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4-oxo-1,4,7,8,9,10-hexahydrobenzo[h]quinoline-3-carboxylate | 29956-5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4-oxo-1,4,7,8,9,10-hexahydrobenzo[h]quinoline-3-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1,4-Dihydro-3-carbethoxy-cyclohexanochinolon-4;Ethyl 4-hydroxy-7,8,9,10-tetrahydrobenzo[h]quinoline-3-carboxylate;ethyl 4-oxo-7,8,9,10-tetrahydro-1H-benzo[h]quinoline-3-carboxylate
ethyl 4-oxo-1,4,7,8,9,10-hexahydrobenzo[h]quinoline-3-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29956-51-2
化学式
C16H17NO3
mdl
——
分子量
271.316
InChiKey
YVDGIGVQTHQLD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4-oxo-1,4,7,8,9,10-hexahydrobenzo[h]quinoline-3-carboxyl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8%的产率得到4-oxo-1,4,7,8,9,10-hexahydrobenzo[h]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喹诺酮-3-羧酸衍生物作为抗HIV-1药物: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喹诺酮-3-羧酸,它们在N-1,C-2,C-7和C-8位置具有不同的疏水基团,并评估了它们对单周期可复制HIV NL4-3的抑制作用Hela细胞培养物中p 24的表达速率。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在100μM的浓度下均具有抗HIV活性,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活性最高的化合物4h,4k和4j表现出抗HIV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5%,71%和84%。使用可用于PFV整合酶的晶体学数据(包括其与Mg 2+的配合物)进行的对接研究Raltegravir和Raltegravir揭示,活性化合物可以在Raltegravir附近占据相同的空间,并与活性位点中的Mg 2 +离子相互作用。因此,合成化合物的抗HIV活性可能涉及金属螯合机制。
    DOI:
    10.1007/s00044-016-1631-x
  • 作为产物:
    描述:
    diethyl 2-((1,2,3,4-tetrahydronaphthalen-5-ylamino)methylene)malonate2-氯苯甲酸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62%的产率得到ethyl 4-oxo-1,4,7,8,9,10-hexahydrobenzo[h]quinolin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喹诺酮-3-羧酸衍生物作为抗HIV-1药物: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喹诺酮-3-羧酸,它们在N-1,C-2,C-7和C-8位置具有不同的疏水基团,并评估了它们对单周期可复制HIV NL4-3的抑制作用Hela细胞培养物中p 24的表达速率。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在100μM的浓度下均具有抗HIV活性,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活性最高的化合物4h,4k和4j表现出抗HIV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5%,71%和84%。使用可用于PFV整合酶的晶体学数据(包括其与Mg 2+的配合物)进行的对接研究Raltegravir和Raltegravir揭示,活性化合物可以在Raltegravir附近占据相同的空间,并与活性位点中的Mg 2 +离子相互作用。因此,合成化合物的抗HIV活性可能涉及金属螯合机制。
    DOI:
    10.1007/s00044-016-163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quinolone-3-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as anti-HIV-1 agents: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作者:Z. Hajimahdi、R. Zabihollahi、M. R. Aghasadeghi、S. Hosseini Ashtiani、A. Zarghi
    DOI:10.1007/s00044-016-1631-x
    日期:2016.9
    positions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ctivity against single-cycle replicable HIV NL4-3 as inhibition rate of p24 expression in Hela cells cultures. Most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showed anti-HIV activity with no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at concentration of 100 μM.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s 4h, 4k, and 4j exhibited anti-HIV activity with an inhibition rate of 55, 71, and 84 %, respectively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喹诺酮-3-羧酸,它们在N-1,C-2,C-7和C-8位置具有不同的疏水基团,并评估了它们对单周期可复制HIV NL4-3的抑制作用Hela细胞培养物中p 24的表达速率。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在100μM的浓度下均具有抗HIV活性,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活性最高的化合物4h,4k和4j表现出抗HIV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5%,71%和84%。使用可用于PFV整合酶的晶体学数据(包括其与Mg 2+的配合物)进行的对接研究Raltegravir和Raltegravir揭示,活性化合物可以在Raltegravir附近占据相同的空间,并与活性位点中的Mg 2 +离子相互作用。因此,合成化合物的抗HIV活性可能涉及金属螯合机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