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132799抑制I型PI3Ks,特别是对PI3Kα的作用尤为显著(IC50为14 nM)。虽然它对PI3Kβ、δ和γ的效果较弱,但对携带PIK3CA突变的细胞系表现出敏感性。
靶点Target | Value |
---|---|
PI3Kα | 14 nM |
PI3Kγ | 36 nM |
PI3Kβ | 0.12 μM |
PI3Kδ | 0.50 μM |
CH5132799选择性地抑制I类PI3Ks,其中对PI3Kα (IC50 = 0.014 μM)、PI3Kβ (IC50 = 0.12 μM) 和 PI3Kδ (IC50 = 0.50 μM) 的抑制作用最强。它对于II类PI3Ks、III类PI3K和mTOR的抑制作用较弱,对26种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也很有限(IC50 > 10 μM)。此外,CH5132799对携带致癌突变E542K (IC50 = 6.7 nM)、E545K (IC50 = 6.7 nM) 和 H1047R (IC50 = 5.6 nM) 的PI3Kα的野生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在负荷有PIK3CA突变的乳腺癌KPL-4细胞中,CH5132799能够有效抑制Akt及其下游底物PRAS40与FoxO1/3a、S6K、S6和4E-BP1的磷酸化。负荷PIK3CA突变型的癌细胞系对CH5132799表现出显著敏感性。在通过突变激活的PI3K通路的人肿瘤细胞系中,如HCT116(CRC)、KPL-4(BC)、T-47D(BC) 和 SK-OV-3(卵巢),CH5132799均表现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IC50分别为:0.20 lM、0.032 lM、0.056 lM和0.12 lM)。研究还表明,CH5132799能够有效抑制KPL-4细胞中的AKT磷酸化。
体内研究在不同的负荷PIK3CA突变型的异种移植模型中,CH5132799表现出有效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它能够克服mTORC1抑制介导的Akt活化和长期依维莫司给药引起的移植瘤再生长。在PC-3异种移植模型中(以25 mg/kg, po, q.d. 给药11 天,TGI: 101%),CH5132799表现出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小鼠体内101%)和人肝微粒体稳定性。在小鼠、大鼠、猴子和狗体内,CH5132799展现出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F: 54.2-101%)。在人乳腺癌(KPL-4: PI3Kα H1047R)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通过每日口服给予12.5 mg/kg的CH5132799表现出强大的肿瘤退化作用。即使采取间歇性给药方案(每周用药两天/休息五天;或每两周用药五天/休息两天),强效的肿瘤退化效果在6周内持续保持,这表明灵活的给药方案具有临床可行性。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4-氯-6,7-二氢-7-(甲基磺酰基)-2-(4-吗啉)-5H-吡咯并[2,3-d]嘧啶 | 4-chloro-7-methanesulfonyl-2-morpholin-4-yl-6,7-dihydro-5H-pyrrolo[2,3-d]pyrimidine | 1178564-27-6 | C11H15ClN4O3S | 318.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