10.1021/jo026743f
    日期:2003.4.1
    With (R,R)-tartrate the 16,17-epoxide laulimalide (1) is formed selectively, whereas (S,S)-tartrate generates the 21,22-epoxide 142. This demonstrates the high reagent control involved in the SAE process, which in this case is used to achieve high stereo- and regioselectivity. Laulimalide and some derivatives thereof have been tested with respect to antitumor activity and compared to standard compounds
    描述了三种合成脱氧月桂酰亚胺(3)的途径,这是海洋海绵代谢产物laulimalide(1)的直接前体。这些路线的主要区别在于其闭环步骤。因此,路线1使用Still-Gennari烯化,路线2使用山口内酯化,路线3使用分子内的烯丙基硅烷-醛加成以建立大环结构。将未保护的脱氧衍生物3进行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SAE)。酒石酸(R,R)选择性地形成16,17-环氧十二烷基苯磺酸(1),而酒石酸(S,S)-酒石酸生成21,22-环氧142。这表明SAE过程涉及较高的试剂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于实现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
  • Total Synthesis of (−)-Laulimalide
    作者:Arun K. Ghosh、Yong Wang
    DOI:10.1021/ja0027416
    日期:2000.11.1
    10-50 ng/mL (IC50 values). 2b The structure of1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by NMR studies. Subsequently, its absolute configuration was established by X-ray analysis by Higa and coworkers. 2 The significant clinical potential of laulimalide has stimula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its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function studies. 3 Herein, we report the first synthesis of ( -)laulimalide1. As outlined in
    它对 KB 细胞系表现出有效的细胞毒性,IC50 值为 15 ng/mL。1 此外,它还显示出对 P388、A549、HT29 和 MEL28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浓度范围为 10-50 ng/mL(IC50 值)。2b 1 的结构最初是通过 NMR 研究确定的。随后,Higa 和同事通过 X 射线分析确定了其绝对构型。2 月桂马利特的显着临床潜力激发了对其合成和结构功能研究的极大兴趣。3 在此,我们报告了 (-)laulimalide1 的首次合成。如图 1 所示,我们的月桂马内酯合成策略是收敛的,涉及通过 Julia 烯化组装 C 316 片段 2 和 C17-C28 片段 3,然后在 C 19 膦酰基乙酸酯和 C 3 醛之间进行分子内 Horner-Emmons 反应。在合成的最后阶段通过Sharpless环氧化选择性地引入C 16 -C17的敏感环氧化物。4 以格鲁布斯催化剂为关键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2,6-二羟基-5-[(E)-丙-1-烯基]-1,2-二氢吡喃并[3,2-b]吡咯-3,7-二酮 黄绿青霉素 麦芽醇 麦芽酚铁 马索亚内酯 香豆酸 香豆灵酸甲酯 香叶吡喃 顺式-1-(3-呋喃基)-1,7,8,8a-四氢-5,8a-二甲基-3H-2-苯并吡喃-3-酮 靠曼酸乙酯; 4-吡喃酮-2-羧酸乙酯 靠曼酸 镭杂9蛋白质 铝3-羟基-2-甲基-4-吡喃酮 钠[(1E,7E,9E,11E)-6-羟基-1-(3-羟基-6-氧代-2,3-二氢吡喃-2-基)-5-甲基十七碳-1,7,9,11-四烯-4-基]硫酸盐 避虫酮 辛伐他汀杂质C 褐鸡蛋花素 脱氢乙酸缩氨基硫脲 脱氢乙酸 罌粟酸 维达列汀 福司曲星 福司曲星 磷内酯霉素F 磷内酯霉素E 磷内酯霉素D 磷内酯霉素A 白屈菜酸 甲基6-甲氧基-2-甲基-5-氧代四氢-2H-吡喃-2-羧酸酯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1-羧酸酯 甲基4-氧代-4H-吡喃-3-羧酸酯 甲基4,6-二-O-乙酰基-2,3-二脱氧己-2-烯基吡喃糖苷 甲基2H-吡喃-5-羧酸酯 甲基2-乙氧基-6-甲基-3,4-二氢-2H-吡喃-4-羧酸酯 甲基2-乙氧基-4-氧代-3,4-二氢-2H-吡喃-5-羧酸酯 甲基2-乙氧基-3-甲基-4-氧代-3,4-二氢-2H-吡喃-5-羧酸酯 甲基(4S)-2-氧代-4-[(2E)-1-氧代-2-丁烯-2-基]-3,4-二氢-2H-吡喃-5-羧酸酯 甲基(2S,5R)-5-甲氧基-3-硝基-2,5-二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2S)-4-甲基-3,6-二氢-2H-吡喃-2-羧酸酯 甲基(2R)-四氢-2H-吡喃-2-羧酸酯 环庚三烯并[b]吡喃-2(5H)-酮,9-(3-丁烯基)-3-(环丙基苯基甲基)-6,7,8,9-四氢-4-羟基- 环吡酮杂质B 焦袂康酸O-甲基醚 沉香四醇 氨甲酸,[3-[(苯基甲基)氨基]三环[3.3.1.13,7]癸-1-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毛子草酮 棒曲霉素-13C3 棒曲霉素 木菌素 木糖酸二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