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hydroxyundecyl)thy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1-hydroxyundecyl)thymine
英文别名
1-(ω-hydroxyundecyl)thymine;1-(11-Hydroxyundecyl)-5-methylpyrimidine-2,4-dione;1-(11-hydroxyundecyl)-5-methylpyrimidine-2,4-dione
1-(11-hydroxyundecyl)thy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28N2O3
mdl
——
分子量
296.41
InChiKey
ZMFZACYLJTYRT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69.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hydroxyundecyl)thymine2-溴-2-甲基丙酰溴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11-(5-methyl- 2,4-dioxo-3,4-dihydropyrimidin -1(2H)-yl)undecyl 2-bromo-2-meth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自组装纳米复合结构
    摘要:
    复合材料的物理特性取决于每个组成相的化学成分和空间构型。基于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开发在纳米长度尺度上精确确定颗粒位置的方法,因为这将允许完全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类新的构建块,称为纳米复合构造 (NCT),它由接枝有致密聚合物链层的无机纳米颗粒组成,聚合物链终止于能够进行程序化超分子键合的分子识别单元。通过调整各种设计因素,包括粒径和聚合物长度,我们可以利用 NCT 之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来可控地改变它们的组装行为,能够形成由聚合物链包围的无机纳米粒子组成的有序体心立方超晶格。因此,NCT 提供了一个模块化平台,可以构建复合材料,其中可以独立控制复合材料内不同成分的组成和三维排列。
    DOI:
    10.1021/jacs.6b1105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D 纳米粒子超晶格中的可逆无扩散相变
    摘要:
    纳米复合构造子 (NCT) 是一种聚合物刷接枝纳米颗粒,使用超分子相互作用驱动其组装,在热退火时形成具有明确晶胞对称性的有序纳米颗粒超晶格 (NPSL)。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证明适当的组装和加工条件还可以通过平衡结晶过程中与配体堆积和超分子键合相关的焓和熵因子来控制 NCT 晶格的微观结构。NCT 的一元系统是通过添加一个能够与多个纳米粒子配体结合的小分子来组装的;这些 NCT 最初在有利于粒子聚合物刷的溶剂中形成面心立方 (FCC) 结构。然而,FCC 晶格经历了可逆的,当转移到引起聚合物刷坍塌的溶剂时,无扩散相变到体心立方 (BCC) 晶格。BCC 超晶格保持与母体 FCC 相相同的晶体习性,但表现出与马氏体合金中相似的显着转变孪晶。NPSL 中这种先前未见的无扩散相变使所得组件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特征,这表明 NPSL 可以作为研究晶体系统微观结构演化的模型,并扩展我们对 NPSL 作为原子材料类似物的理解。BCC
    DOI:
    10.1021/jacs.3c012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ctating Nanoparticle Assembly via Systems-Level Control of Molecular Multivalency
    作者:Peter J. Santos、Zhen Cao、Jianyuan Zhang、Alfredo Alexander-Katz、Robert J. Macfarlane
    DOI:10.1021/jacs.9b04999
    日期:2019.9.18
    Nanoparticle assembly can be controlled by multivalent bi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surface ligands, indicating that more precise control over these interactions is important to design complex nanoscale architectures. It has been well-established in natural materials that the arrangement of different molecular species in three dimensions can affect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supramolecular units to
    纳米粒子的组装可以通过表面配体之间的多价结合相互作用来控制,这表明更精确地控制这些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复杂的纳米级结构很重要。在天然材料中,不同分子种类在三个维度上的排列可以影响单个超分子单元协调其结合的能力,从而调节它们集体分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和特异性。然而,在人工系统中,有限的例子可以定量证明纳米级几何结构的变化如何用于合理调节单个分子结合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因此,使用纳米级设计特征来调节分子键合仍然是控制纳米材料合成的未充分利用的设计手段。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种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颗粒材料,其中超分子键合和纳米级结构结合使用来决定其多价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导致超分子结合基团的突然捆绑,如果单独考虑分子结构,这是无法预料的。此外,我们表明这些新兴现象可以通过使用中尺度粒子排列来改变超分子键合行为的热力学,从而可控地改变超晶格对称性。因此,通过系统级方法合理规划分子多价性的能力为复杂人工结构的组装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 Self-Assembling Nanocomposite Tectons
    作者:Jianyuan Zhang、Peter J. Santos、Paul A. Gabrys、Sangho Lee、Caroline Liu、Robert J. Macfarlane
    DOI:10.1021/jacs.6b11052
    日期:2016.12.21
    nanocomposite tectons (NCTs), which consist of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grafted with a dense layer of polymer chains that terminate in molecular recognition units capable of programmed supramolecular bonding. By tuning various design factors, including the particle size and polymer length, we can use the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NCTs to controllably alter their assembly behavior, enabling the formation
    复合材料的物理特性取决于每个组成相的化学成分和空间构型。基于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开发在纳米长度尺度上精确确定颗粒位置的方法,因为这将允许完全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类新的构建块,称为纳米复合构造 (NCT),它由接枝有致密聚合物链层的无机纳米颗粒组成,聚合物链终止于能够进行程序化超分子键合的分子识别单元。通过调整各种设计因素,包括粒径和聚合物长度,我们可以利用 NCT 之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来可控地改变它们的组装行为,能够形成由聚合物链包围的无机纳米粒子组成的有序体心立方超晶格。因此,NCT 提供了一个模块化平台,可以构建复合材料,其中可以独立控制复合材料内不同成分的组成和三维排列。
  • Reinforcing Supramolecular Bonding with Magnetic Dipole Interactions to Assemble Dynamic Nanoparticle Superlattices
    作者:Peter J. Santos、Robert J. Macfarlane
    DOI:10.1021/jacs.9b11476
    日期:2020.1.22
    hydrogen bonding groups and the nanoparticles' surface. This results in modulation of the materials' blocking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stabilization of a unique superlattice phase that only exists when magnetic coupling between particles is present. Using magnetic interactions to affect nanoparticle assembly in conjunction with ligand-mediated interparticle interactions expands the potential for synthesizing
    将超顺磁性粒子组装成有序晶格是产生新磁响应材料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通常通过将粒子间相互作用作为配体涂层的函数来实现。然而,粒子阵列的集体磁性行为与用于生成它们的组装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理解和控制材料合成的努力变得复杂。在这里,我们使用化学力(氢键)和磁偶极子耦合的协同组合来组装聚合物刷涂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其中可以调整这些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以增强彼此并稳定产生的超晶格相. 我们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氢键基团和纳米颗粒表面之间的聚合物间隔来改变颗粒间距,从而精确控制纳米颗粒之间的偶极-偶极耦合和配体-配体相互作用的强度。这导致材料的阻塞温度的调制,以及仅当粒子之间存在磁耦合时才存在的独特超晶格相的稳定化。使用磁性相互作用来影响纳米颗粒组装以及配体介导的颗粒间相互作用,扩大了合成可预测和可控的基于纳米颗粒的磁性复合材料的潜力。
  • Straightforward Preparation of Telechelic H-bonding Polymers From Difunctional Trithiocarbonates and Supramolecular Block Copolymers Thereof
    作者:Arthur Bertrand、Senbin Chen、Grégoire Souharce、Catherine Ladavière、Etienne Fleury、Julien Bernard
    DOI:10.1021/ma200540u
    日期:2011.5.24
    We report an original strategy toward the straightforward preparation of precisely defined telechelic H-bonding polymers and the generation of supramolecular block copolymers thereof. Making use of an α,ω-functionalized symmetrical trithiocarbonate bearing thymine groups at both chain ends, a series of heterocomplementary H-bonding polymers were effortlessly generated by RAFT polymerization in a one
    我们报告了一种直接策略,用于直接制备精确定义的远螯H键键聚合物及其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产生。利用在两个链端带有胸腺嘧啶基团的α,ω-官能化的对称三硫代碳酸酯对称结构,通过一步一步RAFT聚合轻松地生成了一系列杂合的氢键键合聚合物。所得的远螯大分子与杂互补α-DAP-官能化的链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以溶液和本体形式提供超分子嵌段共聚物。这些自组装由1证明1 H NMR和流变学测量。这些缔合的结果是,如通过AFM分析观察到的,非官能均聚物共混物倾向于微相分离,而H键均聚物共混物表现出均质的微观结构,与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形成相一致,从而促进了聚合物之间界面的稳定。
  • Supramolecular semifluorinated dendrons glued by weak hydrogen-bonds
    作者:Senbin Chen、Annette Meister、Wolfgang H. Binder
    DOI:10.1039/c7cc04683a
    日期:——
    H-Bonded semifluorinated dendritic polymer networks are generated by association of macromolecules, driven by the weak diaminopyridine (DAP) and thymine (THY) couple. Solvent-dependent morphologies are observed: a continuous film structure when drop-cast from tetrahydrofuran (THF) solution or uniform nano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of ∼50 nm in toluene.
    H键结合的半氟化树突状聚合物网络是由大分子缔合而产生的,由弱的二氨基吡啶(DAP)和胸腺嘧啶(THY)对驱动。观察到溶剂依赖性的形态:从四氢呋喃(THF)溶液或直径约50 nm的均匀纳米颗粒在甲苯中滴铸而成的连续膜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