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锆酸四丁酯 | 1071-76-7

中文名称
锆酸四丁酯
中文别名
正丁醇锆;四正丁氧化锆;四正丁氧基锆;1-丁醇锆(4+)盐;1-丁醇锆盐;丁醇锆(IV);四(正丁氧基)锆酸酯
英文名称
zirconium (IV) butoxide
英文别名
zirconium butoxide;zirconium n-butoxide;tetrabutyl zirconate;zirconium (IV) n-butoxide;zirconium tetra-n-butoxide;Tetrabutoxyzirconium;butan-1-olate;zirconium(4+)
锆酸四丁酯化学式
CAS
1071-76-7
化学式
C16H36O4Zr
mdl
——
分子量
383.683
InChiKey
BSDOQSMQCZQLD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17°C
  • 密度:
    1.05 g/mL at 20 °C
  • 闪点:
    38°C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5 mg/m3; STEL 10 mg/m3NIOSH: IDLH 25 mg/m3; TWA 5 mg/m3; STEL 10 mg/m3
  • LogP:
    0.88 at 20℃
  • 物理描述:
    Liquid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水分和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2.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征 皮肤毒素 - 皮肤烧伤 毒性肺炎 - 由吸入金属烟雾或有毒气体和蒸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Toxic Pneumonitis - Inflammation of the lungs induced by inhalation of metal fumes or toxic gases and vapor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26,S39
  • 危险类别码:
    R10
  • WGK Germany:
    1,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93 3
  • 危险标志:
    GHS02,GHS05,GHS07
  • 危险性描述:
    H226,H315,H318,H335,H336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储存于干燥的惰性气体中,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SDS

SDS:d7ce9306f47dd87e16f741a240b55839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丁醇锆(IV) 溶液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Tetrabutyl zirconatesolution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336 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2 混合物
: Tetrabutyl zirconatesolution
别名
: C16H36O4Zr
分子式
: 383.68 g/mol
分子量
组分 分类 浓度或浓度范围
Zirconium tetrabutanolat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1071-76-7 50 - 100 %
S No.) 213-995-3
EC-编号
n-Butanol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71-36-3 Flam. Liq. 3; Acute Tox. 4; 20 - 30 %
S No.) 200-751-6 Acute Tox. 5; Skin Irrit. 2; Eye
EC-编号 603-004-00-6 Irrit. 2A; STOT SE 3; H226,
索引编号 H302, H313 + H333, H315,
H319, H335, H336
如需在本章节中提及的H类告知和R类描述的全部文字说明,请见第16章节.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消化系统失调, 干燥, 皮肤破裂, 皮肤刺激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记号(CAS
No.)
Zirconium 1071-76-7 PC- 5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etrabutanolate TWA 化学有害因素
PC- 1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 化学有害因素
n-Butanol 71-36-3 PC- 10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浑浊的,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38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爆炸上限: 11.2 %(V)
爆炸下限: 1.4 %(V)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049 g/cm3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碱, 氧化剂, 碱金属, 强氧化剂, 强酸, 卤素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蒸气可引起睡意和眩昏。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消化系统失调, 干燥, 皮肤破裂, 皮肤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93 国际海运危规: 1993 国际空运危规: 1993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n-Butanol, Zirconium tetrabutanolate)
国际海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Zirconium tetrabutanolate, n-Butanol)
国际空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Zirconium tetrabutanolate, n-Butanol)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锆酸四丁酯特性与用途

锆酸四丁酯是一种浅黄色透明粘稠液体,通常是其丁醇溶液,并且能够溶于烃、醇、酯、醚类等有机溶剂。这种物质在空气中极易吸收水分,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锆。

它广泛应用于纳米二氧化锆(超微细二氧化锆)薄膜和粉末的制备,特别适用于各种电子屏幕的防眩光、防辐射以及防静电功能,并且用于氧气传感器和输导器等高科技新材料领域。此外,锆酸四丁酯还被用作耐高温无机膜材料及精细陶瓷等领域的原料。

用途

利用锆酸四丁酯可以制备氧化锆聚晶体,这种晶体可以覆盖在钢和铁合金表面形成保护膜,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化锆的羟基化状态,硫酸盐促进方法与SO 4 2 – –ZrO 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摘要:
    由ZrOCl 2和ZrCl 4制备Zr(OH)4样品。它们在100至620°C的温度下煅烧,并用H 2 SO 4溶液硫酸化。这些样品(在300°C,1个大气压,WHSV = 2.5 h -1时)在正丁烷异构化中的催化活性先前在620°C的空气中被激活,与它们的织构性质或SO 2-并没有很好的相关性。4浓度。
    DOI:
    10.1006/jcat.1997.1512
  • 作为产物:
    描述:
    正丁醇氯化锆(IV) 以9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HORNS, UDO;SREBNY, HANS-GUNTHER;VAHLENSIECK, HANS-JOACHIM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正癸烯锆酸四丁酯氯化二乙基铝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20%的产率得到9-methylenenona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Dimerization and codimerization of higher ?-olefins, catalyzed by zirconium complexes
    摘要:
    DOI:
    10.1007/bf009512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cess to prepare a phosphorous containing vegetable oil based lubricant additive
    申请人:Doll Kenneth M.
    公开号:US08822712B1
    公开(公告)日:2014-09-02
    Chemically-modified triglycerides are prepared by reacting epoxidized triglyceride oils with phosphorus-based acid hydroxide or esters. The phosphorus-containing triglyceride derivatives are of the formula: wherein R1″, R2″ and R3″ ar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C3 to C29 aliphatic fatty acid residues, at least one of which comprising one or both of the derivatized methylene groups of the formula: wherein m is 0, 1 or 2, n is 0 or 1, q is 1, 2 or 3, and R and R′ ar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H, straight, branched or cyclic hydrocarbons and substituted hydrocarbons, and aryl groups. The phosphorus-containing triglyceride derivatives so produced have utility as antiwear/antifriction additives for industrial oils and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化学修饰的甘油三酯是通过将环氧化的甘油三酯油与基于磷的酸羟基或酯反应制备的。含磷的甘油三酯衍生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R1″、R2″和R3″分别从C3到C29的脂肪酸残基中独立选择,其中至少一个包含化学修饰的亚甲基组的化学式: 其中m为0、1或2,n为0或1,q为1、2或3,R和R′分别从H、直链、支链或环烃和取代烃以及芳香族组成的群中独立选择。因此生产的含磷甘油三酯衍生物在工业油和汽车应用中作为抗磨/减摩添加剂具有实用性。
  • Enhanced piezoelectric response of (Ba,Ca)(Ti, Zr)O3 ceramics by super large grain size and construction of phase boundary
    作者:Qianwei Zhang、Wei Cai、Qingting Li、Rongli Gao、Gang Chen、Xiaoling Deng、Zhenhua Wang、Xianlong Cao、Chunlin Fu
    DOI:10.1016/j.jallcom.2019.04.247
    日期:2019.7
    coercive electric field of BCZT ceramics reduce with the decreased grain size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pH value. The excellent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d33 = 585.6 pC/N and d33∗ = 898 pm/V) of BCZT ceramics have been obtained by super large grain siz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hase boundary of tetragonal phase and orthorhombic phase. Furthermore, BCZT ceramics with large grain size still has high fatigue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超大晶粒(>50 μm) Ba0.85Ca0.15Zr0.1Ti0.9O3 (BCZT)陶瓷。系统研究了前驱体溶液pH值对微观结构、电性能和疲劳行为的影响。以大粒径(136-221 nm)的BCZT粉末为原料,通过控制pH值制备了超大粒径(35-55 μm)的BCZT陶瓷。BCZT陶瓷的晶粒尺寸和致密化程度随着前驱体溶液pH值的增加而减小。XRD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pH为3合成的BCZT陶瓷中存在菱方相和四方相共存,前驱体溶液pH为5和7合成的BCZT陶瓷中正交相和四方相共存。BCZT陶瓷表现出明显的扩散铁电-顺电相变特性,扩散行为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强。BCZT 陶瓷的剩余极化和矫顽电场随着 pH 值的增加引起的晶粒尺寸减小而减小。BCZT陶瓷优异的压电性能(d33 = 585.6 pC/N和d33* = 898 pm/V)是通过超大晶粒尺寸和四方相和正交
  • Can the Clusters Zr <sub>6</sub> O <sub>4</sub> (OH) <sub>4</sub> (OOCR) <sub>12</sub> and [Zr <sub>6</sub> O <sub>4</sub> (OH) <sub>4</sub> (OOCR) <sub>12</sub> ] <sub>2</sub> Be Converted into Each Other?
    作者:Michael Puchberger、Franz René Kogler、Myhedin Jupa、Silvia Gross、Helmut Fric、Guido Kickelbick、Ulrich Schubert
    DOI:10.1002/ejic.200600348
    日期:2006.8
    comparison. The Zr12 clusters are structurally related to the Zr6 clusters since they are composed of two Zr6 sub-units which are bridged by four carboxylate ligands. In each compound, carboxylic acid molecules interact with the cluster by hydrogen bonding to part of the μ3-OH ligands. The clusters are highly dynamic in solution, due to site exchange of the carboxylate ligands; low-temperature NMR spectra of
    在锆醇盐 Zr(OR)4 与羧酸反应后,得到簇 Zr6O4(OH)4(OOCR)12 (Zr6) 或 [Zr6O4(OH)4(OOCR)12]2 (Zr12),具体取决于关于所用的羧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具有乙酸盐、丙酸盐、乙酸乙烯酯或3,3'-二甲基丙烯酸酯配体的Zr12簇的结构,以及甲基丙烯酸酯/乙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丙酸酯混合配体簇的结构。还报告了铪簇 [Hf6O4(OH)4(乙酸盐)12]2 的结构以进行比较。Zr12 簇在结构上与 Zr6 簇相关,因为它们由两个 Zr6 亚基组成,这些亚基由四个羧酸盐配体桥接。在每种化合物中,羧酸分子通过与部分 μ3-OH 配体的氢键与簇相互作用。由于羧酸盐配体的位点交换,这些簇在溶液中是高度动态的;簇的低温核磁共振谱对应于固态结构。Zr6 和 Zr12 簇可以通过它们的溶液核磁共振谱清楚地区分。选定的 Zr12 簇与羧酸之间的反应得出的结
  • Alkyl-, Aryl-, Vinyl-, and Heterosubstituted Organozirconium Compounds. -Selective nucleophiles of low basicity. Preliminary communication
    作者:Beat Weidmann、Christopher D. Maycock、Dieter Seebach
    DOI:10.1002/hlca.19810640532
    日期:1981.7.22
    Solutions of the title compounds are accessible from organolithium reagents and trialkoxyzirconium chloride (equation 2). In contrast to their titanium analogues, vinylzirconium reagents are stable enough to be employed. Generally, organozirconium reagents are highly selective aldehyde and ketone carbonylophiles of exceedingly low basicity (Tables 1, 2, 3 and typical procedure).
    标题化合物的溶液可从有机锂试剂和三烷氧基氯化锆(方程式2)中获得。与它们的钛类似物相比,乙烯基锆试剂足够稳定,可以使用。通常,有机锆试剂是碱性极低的高度选择性的醛和酮羰基亲和剂(表1、2、3和典型步骤)。
  • Method for Preparing Carbonic Ester Us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申请人:Samsung SDI Co. Ltd.
    公开号:US20150315121A1
    公开(公告)日:2015-11-05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carbonic ester includes reacting carbon dioxide and a C 1 to C 10 alcohol with a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With the method, carbonic ester can be prepared in high yield without recycling the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M(OR 1 ) 4 [Formula 1] wherein M is a Group IV or Group XIV element and each R 1 is independently a C 1 to C 10 hydrocarbon group.
    一种制备碳酸酯的方法包括将二氧化碳和C1到C10醇与由式1表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通过该方法,可以高产率地制备碳酸酯,无需回收有机金属化合物。M(OR1)4[式1]其中M是IV族或XIV族元素,每个R1独立地是C1到C10烃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