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azetidine-3-carbaldehy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azetidine-3-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1-benzylazetidin-3-carbaldehyde;1-Benzylazetidine-3-carbaldehyde
1-benzylazetidine-3-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3NO
mdl
——
分子量
175.23
InChiKey
CPKVKAQAEHSZT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enzylazetidine-3-carbaldehyde双氧水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1-N-Boc-3-吖丁啶羧酸
    参考文献:
    名称:
    氮杂环羧酸中间体及氮杂环丁烷-3-羧酸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氮杂环羧酸中间体及氮杂环丁烷‑3‑羧酸的制备方法,涉及医药化工技术领域。用于制备氮杂环丁烷‑3‑羧酸的氮杂环羧酸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氮杂环化合物和Wittig反应试剂混合进行Wittig反应并分离得到氮杂环甲醛中间体;将氮杂环甲醛中间体进行氧化反应并分离得到氮杂环羧酸中间体;其中,氮杂环化合物选自1‑二苯甲基‑3‑氮杂环丁酮、1‑苄基氮杂环丁烷‑3‑酮、1‑Boc氮杂环丁烷‑3‑酮和1‑乙酰基氮杂啶‑3‑酮中的至少一种。氮杂环丁烷‑3‑羧酸的制备方法是将氮杂环羧酸中间体进行氢解,生产周期短、制备过程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纯度大于98%,收率可以达到82.8%。
    公开号:
    CN110437118A
  • 作为产物:
    描述:
    1-苄基氮杂环丁烷-3-甲酸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草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5h, 生成 1-benzylazetidine-3-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周围尚未开发的化学空间来靶向阿尔茨海默氏病。
    摘要:
    根据之前围绕药物多奈哌齐分子骨架未开发的化学空间,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二十七个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潜在药物,目前已用于治疗轻度至重度阿尔茨海默氏病。制备了两个系列的类似物,第一个看待用不同尺寸的饱和含氮环系统取代多奈哌齐中的哌啶环,第二个看待多奈哌齐中茚满酮和哌啶环之间引入不同的连接基。活性最高的类似物5,6-二甲氧基-1-氧代-2,3-二氢-1H-茚满-2-基-1-苄基哌啶-4-羧酸酯(67)的体外IC50值为0.03±0。抗乙酰胆碱酯酶为07μM,未观察到细胞毒性(IC50> 100μM,SH-SY5Y细胞系)。相比之下,多奈哌齐的IC50为0.05±0.06μM,观察到的细胞毒性IC50为15.54±1.12μM。分子建模显示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位点的计算机内结合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DOI:
    10.1016/j.ejmech.2016.10.0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Potent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MLL Methyltransferase
    作者:Ting-Rong Chern、Liu Liu、Elyse Petrunak、Jeanne A. Stuckey、Mi Wang、Denzil Bernard、Haibin Zhou、Shirley Lee、Yali Dou、Shaomeng Wang
    DOI:10.1021/acsmedchemlett.0c00229
    日期:2020.6.11
    report the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n S-adenosylmethionine-based focused chemical library which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potent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directly targeting the MLL SET domain. Determination of cocrystal structures for a number of these MLL inhibitors reveals that they adopt a unique binding mode that locks the MLL SET domain in an open, inactive conformation.
    混合谱系白血病(MLL)蛋白,也称为MLL1,是一种赖酸甲基转移酶,专门负责组蛋白3赖酸4的甲基化。MLL已被视为具有MLL融合基因或MLL白血病。在此,我们报告了基于S-腺苷酸的重点化学文库的设计,合成和评估,该文库导致发现了直接靶向MLL SET域的强效小分子抑制剂。对许多这些MLL抑制剂的共晶结构的测定表明,它们采用了独特的结合模式,将MLL SET域锁定在开放的,无活性的构象中。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