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
BDD方法发现了一种新型的
噻吩并
嘧啶酮类似物,作为一种有效且高度选择性的TAK1
抑制剂。TAK1在炎性和免疫信号传导中起关键作用,因此TAK1被认为是治疗人类疾病(炎性疾病,癌症等)的有吸引力的分子靶标。获得命中化合物后,我们的修饰成功提高了TAK1的抑制活性和溶解度,但代谢稳定性仍然不理想。为了提高代谢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代谢鉴定。尽管所获得的代谢物幸运地是一种强效的TAK1
抑制剂,但其激酶选择性却很低。随后,为了实现高激酶选择性,我们使用S
BDD遵循两种策略:一种针对TAK1中独特的
氨基酸残基,特别是Ser111和Asn114的组合;另一种针对TAK1中的独特
氨基酸残基。另一个减少了TAK1中铰链位置与Tyr106的相互作用。不出所料,我们设计的化合物在超过420种激酶的内部和市售面板分析中均显示了出色的激酶选择性,并保留了其强大的TAK1抑制活性(TAK1 IC50 = 11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