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O-carbamateestr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O-carbamateestrone
英文别名
[(8R,9S,13S,14S)-13-methyl-17-oxo-7,8,9,11,12,14,15,16-oct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3-yl] carbamate
3-O-carbamateestr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23NO3
mdl
——
分子量
313.397
InChiKey
IKCTUWXRVVKQKM-JEWRLFT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69.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O-carbamateestrone 在 dirhodium tetraacetate 、 碘苯二乙酸magnesium 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68%的产率得到(3aS,3bR,10bS,12aS)-12a-methyl-3,3a,3b,4,5,9,10b,11,12,12a-decahydro-1H-cyclopenta[7,8]phenanthro[3,2-d]oxazole-1,8(2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铑(II)催化的非定向和选择性C(sp 2)–H胺化反应生成苯并恶唑酮
    摘要:
    铑(II)可以通过分子内的氮杂C–H插入反应有效地促进芳基氨基甲酸酯底物的活化和环化,从而生成苯并恶唑啉酮。对底物范围的研究表明,该反应在更不稳定的o -C(sp 3)-H键上进行了选择性芳族C(sp 2)-H胺化反应。反向二次KIE的观察结果(P H / P D = 0.42±0.03)表明,芳族亲电取代机理参与了芳基CH酰胺化反应。
    DOI:
    10.1021/acscatal.6b02237
  • 作为产物:
    描述:
    雌酚酮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异丙醇甲苯 为溶剂, 生成 3-O-carbamateestr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雌酮甲酸酯:一种新型的人类类固醇硫酸酯酶不可逆抑制剂。
    摘要:
    已经制备了一系列类型为雌酮-3-OC(O,S)-X的雌酮缀合物,并评估了其对人类固醇硫酸酯酶(STS)的抑制作用。在雌酮的氨基甲酸酯(6),硫代氨基甲酸酯(8),氰酸酯(7),甲酸酯(9)和乙酸酯(10)类似物中,仅9种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STS。IC(50)为0.42 microM 9是STS的第一种有效的灭活剂,它不具有氨基磺酸盐基团。此外,制备了以苯并恶唑部分代替类固醇骨架为特征的甲酸酯型抑制剂(14),表明甲酸酯基团具有灭活的一般原理。作为作用方式,我们建议甲酰基部分立即转移至STS活性位点的亲核残基。
    DOI:
    10.1016/j.bmcl.2004.07.0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