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二甲基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 | 35060-08-3

中文名称
5-二甲基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
中文别名
5-二甲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
英文名称
dansylethylenediamine
英文别名
N-(2-aminoethyl)-5-(dimethylamino)naphthalene-1-sulfonamide;N-dansylethylenediamine;2-dansylaminoethylamine;N-(2-aminoethyl)-5-(dimethylamino)-naphthalene sulfonamide;5-dimethylamino-naphthalene-1-sulfonic acid (2-aminoethyl)amide;(2-aminoethyl)-dansylamide
5-二甲基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化学式
CAS
35060-08-3
化学式
C14H19N3O2S
mdl
——
分子量
293.39
InChiKey
CSJXLKVNKAXFS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5-146°C
  • 沸点:
    470.2±55.0 °C(Predicted)
  • 密度:
    1.262±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甲醇:溶解度为1mg/mL,透明,淡黄色至深黄色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83.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5009090
  • 储存条件:
    室温、密封、干燥

SDS

SDS:802394006159acc673de6dc87751aa0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N-Dansylethylenediami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4H19N3O2S
分子式
: 293.38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N-Dansylethylenediamin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5060-08-3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0 °C
对光线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573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3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丹酰乙二胺是一种荧光探针,可用于合成能够将蛋白质结合事件特异性转换为荧光信号变化的蛋白质印迹聚合物[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二甲基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 在 cobalt naphthenate 、 乙酸酐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N-[2-(丹磺酰氨)乙基]马来酰亚胺
    参考文献:
    名称:
    Corrie, John E. T.,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4, # 20, p. 2975 - 298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9-fluorenylmethyl N-(N-(2-dansyl)-2-aminoethyl)-carbamate吗啉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7%的产率得到5-二甲基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Uptake of Fluorescence-Labeled Combi-molecules by P-Glycoprotein-Proficient and -Deficient Uterine Sarcoma Cells MES-SA and MES-SA/DX5
    摘要:
    Here, we report on the first synthesis of fluorescent-label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DNA targeting combi-molecules, and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P-glycoprotein status of human sarcoma MES-SA cells on their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 and Cellular uptak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 bearing a longer spacer between the quinazoline ring and the dansyl group, was more stable and more cytotoxic than 4. In contrast to the latter, it induced significant levels of DNA damage in human tumor cells. Moreover, in contrast to doxorubicin, a drug known to be actively effluxed by P-gp, the more stable combi-molecule 6 induced almost identical levels of drug uptake and DNA damage in P-gp-proficient and -deficient cells. Likewise, in contrast to doxorubicin, 4 and 6 exerted equal levels of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the two cell types. The results in toto suggest that despite their size, the anti 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4 and 6 were independent of P-gp status of the cells.
    DOI:
    10.1021/jm9016043
  • 作为试剂:
    描述:
    丹酰氯乙二胺盐酸sodium hydroxide5-二甲基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 、 ice 、 二氯甲烷Sodium sulfate-III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to form (2-aminoethyl)-dansylamide, ShF-7-32的产率得到5-二甲基氨基萘-1-(n-(2-氨基乙基))磺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BIOADHESIVE AND BIODEGRADABLE AND FORMULATIONS THAT PROVIDE SUSTAINED RELEASE OF ANTIMICROBIALS, BACTERIOPHAGES AND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 FOR INACTIVATION OF BIOFILMS AND THE TREATMENT OF RHINOSINUSITIS AND OTHER INFECTIONS
    摘要:
    描述了一种组合物,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活性成分,被涂覆、分散或溶解在黏膜粘附性聚合物中。尽管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但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组合物可用于治疗鼻窦炎。
    公开号:
    US20160022595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LINKERS FOR CONJUGATION OF CELL-BINDING MOLECULES
    申请人:Zhao Robert Yongxin
    公开号:US20150284416A1
    公开(公告)日:2015-10-08
    Cell binding agent-drug conjugates comprising hydrophilic linkers,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linkers and conjugates are provided.
    细胞结合剂-药物偶联物包括亲水性连接剂,并提供使用这种连接剂和偶联物的方法。
  • Cooperative Binding at Lipid Bilayer Membrane Surfaces
    作者:Emma L. Doyle、Christopher A. Hunter、Helen C. Phillips、Simon J. Webb、Nicholas H. Williams
    DOI:10.1021/ja021048a
    日期:2003.4.1
    The binding of copper(II) ions to membrane-bound synthetic recepto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Complexation fitted a 4:1 receptor:copper(II) model, and the observed binding constants a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t the membrane relative to solution; these effect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lower polarity of the membrane-water interface and the concentrating effect of the membrane, with no observed contribution
    已经研究了铜 (II) 离子与膜结合合成受体的结合。络合符合 4:1 受体:铜 (II) 模型,观察到的结合常数在膜上相对于溶液显着增强;这些效应可以通过膜 - 水界面的较低极性和膜的浓缩效应来解释,没有观察到受体预组织的贡献。形成的复合物的化学计量对膜中受体的浓度非常敏感,在低浓度下,结合相对于溶液对照降低。这意味着通过增加或减少细胞膜中受体的数量,细胞可以微调生物反应,例如取决于形成的受体-配体簇大小的趋化性。
  • Fluorophore ATCUN complexes: combining agent and probe for oxidative DNA cleavage
    作者:C. Wende、N. Kulak
    DOI:10.1039/c5cc04508h
    日期:——
    DNA can be oxidatively cleaved by copper complexes of the ATCUN peptide (amino terminal Cu(II)- and Ni(II)-binding motif).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ate of the metal ion throughout this...
    DNA可以被ATCUN肽的铜配合物(氨基末端Cu(II)-和Ni(II)结合基序)氧化切割。为了研究整个过程中金属离子的命运,...
  •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Bioorthogonal Pantetheine Analogues for in Vivo Protein Modification
    作者:Jordan L. Meier、Andrew C. Mercer、Heriberto Rivera、Michael D. Burkart
    DOI:10.1021/ja063217n
    日期:2006.9.1
    target for the site-specific modification of fusion systems and new approaches to natural product proteomics. A detailed study of pantetheine analogues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identify suitable partners for covalent protein labeling inside living cells. A rapid synthesis of pantothenamide analogues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produce a panel which was evaluated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protein labeling
    体内载体蛋白标记最近已成为融合系统的位点特异性修饰和天然产物蛋白质组学新方法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对泛酰巯基乙胺类似物进行了详细研究,以确定活细胞内共价蛋白标记的合适伙伴。开发了泛酰胺类似物的快速合成,并用于生产用于体外和体内蛋白质标记评估的面板。动力学比较允许构建结构-活性关系,以查明载体蛋白标记选择的接头、染料和生物正交报告基因。最后,生物正交泛酰巯基乙胺类似物在体内以高特异性靶向载体蛋白,并在粗细胞裂解物中与报告分子进行化学选择性连接。
  • Simple squaramide receptors for highly efficient anion binding in aqueous media and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作者:Giacomo Picci、Maciej Kubicki、Alessandra Garau、Vito Lippolis、Rita Mocci、Andrea Porcheddu、Roberto Quesada、Pier Carlo Ricci、M. Andrea Scorciapino、Claudia Caltagirone
    DOI:10.1039/d0cc04090h
    日期:——
    A family of acyclic squaramide receptors (L1–L5) have been synthesised with the aim to bind anions in a competitive solvent mixture and to evaluate how the presence of additional H-bond donor groups on the squaramide scaffold could affect the affinity towards anions and th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ability.
    合成了一系列无环方酰胺受体(L 1 – L 5),目的是在竞争性溶剂混合物中结合阴离子,并评估方胺支架上其他H键供体基团的存在如何影响对阴离子的亲和力和跨膜转运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