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O-carbamateestr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O-carbamateestrone
英文别名
[(8R,9S,13S,14S)-13-methyl-17-oxo-7,8,9,11,12,14,15,16-oct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3-yl] carbamate
3-O-carbamateestr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23NO3
mdl
——
分子量
313.397
InChiKey
IKCTUWXRVVKQKM-JEWRLFT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69.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O-carbamateestrone 在 dirhodium tetraacetate 、 碘苯二乙酸magnesium 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68%的产率得到(3aS,3bR,10bS,12aS)-12a-methyl-3,3a,3b,4,5,9,10b,11,12,12a-decahydro-1H-cyclopenta[7,8]phenanthro[3,2-d]oxazole-1,8(2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铑(II)催化的非定向和选择性C(sp 2)–H胺化反应生成苯并恶唑酮
    摘要:
    铑(II)可以通过分子内的氮杂C–H插入反应有效地促进芳基氨基甲酸酯底物的活化和环化,从而生成苯并恶唑啉酮。对底物范围的研究表明,该反应在更不稳定的o -C(sp 3)-H键上进行了选择性芳族C(sp 2)-H胺化反应。反向二次KIE的观察结果(P H / P D = 0.42±0.03)表明,芳族亲电取代机理参与了芳基CH酰胺化反应。
    DOI:
    10.1021/acscatal.6b02237
  • 作为产物:
    描述:
    雌酚酮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异丙醇甲苯 为溶剂, 生成 3-O-carbamateestr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雌酮甲酸酯:一种新型的人类类固醇硫酸酯酶不可逆抑制剂。
    摘要:
    已经制备了一系列类型为雌酮-3-OC(O,S)-X的雌酮缀合物,并评估了其对人类固醇硫酸酯酶(STS)的抑制作用。在雌酮的氨基甲酸酯(6),硫代氨基甲酸酯(8),氰酸酯(7),甲酸酯(9)和乙酸酯(10)类似物中,仅9种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STS。IC(50)为0.42 microM 9是STS的第一种有效的灭活剂,它不具有氨基磺酸盐基团。此外,制备了以苯并恶唑部分代替类固醇骨架为特征的甲酸酯型抑制剂(14),表明甲酸酯基团具有灭活的一般原理。作为作用方式,我们建议甲酰基部分立即转移至STS活性位点的亲核残基。
    DOI:
    10.1016/j.bmcl.2004.07.0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strone formate: a novel type of irreversible inhibitor of human steroid sulfatase
    作者:Erwin P. Schreiner、Andreas Billich
    DOI:10.1016/j.bmcl.2004.07.013
    日期:2004.10
    inhibition of human steroid sulfatase (STS). Among the carbamate (6), thiocarbamate (8), cyanate (7), formate (9), and acetate (10) analogs of estrone, only 9 was found to inhibit STS in a time- 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With an IC(50) of 0.42 microM 9 is the first potent inactivator of STS which does not feature the sulfamate group. Furthermore a formate-type inhibitor featuring a benzoxazole
    已经制备了一系列类型为雌酮-3-OC(O,S)-X的雌酮缀合物,并评估了其对人类固醇硫酸酯酶(STS)的抑制作用。在雌酮的氨基甲酸酯(6),硫代氨基甲酸酯(8),氰酸酯(7),甲酸酯(9)和乙酸酯(10)类似物中,仅9种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STS。IC(50)为0.42 microM 9是STS的第一种有效的灭活剂,它不具有氨基磺酸盐基团。此外,制备了以苯并恶唑部分代替类固醇骨架为特征的甲酸酯型抑制剂(14),表明甲酸酯基团具有灭活的一般原理。作为作用方式,我们建议甲酰基部分立即转移至STS活性位点的亲核残基。
  • Rhodium(II)-Catalyzed Undirected and Selective C(sp<sup>2</sup>)–H Amination en Route to Benzoxazolones
    作者:Ritesh Singh、Kommu Nagesh、Matam Parameshwar
    DOI:10.1021/acscatal.6b02237
    日期:2016.10.7
    promote the activation and cyclization of arylcarbamate substrates to yield benzoxazolones via an intramolecular nitrene C–H insertion reac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substrate scope shows that the reaction undergoes selective aromatic C(sp2)—H amination over more labile o-C(sp3)—H bonds. Observation of inverse secondary KIE (PH/PD = 0.42 ± 0.03) indicates involvement of aromatic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铑(II)可以通过分子内的氮杂C–H插入反应有效地促进芳基氨基甲酸酯底物的活化和环化,从而生成苯并恶唑啉酮。对底物范围的研究表明,该反应在更不稳定的o -C(sp 3)-H键上进行了选择性芳族C(sp 2)-H胺化反应。反向二次KIE的观察结果(P H / P D = 0.42±0.03)表明,芳族亲电取代机理参与了芳基CH酰胺化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