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6-tetra-O-acetyl-α-L-glucopyranosyl bromide | 67337-7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6-tetra-O-acetyl-α-L-glucopyranosyl bromide
英文别名
2,3,4,6-tetra-O-acetyl-α-L-glucopyranosylbromide;2,3,4,6-tetra-O-acetyl-α-D-glucose bromide;tetra-O-acetyl-α-L-glucopyranosyl bromide;2,3,4,6-tetra-O-acetyl-D-glucopyranosylbromide;α-acetobromoglucose;tetra-O-acetyl-α-L-glucopyranosyl bromide;2,3,4,6-tetra-O-acetyl-alpha-l-glucopyranosyl bromide;[(2S,3S,4R,5S,6S)-3,4,5-triacetyloxy-6-bromooxan-2-yl]methyl acetate
2,3,4,6-tetra-O-acetyl-α-L-glucopyranosyl bromide化学式
CAS
67337-79-5
化学式
C14H19BrO9
mdl
——
分子量
411.203
InChiKey
CYAYKKUWALRRPA-PDWCTOE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7-88 °C
  • 沸点:
    412.0±45.0 °C(Predicted)
  • 密度:
    1.4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11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糖肽糖基转移酶合成效用的系统研究
    摘要:
    参与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可用于生成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糖修饰类似物。一些糖基转移酶具有宽松的底物特异性,并且已经假定滥交是该类的一个特征。作为探索这些酶合成效用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使用纯化的酶和化学合成的 TDP β- 分析了将类似的 2-脱氧-L-糖连接到万古霉素型糖肽苷元的糖基转移酶的底物选择性。 2-脱氧-L-糖类似物。我们表明,虽然这些糖肽糖基转移酶中的一些是混杂的,但其他糖肽糖基转移酶只能容忍它们将处理的底物的微小修改。例如,糖基转移酶 GtfC 和 GtfD,分别将 4-epi-L-vancosamine 和 L-vancosamine 转移到万古霉素假糖苷和氯定向素 B 的葡萄糖单元的 C-2,显示出适度放松的供体底物特异性对其天然苷元的糖基化。相比之下,GtfA,一种将 4-epi-L-vancosamine 连接到苄基位置的转移酶,仅利用与其天然 TDP 糖底
    DOI:
    10.1021/ja052945s
  • 作为产物:
    描述:
    beta-L-葡萄糖五乙酸酯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100%的产率得到2,3,4,6-tetra-O-acetyl-α-L-glucopyranosyl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糖肽糖基转移酶合成效用的系统研究
    摘要:
    参与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可用于生成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糖修饰类似物。一些糖基转移酶具有宽松的底物特异性,并且已经假定滥交是该类的一个特征。作为探索这些酶合成效用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使用纯化的酶和化学合成的 TDP β- 分析了将类似的 2-脱氧-L-糖连接到万古霉素型糖肽苷元的糖基转移酶的底物选择性。 2-脱氧-L-糖类似物。我们表明,虽然这些糖肽糖基转移酶中的一些是混杂的,但其他糖肽糖基转移酶只能容忍它们将处理的底物的微小修改。例如,糖基转移酶 GtfC 和 GtfD,分别将 4-epi-L-vancosamine 和 L-vancosamine 转移到万古霉素假糖苷和氯定向素 B 的葡萄糖单元的 C-2,显示出适度放松的供体底物特异性对其天然苷元的糖基化。相比之下,GtfA,一种将 4-epi-L-vancosamine 连接到苄基位置的转移酶,仅利用与其天然 TDP 糖底
    DOI:
    10.1021/ja052945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SO CA-4 AND ANALOGUES THEREOF AS POTENT CYTOTOXIC AGENTS INHIBITING TUBULINE POLYMERIZATION
    申请人:Alami Mouâd
    公开号:US20100129471A1
    公开(公告)日:2010-05-27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und of the formula (I) in which: R 1 , R 2 and R 3 are independently a methoxy group optionally substituted by one or more fluorine atoms; R 4 is a hydrogen atom; R 5 and R 6 are identical and each represent a hydrogen or fluorine atom; A is a cycle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including aryl and heteroaryl groups, wherein said groups can be substituted.
    这项发明涉及公式(I)的化合物,其中:R1、R2和R3分别是一个甲氧基基团,该基团可以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原子取代;R4是一个氢原子;R5和R6相同,每个代表一个氢或原子;A是从包括芳基和杂环基团在内的一组环中选择的,其中这些基团可以被取代。
  •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isotopes and isotopically labelled compounds-Wiley Young Scientist Awards Session 10, Tuesday, June 16, 2009
    作者:Larry Jones、Rhys Salter
    DOI:10.1002/jlcr.1767
    日期:——
    Addresses by the three of the four Wiley Young Scientist Award winners are highlighted.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以下是四位威尔利青年科学家奖得主中的三位的发言亮点。版权所有© 2010年,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
  • フェニルピルビン酸の抗糖尿病エノール型グルコシド
    申请人:サズセ アーペーエスZADEC APS
    公开号:JP2016026208A
    公开(公告)日:2016-02-12
    【課題】医薬、とりわけ血糖正常化剤、即ち、肥満の、前糖尿病の、または糖尿病、肥満症および/または症候群Xを有する哺乳動物の血糖値を正常値に低下させる医薬として使用される、フェニルピルビン酸の抗糖尿病エノール型グルコシドおよびその誘導体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本発明の化合物は、血糖値の管理に役立つ、即ち、血糖値のバランスを取ることにより体調を整える;バランスの取れた血糖値、特に糖尿病のヒトのバランスの取れた血糖値を保つことを助ける;細胞によるグルコース取り込みを亢進することにより、および血糖値を低下させることにより助け、従って、耐糖能を改善または回復する;血糖応答を最適化する;耐糖能を正常化する。【選択図】 なし
    这个药物是用作降低哺乳动物的血糖平至正常平的药物,特别是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肥胖症和/或X综合征的动物。它提供了苯基吡啶酸的抗糖尿病烯醇型糖苷及其衍生物。 这些化合物有助于管理血糖平,即通过平衡血糖平来调节身体状况;帮助维持平衡的血糖平,特别是帮助糖尿病患者维持平衡的血糖平;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降低血糖平来改善或恢复耐糖能力;优化血糖反应;正常化耐糖能力。
  • Convenient 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of β-purine-diphosphate sugars (GDP-fucose-analogues)
    作者:Gabi Baisch、Reinhold Öhrlein
    DOI:10.1016/s0968-0896(96)00258-1
    日期:1997.2
    A series of peracetylated beta-sugar-1-phosphates with L-fuco configuration are efficiently prepared chemically and coupled in high yields to purine monophosphate bases via imidazolide activation. The resulting purine diphosphate sugars are deacetylated completely by a mild treatment with commercial acetylesterase (EC 3.1.1.6) to give donor-substrates for fucosyl-transferases.
    可以有效地化学制备一系列具有L-fuco构型的过乙酰化β-糖-1-磷酸酯,并通过咪唑内酯活化以高收率将其与嘌呤磷酸酯碱偶联。通过用工业乙酰酯酶EC 3.1.1.6)进行温和处理,将所得的嘌呤磷酸糖完全脱乙酰,得到岩藻糖基转移酶的供体底物。
  • A MECHANISM FOR THE ANOMERIZATION OF ACETYLATED ALKYL GLYCOPYRANOSIDES
    作者:R. U. Lemieux、W. P. Shyluk
    DOI:10.1139/v55-015
    日期:1955.1.1
    Unequivocal evidence that the anomerization of acetylated alkyl glycopyranosides can proceed by way of an intramolecular mechanism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that a racemic mixture of methyl β-glucopyranoside tetraacetate with the D-isomer labelled in the methoxyl group with carbon-14 is anomerized both by titanium tetrachloride and boron trifluoride without transfer of radioactive methoxyl
    明确的证据表明乙酰化烷基喃糖苷的异构化可以通过分子内机制进行,这是通过观察到 β-葡萄糖苷四乙酸甲酯与在甲氧基基团中标记的 D-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与碳 14 异构化而获得的四氯化钛三氟化硼,而不会将放射性甲氧基转移到 L-异构体上。据认为,这些分子内异构化是最好的合理化结果,因为环境尝试导致糖苷裂解并通过离子对中间体进行,其中阴离子来自苷元基团,但未成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