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2,3-O-(1-methylethylidene)-α-L-lyxofuranosiduronic acid | 581798-5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2,3-O-(1-methylethylidene)-α-L-lyxofuranosiduronic acid
英文别名
(3aR,4R,6R,6aS)-2,2-dimethyl-4-phenylmethoxy-3a,4,6,6a-tetrahydrofuro[3,4-d][1,3]dioxole-6-carboxylic acid
benzyl 2,3-O-(1-methylethylidene)-α-L-lyxofuranosiduronic acid化学式
CAS
581798-52-9
化学式
C15H18O6
mdl
——
分子量
294.304
InChiKey
HJYUVZIJKRXUAH-HKUMRIA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7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 2,3-O-(1-methylethylidene)-α-L-lyxofuranosiduronic acid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2,3-O-(1-methylethylidene)-5,5-di-C-phenyl-α-L-lyxofu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D-古洛内酯作为L-新葡聚糖的合成子:首先制备4-O-去甲基-L-新呋喃糖及相关衍生物。
    摘要:
    [反应:见正文]提出了新生物素的糖部分L-新葡聚糖(11)的新合成方法。D-古洛内酯最初在几个步骤中转化为关键酯衍生物7 [1-O-苄基甲基2,3-O-(1-甲基乙叉基)-α-L-呋喃呋喃二糖醛酸酯]。适当地选择保护基使得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7可以转化为4-O-脱甲基-L-新呋喃糖9a和相关的9b-c。衍生物9进一步转化为L-lyxopyranoses(10a和10b)或甲基L-lyx呋喃糖苷12。
    DOI:
    10.1021/ol034796t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古洛内酯作为L-新葡聚糖的合成子:首先制备4-O-去甲基-L-新呋喃糖及相关衍生物。
    摘要:
    [反应:见正文]提出了新生物素的糖部分L-新葡聚糖(11)的新合成方法。D-古洛内酯最初在几个步骤中转化为关键酯衍生物7 [1-O-苄基甲基2,3-O-(1-甲基乙叉基)-α-L-呋喃呋喃二糖醛酸酯]。适当地选择保护基使得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7可以转化为4-O-脱甲基-L-新呋喃糖9a和相关的9b-c。衍生物9进一步转化为L-lyxopyranoses(10a和10b)或甲基L-lyx呋喃糖苷12。
    DOI:
    10.1021/ol034796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cp>d</scp>-Gulonolactone as a Synthon for <scp>l</scp>-Noviose:  First Preparation of 4-<i>O</i>-Demethyl-<scp>l</scp>-noviofuranose and Related Derivatives
    作者:Marjan Ješelnik、Ivan Leban、Slovenko Polanc、Marijan Kočevar
    DOI:10.1021/ol034796t
    日期:2003.7.1
    D-Gulonolactone was initially converted in a few steps to the key ester derivative 7 [1-O-benzyl methyl 2,3-O-(1-methylethylidene)-alpha-L-lyxofuranosiduronate]. An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protecting groups enabled transformation of 7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to 4-O-demethyl-L-noviofuranose 9a and related 9b-c. Derivatives 9 were further converted either to L-lyxopyranoses (10a and 10b) or to
    [反应:见正文]提出了新生物素的糖部分L-新葡聚糖(11)的新合成方法。D-古洛内酯最初在几个步骤中转化为关键酯衍生物7 [1-O-苄基甲基2,3-O-(1-甲基乙叉基)-α-L-呋喃呋喃二糖醛酸酯]。适当地选择保护基使得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7可以转化为4-O-脱甲基-L-新呋喃糖9a和相关的9b-c。衍生物9进一步转化为L-lyxopyranoses(10a和10b)或甲基L-lyx呋喃糖苷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