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actic acid | 44169-2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actic acid
英文别名
methylene glycol;2,3-Dihydroxypropene;prop-2-ene-1,2-diol
lactic acid化学式
CAS
44169-27-9
化学式
C3H6O2
mdl
——
分子量
74.0794
InChiKey
KJSCNRSIKJGFH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 °C
  • 沸点:
    259 °C
  • 密度:
    1.09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甘油 在 copper on magnesium fluor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26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1.0h, 以45.5%的产率得到羟基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氧化镁(氢氧化物)氟化物催化剂上负载的铜上,甘油在气相中脱水成羟基丙酮
    摘要:
    在具有不同F / Mg比的氟化镁(氢氧化物)作为铜的载体的铜基催化剂上,研究了甘油脱水为羟基丙酮的方法。在350℃下煅烧后,观察到MgO和MgF(OH)主要以+ II氧化态的铜结合到支撑晶格中,而铜在Cu-MgF 2的表面稳定为Cu +1。脱水反应使用甘油和水(80%重量的甘油)的混合物在260°C的气相中进行。Cu-MgF 2是最具活性的催化剂,在羟基丙酮中的产率为45.5%,而对Cu-MgF(OH)和Cu-MgO的催化活性非常低(HA的产率<10%)。此外,Cu-MgF 2的性能高于使用参比催化剂La 2 CuO 4所获得的那些。反应四个小时后,Cu-MgF 2未被显着改性,而对于另外两种催化剂,最初存在的Cu 2+被还原为金属铜。所得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基本性能不能控制甘油脱水成HA的反应。最好的催化剂(Cu-MgF 2)是具有较高路易斯酸位并能将铜稳定在+1氧化态的催化剂。
    DOI:
    10.1016/j.apcata.2018.03.022
  • 作为试剂:
    描述:
    1-O-butyryl-2,3:4,5-di-O-cyclohexylidene-myo-inositol 在 四氮唑二正丁基氧化锡对甲苯磺酸lactic acid三乙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4-O-(5-aminopentylcarbamoyl)-6-O-benzyl-2,3-O-cyclohexylidene-1-O-(o-xylylenedioxyphosphoryl)-D-myo-inos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Inositol-phosphate derivative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inositol-1-phosphate
    摘要:
    本发明涉及肌醇磷酸衍生物,其中肌醇磷酸被一个或两个反应基团G或一个或两个共轭物质或分子M取代,所述反应基团G或所述物质或分子M通过连接基团L与IP1相连,M选择自以下组:示踪剂、免疫原、结合伙伴对的成员、固体支持。应用:工具,允许研究肌醇磷酸循环,因此间接地研究与磷脂酶C偶联的七膜跨膜结构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以及一般参与细胞内IP1浓度变化的酶。
    公开号:
    US08178704B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nitoring Carbonyl−Amine Reaction and Enolization of 1-Hydroxy-2-propanone (Acetol) by FTIR Spectroscopy
    作者:Varoujan A. Yaylayan、Susan Harty-Majors、Ashraf A. Ismail
    DOI:10.1021/jf9812836
    日期:1999.6.1
    was also monitor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ate of amine reaction was faster than the rate of its catalysis of enolization; however, below room temperature, the rate of base-catalyzed enolization became comparable with the rate of carbonyl-amine reaction forming both Heyns and Amadori adducts.
    鉴定了1-羟基-2-丙酮(丙酮醇)的醛,酮和烯二醇形式的红外吸收带,并用于研究溶剂对吸收频率的影响以及温度和酸/碱催化对其的影响。烯醇化反应。数据表明,除水外,酸和碱还可以催化1-羟基-2-丙酮的烯醇化,而温度在碱性条件下反过来影响烯醇化速率。但是,在酸性条件下,升高温度有利于烯醇化过程。另外,还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监测了1-羟基-2-丙酮与伯胺和仲胺的反应。数据表明,在室温下,胺的反应速率快于烯醇化反应的催化速率。然而,在室温以下,碱催化的烯醇化速率与形成海因斯和阿马多里加合物的羰基胺反应速率相当。
  • Glycerol dehydration to hydroxyacetone in gas phase over copper supported on magnesium oxide (hydroxide) fluoride catalysts
    作者:Stéphane Célerier、Sophie Morisset、Isabelle Batonneau-Gener、Thomas Belin、Khaled Younes、Catherine Batiot-Dupeyrat
    DOI:10.1016/j.apcata.2018.03.022
    日期:2018.5
    to hydroxyacetone was studied over copper-based catalysts using magnesium oxide (hydroxide) fluoride with various F/Mg ratio as support of copper. After calcination at 350 °C, the incorporation of copper, mainly at + II oxidation state, into the support lattice was observed for MgO and MgF(OH) while, copper was stabilized as Cu+1 at the surface of Cu-MgF2. The reaction of dehydr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在具有不同F / Mg比的氟化镁(氢氧化物)作为铜的载体的铜基催化剂上,研究了甘油脱水为羟基丙酮的方法。在350℃下煅烧后,观察到MgO和MgF(OH)主要以+ II氧化态的铜结合到支撑晶格中,而铜在Cu-MgF 2的表面稳定为Cu +1。脱水反应使用甘油和水(80%重量的甘油)的混合物在260°C的气相中进行。Cu-MgF 2是最具活性的催化剂,在羟基丙酮中的产率为45.5%,而对Cu-MgF(OH)和Cu-MgO的催化活性非常低(HA的产率<10%)。此外,Cu-MgF 2的性能高于使用参比催化剂La 2 CuO 4所获得的那些。反应四个小时后,Cu-MgF 2未被显着改性,而对于另外两种催化剂,最初存在的Cu 2+被还原为金属铜。所得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基本性能不能控制甘油脱水成HA的反应。最好的催化剂(Cu-MgF 2)是具有较高路易斯酸位并能将铜稳定在+1氧化态的催化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