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宝素 甘宝素,化学名为氯咪巴唑,是德国拜耳公司于1977年研制成功的去屑止痒剂。该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抗真菌能力,对引起头屑的卵状芽孢菌或卵状糠疹菌属以及白色念珠菌、发癣菌有抑制作用。此外,甘宝素很适合应用在配方中,它不仅对光和热稳定,而且易溶于有机溶剂。甘宝素属于低毒性物质,添加甘宝素会明显增加洗发香波的粘度。
机理 其去屑止痒效果是通过杀菌和抑菌来消除产生头屑的外部因素实现的。甘宝素不吸湿,对光和热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5.5mg/1000ml),可溶于表活体系,有一定离子特性,会对体系粘度产生影响;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在碱性(pH>9.2)和高温(>50℃)下会发生部分水解。它的去屑止痒效果与ZPT和Octopirox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用量有所下滑。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最大限量为0.5%。施华蔻去屑产品中得到了应用,而清扬则将吡硫鎓锌和氯咪巴唑复配使用以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用途甘宝素是由等摩尔量的(R)-和(S)-甘宝素组成的外消旋物,IUPAC名称为 (RS)-1-(4-氯苯氧基)-1-咪唑-1-基-3,3-二甲基丁-2-酮。它是一种局部施用的抗真菌剂,用于治疗人类真菌性皮肤感染。甘宝素可被包含在非处方抗头屑香波和皮肤治疗组合物中以治疗其中原因是真菌感染的头屑和湿疹。
作用机制甘宝素主要通过非竞争性阻断P450酶中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也称为真菌CYP51)的合成,从而抑制等离子体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真菌细胞死亡。
生物活性体外研究 Climbazole是一种广谱咪唑类抗真菌药剂,具有显著的去屑效果。它在体内外都表现出较高的抗Pityrosporum ovale(可能是头皮屑产生的主要原因)功效。climbazole的化学结构和性能类似于酮康唑和咪康唑。其MICs范围为<0.06至1 μg/mL,实验中值为0.06μg/mL。
体内研究Climbazole在Salmonella typhimurium或Escherichia coli Ames试验中没有致突变性,并且不诱导人体淋巴细胞中的微核。一项小鼠微核试验表明它也没有致突变性,口服给药的最大耐受量(MTD)高达150 mg/kg。在非常规DNA合成试验中,口服给药的MTD高达200 mg/kg时,climbazole没有表现出对大鼠肝脏中DNA的损伤。
用途甘宝素具有广谱杀菌性能,主要用于止痒去屑调理型洗发、护发香波,也可用于抗菌香皂、沐浴露、药物牙膏、漱口液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4-氯苯氧基)-1-(1-咪唑基)-3,3-二甲基-2-丁醇 | 1-(4'-chlorophenoxy)-1-(imidazol-1-yl)-3,3-dimethyl-2-hydroxy-butane | 55362-18-0 | C15H19ClN2O2 | 294.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