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tryptophanate)copper(II)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tryptophanate)copper(II)
英文别名
[copper(II)(L-tryptophane(-H))2];[Cu(L-Trp)2]
bis(tryptophanate)copper(II)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2C11H11N2O2*Cu
mdl
——
分子量
469.987
InChiKey
MCHYIBVPCMBBSD-FVGYRXGT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1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81.94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y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in solid phase of L-tryptophanatocopper(II)
    摘要:
    DOI:
    10.1016/s0020-1693(00)86459-2
  • 作为产物:
    描述:
    copper dichloride 、 L-色氨酸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bis(tryptophanate)copper(II)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含有色氨酸的美拉德模型系统中的甲基乙二醛和相关羰基的有希望的清除剂
    摘要: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从氨基酸原位产生有效的羰基捕获剂可以被认为是控制食品中有害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积累的一种有用方法。色氨酸是一种可用于产生羰基捕获剂的氨基酸。已知色氨酸的主要热降解产物吲哚通过亲电芳香族取代型反应,除了环氮外,还主要在碳2和3处与简单的醛反应。使用包含色氨酸或吲哚的模型系统研究了吲哚清除每摩尔吲哚(例如甲醛,甲基乙二醛和苯乙醛)三摩尔反应性醛的能力。将模型系统(a)在指定时间和温度下在不锈钢反应器中的水溶液中加热,然后通过qTOF-MS / MS进行分析,或者(b)直接热解,并使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GC / MS进行分析。与其他醛不同,与苯乙醛形成的初始醇能够脱水并与吲哚形成稳定的共轭体系。通常,吲哚能够捕获三摩尔多聚甲醛,三摩尔甲基乙二醛和三摩尔苯基乙醛,并抑制生成的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的形成在模型系统中。与苯乙醛形成的初始醇能够脱水
    DOI:
    10.1021/acs.jafc.9b022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ino-acid 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s
    作者:Jana K. Maclaren、Christoph Janiak
    DOI:10.1016/j.ica.2012.03.010
    日期:2012.7
    metal–amino acid coordination polymers, including two copper compounds 1D-Cu( d -α-PhGly) 2 } ( 1 ), 1D-Cu( l -Trp) 2 } ( 2 ) and three cadmium compounds 2D-Cd( d -Leu) 2 } ( 3 ) 2D-Cd( d -Phe) 2 } ( 4 ) and 2D-[Cd( d -Phe)(4,4′-bipy)H 2 O][NO 3 ]} ( 5 ) are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PhGly = phenylglycinato, Trp = tryptophanato, Leu = leucinato, Phe = phenylalaninato in enantiopure form, 4,4′-bipy = 4
    摘要五种新型的过渡金属-氨基酸配位聚合物,包括两种铜化合物1D- Cu(d-α-PhGly)2}(1),1D- Cu(l -Trp)2}(2)和三种镉化合物2D- Cd(d -Leu)2}(3)2D- Cd(d -Phe)2}(4)和2D-[Cd(d -Phe)(4,4'-bipy)H 2 O ] [NO 3]}(5)在结构上被表征(PhGly =苯基甘氨酸,Trp =色氨酸,Leu =亮氨酸,Phe =对映纯形式的苯丙氨酸,4,4′-联吡啶= 4,4′-联吡啶)。通过在水-甲醇混合物中缓慢扩散金属盐和配体获得单晶。对映体纯的乙酸氨基酯配体导致非中心对称空间群P 2 1中1 – 5的同手性结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红外和拉曼光谱显示,铜化合物1和2围绕2 1螺旋轴形成了两个螺旋,而镉化合物3-5产生了二维配位层,其中3和4围绕2 1轴也具有了两个螺旋。Cu-氨基乙酸盐/羧
  • Szabo-Planka, Terezia, Acta Chimica Hungarica, 1985, vol. 120, # 2, p. 143 - 152
    作者:Szabo-Planka, Terezia
    DOI:——
    日期:——
  • Study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in solid phase of L-tryptophanatocopper(II)
    作者:P. Gili、K. De La Fuente
    DOI:10.1016/s0020-1693(00)86459-2
    日期:1983.1
  • Indole: A Promising Scavenging Agent for Methylglyoxal and Related Carbonyls in Tryptophan Containing Maillard Model Systems
    作者:Raheleh Ghassem Zadeh、Varoujan Yaylayan
    DOI:10.1021/acs.jafc.9b02286
    日期:2019.6.5
    used to generate carbonyl trapping agents. Indole, the main thermal degradation product of tryptophan, is known to react with simple aldehydes through 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type reactions mainly at carbon positions 2 and 3 in addition to the ring nitrogen. The ability of indole to scavenge three moles of reactive aldehydes per mole of indole such as formaldehyde, methylglyoxal, and phenylacetaldehyde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从氨基酸原位产生有效的羰基捕获剂可以被认为是控制食品中有害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积累的一种有用方法。色氨酸是一种可用于产生羰基捕获剂的氨基酸。已知色氨酸的主要热降解产物吲哚通过亲电芳香族取代型反应,除了环氮外,还主要在碳2和3处与简单的醛反应。使用包含色氨酸或吲哚的模型系统研究了吲哚清除每摩尔吲哚(例如甲醛,甲基乙二醛和苯乙醛)三摩尔反应性醛的能力。将模型系统(a)在指定时间和温度下在不锈钢反应器中的水溶液中加热,然后通过qTOF-MS / MS进行分析,或者(b)直接热解,并使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GC / MS进行分析。与其他醛不同,与苯乙醛形成的初始醇能够脱水并与吲哚形成稳定的共轭体系。通常,吲哚能够捕获三摩尔多聚甲醛,三摩尔甲基乙二醛和三摩尔苯基乙醛,并抑制生成的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的形成在模型系统中。与苯乙醛形成的初始醇能够脱水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