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 824-11-3

中文名称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riol phosphite
英文别名
4-ethyl-2,6,7-trioxa-1-phosphabicyclo-[2,2,2]-octane;4-Ethyl-2.6.7-trioxa-1-phosphabicyclo<2.2.2>-octan;4-ethyl-2,6,7-trioxa-1-phosphabicyclo<2.2.2>octane;trimethylolpropane phosphite;Propylidin-tris-methyl-phosphit;4-ethyl-2,6,7-trioxa-1-phosphabicyclo[2.2.2]octane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化学式
CAS
824-11-3
化学式
C6H11O3P
mdl
MFCD00152500
分子量
162.125
InChiKey
QRUSNTDXJQBKB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0-55 °C
  • 沸点:
    100°C/8mmHg(lit.)
  • 物理描述:
    Trimethylolpropane phosphite appears as a solid. (EPA, 1998)
  • 保留指数:
    1221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ADMET

毒理性
  • 人类毒性摘录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是一种极其有毒的物质,能够导致人类的阵挛-强直性惊厥和死亡...
Trimethylolpropane phosphite ... is an extremely toxic material which can cause human clonic-tonic convulsions and death. ...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a)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8,S36/37,S45
  • 危险类别码:
    R28,R21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464 6.1/PG 2
  • RTECS号:
    TY6650000
  • 包装等级:
    I
  • 危险类别:
    6.1(a)
  • 储存条件:
    存放于惰性气体中以避免与空气和湿气接触导致分解。

SDS

SDS:b70481377dcce76602db61f06a32e2fd
查看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Trimethylolpropane Phosphite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2级
急性毒性(经皮) 第3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吞咽致命。
皮肤接触会中毒
防范说明
[预防]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食入: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储存]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百分比: >94.0%(T)
CAS编码: 824-11-3
俗名: 4-Ethyl-1-phospha-2,6,7-trioxabicyclo[2.2.2]octane
分子式: C6H11O3P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针对有毒颗粒的P3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
紧急措施: 处并处在上风处。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潮敏, 气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依
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类白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56°C
沸点/沸程 100 °C/1.1kPa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不溶于
[其他溶剂]
溶于: 甲醇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磷氧化物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orl-rat LD50:8390 ug/kg
skn-rat LD50:929 mg/kg
ihl-rat LCLo:10 ppm/4H
ipr-rat LD50:1020 u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TY66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1项 毒害品。
UN编号: 3464
正式运输名称: 有机磷化合物, 固体, 有毒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乙醚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o: Org.Verb.1, 1.1.4.3.2, page 77 - 8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羟甲基丙烷三氯化磷 作用下, 以 Petroleum ether 为溶剂, 以90.5%的产率得到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乙基双环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基双环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物合成技术领域,通过在现有的三氯化磷和三羟甲基丙烷制备乙基双环亚磷酸酯的方法基础上,对投料比例、移除氯化氢中条件控制等步骤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三氯化磷和三羟甲基丙烷反应得到乙基双环亚磷酸酯,产率较低的问题。
    公开号:
    CN109593103B
  • 作为试剂:
    描述:
    methyl 6-deoxy-6-amino-2,3,4-tri-O-benzyl-α-D-glucopyranosideethyl 4-O-trichloroacetimidoyl-6-O-(tert-butyldimethylsilyl)-2,3-dideoxy-α-D-threo-hex-2-enopyranoside三乙胺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9.0h, 以44%的产率得到N-(methyl 2,3,4-tri-O-benzyl-6-deoxy-α-D-glucopyranosid-6-yl)-N-(ethyl 6-O-(tert-butyldimethylsilyl)-2,3,4-trideoxy-α-D-threo-hex-4-enopyranosid-2-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Amine-linked diglycosides: Synthesis facilitated by the enhanced reactivity of allylic electrophiles, and glycosidase inhibition assays
    摘要:
    由两个单糖通过桥接氮原子在非异头位置连接而成的双糖衍生物已经合成出来。将其中一个前体单糖耦合组分转化为不饱和衍生物,增强了其在烯丙基位置的亲电性,从而促进了耦合反应。nosyl酰胺和2,3-不饱和-4-醇之间的Mitsunobu耦合得到了反转构型的4-氨基-假双糖,作为单一的区位和对映异构体。胺和2,3-不饱和的4-三氯乙酰亚胺之间的钯催化耦合得到了2-氨基-假双糖作为主要产物,同时还得到了其他次要产物。在假双糖中对C=C双键的衍生化允许形成Man(N4–6)Glc和Man(N4–6)Man双糖苷。发现胺连接的双糖苷显示出较弱的糖苷酶抑制活性。
    DOI:
    10.3762/bjoc.7.1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PHOSPHINOALKYL)-N-(THIOALKYL)AMINE DERIVATIV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METAL COMPLEX THEREOF
    申请人: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公开号:US20170233418A1
    公开(公告)日:2017-08-17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ligand that is useful in a catalytic organic synthetic reactio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ligand; and a metal complex that is useful as a catalyst in an organic synthetic rea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1 A ),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compound, and a metal complex including said compound as a ligand. (In the formula, H, N, P, S, L, R 1 , R 2 , R 3 , Q 1 , and Q 2 have the meaning as defined in the Description.)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有用的配体;制备所述配体的方法;以及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作为催化剂有用的金属配合物。本发明提供了由通式(1A)表示的化合物,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以及包括所述化合物作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在该式中,H、N、P、S、L、R1、R2、R3、Q1和Q2的含义如描述中所定义。)
  • Mononuclear ruthenium complex and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 using same
    申请人:KYUSHU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公开号:US09884316B2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A neutral or cationic mononuclear ruthenium divalent complex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can actualize exceptional catalytic activity in at least one reaction among a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 hydrogenation reaction, and carbonyl compound reduction reaction. (In the formula, R1-R6 each independently represent a hydrogen atom or an alkyl group, aryl group, aralkyl group, organooxy group, monoorganoamino group, diorganoamino group, monoorganophosphino group, diorganophosphino group, monoorganosilyl group, diorganosilyl group, triorganosilyl group, or organothio group optionally substituted by X; at least one pair comprising any of R1-R3 and any of R4-R6 together represents a crosslinkable substituent; X represents a halogen atom, organooxy group, monoorganoamino group, diorganoamino group, or organothio group; L each independently represent a two-electron ligand other than CO and thiourea ligands; two L may bond to each other; and m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3 or 4.)
    根据公式(1)表示的中性或阳离子单核钌二价配合物,可以在至少一个反应中实现卓越的催化活性,包括氢硅化反应、氢化反应和羰基化合物还原反应。 (在公式中,R1-R6每个独立地代表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烷基、芳基、芳烷基、有机氧基、单有机胺基、双有机胺基、单有机膦基、双有机膦基、单有机硅基、双有机硅基、三有机硅基或有机硫基,可由X取代;R1-R3和R4-R6中的至少一对共同代表一个可交联的取代基;X代表一个卤素原子、有机氧基、单有机胺基、双有机胺基或有机硫基;L各自独立地代表一个除CO和硫脲配体以外的双电子配体;两个L可以相互结合;m代表一个3或4的整数。)
  • Mononuclear iron complex and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 using same
    申请人:KYUSHU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公开号:US10363551B2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A mononuclear iron bivalent complex having iron-silicon bonds,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can exhibit an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in at least one reaction selected from three reactions, i.e., a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 a hydrogenation reaction and a reaction for reducing a carbonyl compound. (In the formula, R1 to R6 independently represent a hydrogen atom, an alkyl group which may be substituted by X, or the like; X represents a halogen atom, or the like; L1 represents at least one two-electron ligand selected from an isonitrile ligand, an amine ligand, an imine ligand, a nitrogenated heterocyclic ring, a phosphine ligand, a phosphite ligand and a sulfide ligand, wherein, when multiple L1's are present, two L1's may be bonded to each other; L2 represents a two-electron ligand that is different from a CO ligand or the above-mentioned L1, wherein, when multiple L2's are present, two L2's may be bonded to each other; and m1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1 to 4 and m2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0 to 3, wherein the sum total of m1 and m2 (i.e., m1+m2) satisfies 3 or 4.)
    具有铁-硅键的单核二价铁络合物,其由公式(1)表示,可以在三个反应中选择至少一个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即硅氢化反应、氢化反应和还原羰基化合物的反应。 (在公式中,R1至R6独立代表氢原子、可能被X取代的烷基团等;X代表卤素原子等;L1代表至少一种从异腈配体、胺配体、亚胺配体、氮杂环、膦配体、亚磷酸盐配体和硫化物配体中选择的两电子配体,其中,当存在多个L1时,两个L1可以相互连接;L2代表与CO配体或上述L1不同的两电子配体,其中,当存在多个L2时,两个L2可以相互连接;m1代表1至4的整数,m2代表0至3的整数,其中m1和m2的总和(即m1+m2)满足3或4。)
  • Reactions of manganese iminoacyl complexes with phosphines, phosphites and sulfur dioxide
    作者:Christine L. Braun、John J. Alexander、Douglas M. Ho
    DOI:10.1016/s0020-1693(00)82966-7
    日期:1992.6
    phosphine or phosphite compounds. Evidence is presented for nucleophilic attack by SO2.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Mn(CO) 3 [P(OCH 2 ) 3 CCH 2 CH 3 ][C(NC 6 H 4 CH 3 )C(N C6H4CH3)CH2C6H4Cl]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lso investigated were reactions of tetracarbonyl [1,2-bis(p-tolyl-imino)-3-(p-chlorophenyl)propyl] manganese with SO3 tetracyanoethylene and 1,1-diphenylethylene. Instead of
    摘要研究了涉及四羰基[1,2-双(对甲苯基氨基)-3-(对氯苯基)丙基]锰及其一些含膦或亚磷酸酯配体的三羰基衍生物的Mn&N键的反应。为了制备具有非螯合的双(亚氨基酰基)配体的配合物,使该Mn化合物与膦和亚磷酸酯反应。仅获得羰基取代的产物。使所有这些化合物与二氧化硫反应。SO2加合物不稳定,CO拉伸频率比专利膦或亚磷酸酯化合物高20-30 cm-1。提出了SO2引起亲核攻击的证据。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Mn(CO)3 [P(OCH 2)3 CCH 2 CH 3] [C(NC6 H 4 CH 3)C(NC6H4CH3)CH2C6H4Cl]的分子结构。还研究了四羰基[1,2-双(对甲苯基-亚氨基)-3-(对氯苯基)丙基]锰与SO3四氰基乙烯和1,1-二苯基乙烯的反应。SO3代替了预期的亚氨基氮置换和闭环反应,仅产生氧化产物,而烯烃则不发生反应。
  • Transition-metal chemical shifts in complexes of molybdenum(0) and tungsten(0)
    作者:Geoffrey T. Andrews、Ian J. Colquhoun、William McFarlane、Samuel O. Grim
    DOI:10.1039/dt9820002353
    日期:——
    methods respectively for 65 related derivatives of [Mo(CO)6] and [W(CO)6] with (mainly) phosphorus ligands. The chemical shifts of the two nuclei are remarkably parallel, those for l83W being ca. 1.7 times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chemical environment than those for 95Mo. The chemical shifts are temperature-dependent, and trends in them can be largely accounted for by variations in the mean electronic
    分别通过直接观察和通过多共振方法对65个具有(主要)磷配体的[Mo(CO)6 ]和[W(CO)6 ]相关衍生物进行了测量,得出95-钼和183-钨nmr光谱。两个核的化学位移是显着平行的,那些L83 W的各CA。对化学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是95倍的1.7倍Mo。化学位移与温度有关,其趋势可在很大程度上由平均电子激发能的变化来解释。金属-磷自旋耦合常数是非常可预测的。在许多情况下,Mo-95的线宽很小,可以通过使用点电荷模型来广义地解释。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苯甲基亚磷酸二乙酯 碘化铜(I)三甲基亚磷酸络合物 次乙基三(亚甲基氧基)膦 抗氧剂1600 抗氧剂 618 四氯化铂 双(2-丁氧基乙基)癸基亚磷酸酯 偏苯三酸三辛酯 亚磷酸庚基二丙二醇酯 亚磷酸十三烷酯 亚磷酸二甲酯丙酯 亚磷酸二乙酯戊酯 亚磷酸二乙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 亚磷酸三辛酯 亚磷酸三苄酯 亚磷酸三环己酯 亚磷酸三正己酯 亚磷酸三新戊酯 亚磷酸三戊基酯 亚磷酸三异癸基酯 亚磷酸三壬酯 亚磷酸三乙酯 亚磷酸三丙酯 亚磷酸三丙烯酯 亚磷酸三[2,2-二[(2,3-二溴丙氧基)甲基]丁基]酯 亚磷酸三(十八烷基)脂 亚磷酸三(十二烷基)脂 亚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 亚磷酸,1,1-二甲基乙基二乙基酯 二(双环[2.2.1]庚-5-烯-2-基甲基)甲基亚磷酸酯 乙酸,[[二(2,2,2-三氟乙氧基)膦基]氧代]-,甲基酯 乙酰胺,N-[2-(4-吡啶基硫代)乙基]- 乙酮,1-[(1R,5R,6R,7S)-6,7-二甲基-2-氧杂-3-氮杂二环[3.2.0]庚-3-烯-4-基]-,rel-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三甲氧基磷 三异十三烷基亚磷酸盐 三异丙基亚磷酸酯 三异丁基磷酸 三丁基,三丁酯 三[3-(烯丙氧基)-2-氯丙基]亚磷酸酯 三[2-(十二烷基硫代)乙基]亚磷酸酯 三-叔-丁基亚磷酸 三(甲基)亚磷酸盐-d9 三(氯丙基)亚磷酸酯 三(双环[2.2.1]庚-5-烯-2-基甲氧基)膦 三(十一烷基)亚磷酸酯 三(二聚丙二醇)亚磷酸酯 三(二氯丙基)亚磷酸酯 三(二十二烷基)亚磷酸酯 三(3-环氧丙烷甲醇-3-乙基)亚磷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