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性
评估:关于1,2-二乙基肼的致癌性,没有可用的流行病学数据。有足够的证据表明1,2-二乙基肼在实验动物中具有致癌性。总体评估:1,2-二乙基肼可能对人类致癌(2B组)。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1,2-二乙基肼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第4卷:(1974年)一些芳香胺、肼及其相关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和杂类烷化剂
增补第7卷:致癌性的整体评估: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第1至42卷的更新,1987年;440页;ISBN 92-832-1411-0(已绝版)
第71卷:(1999年)对一些有机化学品、肼和过氧化氢的重新评估(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神经毒素 -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素
职业性肝毒素 - 继发性肝毒素:在职业环境中有毒效应的潜力是基于人类摄入或动物实验的中毒案例。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血液中增加的高铁血红蛋白的存在;该化合物被归类为继发毒性效应
毒性肺炎 - 由于吸入金属烟雾或有毒气体和蒸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 - 3类:化学物质无法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类。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大鼠皮下注射21毫克/公斤1,2-二(3)H-乙基肼后,尿液和胆汁中检测到了放射性。注射后6小时达到峰值浓度,这是给药后的最大采样时间。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为了阐明p53在小鼠结肠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我们检查了1,2-二甲基肼诱导的Fl杂交小鼠结肠肿瘤中p53基因的等位基因丢失和突变改变。亲本株系中p53基因的内含子多态性使我们能够评估p53基因的等位基因丢失,并确定突变和/或丢失等位基因的亲本来源。在163个对p53基因杂合的肿瘤中,检测到两个肿瘤有等位基因丢失。对p53外显子5-8的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显示,在182个结肠肿瘤中有20个存在33个突变,发生率低于人类结肠癌。这些突变大多数是转换型:非CpG位点上的G:A转换最为常见,而CpG位点上的转换较少。沿着p53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分布揭示了小鼠和人类之间“热点”位置的不同。不同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之间p53改变的发生率没有差异,这表明1,2-二甲基肼诱导的小鼠结肠肿瘤中的遗传改变是独立于亲本来源和1,2-二甲基肼易感性的。对每个等位基因上的p53突变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小鼠结肠肿瘤中的肿瘤内异质性。p53突变的发生率低且等位基因丢失罕见,这表明p53改变在小鼠结肠肿瘤发生中仅起次要作用。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