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acetylphenyl)-3-(4-tert-butylphenyl)urea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acetylphenyl)-3-(4-tert-butylphenyl)urea
英文别名
1-(4-Acetylphenyl)-3-(4-tert-butylphenyl)urea
1-(4-acetylphenyl)-3-(4-tert-butylphenyl)urea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22N2O2
mdl
——
分子量
310.396
InChiKey
CJJKWUNNFDWMN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
  • 拓扑面积:
    58.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acetylphenyl)-3-(4-tert-butylphenyl)urea肼甲酰亚胺酰胺一氯化氢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2-{1-[4-(3-(4-(tert-butyl)phenyl)ureido)phenyl]ethylidene}hydrazine-1-carboximid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脲衍生物,用于对抗耐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摘要:
    一类新型的二苯基脲被鉴定为具有抗菌谱的新型抗菌支架,该抗菌谱包括高度耐药的葡萄球菌分离株,即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VRSA)。从在一侧带有氨基胍官能团且在另一环上带有正丁基部分的铅化合物3开始,制备了几种类似物。考虑到药代动力学参数是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对亲脂性侧链的结构-活性-关系(SAR)进行了严格检查,从而发现了环庚氧基类似物21n作为潜在的候选药物。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相比,该化合物具有几个显着优势,包括针对MRSA的快速杀伤动力学以及靶向并减轻MRSA在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内部的负担的能力。此外,使用秀丽隐杆线虫动物模型在体内证实了21n的有效抗MRSA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二苯基脲化合物作为潜在的治疗剂提供了基础,以解决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迅速发展的挑战。
    DOI:
    10.1016/j.ejmech.2017.02.044
  • 作为产物:
    描述:
    4-叔丁基苯胺4-乙酰苯基异氰酸酯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58%的产率得到1-(4-acetylphenyl)-3-(4-tert-butylphenyl)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脲衍生物,用于对抗耐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摘要:
    一类新型的二苯基脲被鉴定为具有抗菌谱的新型抗菌支架,该抗菌谱包括高度耐药的葡萄球菌分离株,即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VRSA)。从在一侧带有氨基胍官能团且在另一环上带有正丁基部分的铅化合物3开始,制备了几种类似物。考虑到药代动力学参数是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对亲脂性侧链的结构-活性-关系(SAR)进行了严格检查,从而发现了环庚氧基类似物21n作为潜在的候选药物。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相比,该化合物具有几个显着优势,包括针对MRSA的快速杀伤动力学以及靶向并减轻MRSA在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内部的负担的能力。此外,使用秀丽隐杆线虫动物模型在体内证实了21n的有效抗MRSA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二苯基脲化合物作为潜在的治疗剂提供了基础,以解决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迅速发展的挑战。
    DOI:
    10.1016/j.ejmech.2017.02.0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phenylurea derivatives for combating methicillin-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作者:Ibrahim H. Eissa、Haroon Mohammad、Omar A. Qassem、Waleed Younis、Tamer M. Abdelghany、Ahmed Elshafeey、Mahmoud M. Abd Rabo Moustafa、Mohamed N. Seleem、Abdelrahman S. Mayhoub
    DOI:10.1016/j.ejmech.2017.02.044
    日期:2017.4
    A new class of diphenylurea was identified as a novel antibacterial scaffold with an antibacterial spectrum that includes highly resistant staphylococcal isolates, namely methicillin-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 VRSA). Starting with a lead compound 3 that carries an aminoguanidine functionality from one side and a n-butyl moiety on the other ring, several analogues were prepared
    一类新型的二苯基脲被鉴定为具有抗菌谱的新型抗菌支架,该抗菌谱包括高度耐药的葡萄球菌分离株,即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VRSA)。从在一侧带有氨基胍官能团且在另一环上带有正丁基部分的铅化合物3开始,制备了几种类似物。考虑到药代动力学参数是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对亲脂性侧链的结构-活性-关系(SAR)进行了严格检查,从而发现了环庚氧基类似物21n作为潜在的候选药物。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相比,该化合物具有几个显着优势,包括针对MRSA的快速杀伤动力学以及靶向并减轻MRSA在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内部的负担的能力。此外,使用秀丽隐杆线虫动物模型在体内证实了21n的有效抗MRSA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二苯基脲化合物作为潜在的治疗剂提供了基础,以解决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迅速发展的挑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