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oxy-benzophenanthren | 4235-0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oxy-benzophenanthren
英文别名
1-Methoxybenzo[c]phenanthrene
1-Methoxy-benzo<c>phenanthren化学式
CAS
4235-05-6
化学式
C19H14O
mdl
——
分子量
258.32
InChiKey
DQZILJXBJOHGH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oxy-benzophenanthren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9 %的产率得到苯并[c]菲-1-醇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Sydnones 与 Arynes 的 1,3-偶极环加成的异螺旋烯:合成、选择性的起源以及在具有 CPL 符号反转的 pH 触发手性光学开关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通过 sydnones 与 arynes 的 1,3-偶极环加成对异螺旋烯的区域选择性访问。对sydnones 和聚(杂)芳族芳烃前体的新途径允许在螺旋支架的多个位置引入化学多样性。使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系统地研究了环加成步骤中非常规区域选择性的起源,揭示了控制这种反应性的关键特征,即面对面 (π…π) 或边缘到-面 (C–H…π) 相互作用、初级轨道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渡结构 (TS) 中的共面性造成的畸变。从合成的 24 种衍生物库中,含有吡啶基的衍生物显示出可逆的、红移的、pH 触发的手性转换特性,带有 CPL 符号反转。发现螺旋质子化导致与 S 相关的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1 → S 0转换,导致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发生这种罕见的可逆 CPL 符号反转情况。
    DOI:
    10.1021/jacsau.1c00084
  • 作为产物:
    描述:
    1-(2-ethynyl-6-methoxyphenyl)-naphthalene 在 platinum(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78%的产率得到1-Methoxy-benzophenanthren
    参考文献:
    名称:
    1-(2-乙炔基-6-甲基苯基)-和1-(2-乙炔基-6-甲氧基苯基)-萘的合成及其环化
    摘要:
    已实现受阻2-溴-1-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苯与1-萘硼酸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生成(2-乙炔基苯基)萘。他们随后进行环化反应,得到苯并[ c ]菲,而无需使用光化学方法。
    DOI:
    10.1016/j.tetlet.2007.07.1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1-(2-ethynyl-6-methylphenyl)- and 1-(2-ethynyl-6-methoxyphenyl)-naphthalene and their cyclization
    作者:Jan Storch、Jan Čermák、Jindřich Karban
    DOI:10.1016/j.tetlet.2007.07.105
    日期:2007.9
    A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hindered 2-bromo-1-trimethylsilylethynylbenzenes with 1-naphthaleneboronic acid yielding (2-ethynylphenyl)naphthalenes has been achieved. Their subsequent cyclization was carried out, giving benzo[c]phenanthrenes, without the use of photochemical procedures.
    已实现受阻2-溴-1-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苯与1-萘硼酸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生成(2-乙炔基苯基)萘。他们随后进行环化反应,得到苯并[ c ]菲,而无需使用光化学方法。
  • Heterohelicenes through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Sydnones with Arynes: Synthesis, Origins of Selectivity, and Application to pH-Triggered Chiroptical Switch with CPL Sign Reversal
    作者:Expédite Yen-Pon、Floris Buttard、Lucas Frédéric、Pierre Thuéry、Frédéric Taran、Grégory Pieters、Pier Alexandre Champagne、Davide Audisio
    DOI:10.1021/jacsau.1c00084
    日期:2021.6.28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library of 24 derivatives synthesized, a pyridyl containing derivative displayed reversible, red-shifted, pH-triggered chiroptical switching properties, with CPL-sign reversal. It is found that protonation of the helicene causes a change of the angle between the electric and magnetic dipole moments related to the S1 → S0 transition, resulting in this rare case of reversible
    描述了通过 sydnones 与 arynes 的 1,3-偶极环加成对异螺旋烯的区域选择性访问。对sydnones 和聚(杂)芳族芳烃前体的新途径允许在螺旋支架的多个位置引入化学多样性。使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系统地研究了环加成步骤中非常规区域选择性的起源,揭示了控制这种反应性的关键特征,即面对面 (π…π) 或边缘到-面 (C–H…π) 相互作用、初级轨道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渡结构 (TS) 中的共面性造成的畸变。从合成的 24 种衍生物库中,含有吡啶基的衍生物显示出可逆的、红移的、pH 触发的手性转换特性,带有 CPL 符号反转。发现螺旋质子化导致与 S 相关的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1 → S 0转换,导致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发生这种罕见的可逆 CPL 符号反转情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