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乙基铝,二甲基(苯基)硅 | 86014-18-8

中文名称
二乙基铝,二甲基(苯基)硅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二乙基铝,二甲基(苯基)硅化学式
CAS
86014-18-8
化学式
C12H21AlSi
mdl
——
分子量
220.366
InChiKey
VJCFOIBHDDYFA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乙烯基环丙烷-1,1-二羧酸二甲酯二乙基铝,二甲基(苯基)硅 在 CuCN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dimethyl 5-(dimethylphenylsilyl)-3-pentene-1,1-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铟 (III) 盐促进烯丙基硅烷与未活化炔烃的分子内加成
    摘要:
    在化学计量或催化量的路易斯酸性铟 (III) 盐存在下,烯丙基硅烷与未活化的末端炔烃发生分子内反应,以良好或高产率得到环化产物。反应以反式加成模式进行的事实表明反应机理是通过铟盐对三键的亲电活化。
    DOI:
    10.1055/s-2006-94734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2-烯基-1,1-环丙烷二羧酸酯与 PhMe2SiAlEt2 和 (Ph3Sn)2Zn 反应制备 2-烯基硅烷和 2-烯基锡烷。通过源自二烯基硅烷和 [PdCl2(CH3CN)2] 的烯基取代的 π-烯丙基钯配合物生成 2-烯基-3-环戊烯-1,1-二羧酸酯
    摘要:
    2-乙烯基-1,1-环丙烷二羧酸酯与 PhMe2SiAlEt2、PhMe2SiZnEt2Li 或 (Ph3Sn)2Zn 的反应得到 1,7-均共轭加成产物、2-烯基硅烷或 2-烯基锡烷。以类似的方式,2-(1,3-丁二烯基)-1,1-环丙烷二羧酸酯提供了相应的 1,9-同共轭加合物、二烯基硅烷或二烯基锡烷。通过[PdCl2(CH3CN)2]将加合物转化为π-烯丙基钯配合物。用碱如 PPh3 或 Na2CO3 处理衍生自二烯基硅烷和 [PdCl2(CH3CN)2] 的烯基取代的 π-烯丙基钯配合物,得到 2-烯基-3-环戊烯-1,1-二羧酸盐。相比之下,由 2-烯基硅烷和 [PdCl2(CH3CN)2] 生成的 π-烯丙基钯与碱的反应导致原始乙烯基环丙烷衍生物的形成。
    DOI:
    10.1246/bcsj.60.2509
  • 作为试剂:
    描述:
    3-苯基缩水甘油二乙基铝,二甲基(苯基)硅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40%的产率得到3-苯基丙-2-烯-1-醇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 Sn-Al 或 Si-Al 试剂对环氧化物脱氧的保留立体特异性
    摘要:
    环氧化物与 [n-Bu3SnAlMe3]-Li+ 的反应提供了 β-氧化锡烷,该锡烷会塌陷成烯烃,并保持立体化学的整体保留。三丁基甲锡烷基阴离子对环氧化物的 SN2 型开环,随后 Bu3Sn 和 OAl-Me3 基团的反消除解释了立体化学结果。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衍生自 (E)-2-nonen-1-ol 的羟基环氧化物。用 PhMe2SiAlEt2 对环氧化物进行脱氧还提供与环氧化物具有相同几何结构的烯烃。
    DOI:
    10.1246/bcsj.58.14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ganic synthesis with reagents derived from 3R3SiMgMe and MnCl2
    作者:Keigo Fugami、Jun-ichi Hibino、Shigeki Nakatsukasa、Seijiro Matsubara、Koichiro Oshima、Kiitiro Utimoto、Hitosi Nozaki
    DOI:10.1016/s0040-4020(01)86672-2
    日期:1988.1
    R3SiMgMe and MnCl2 are disclosed. (1) The manganese species reacted with terminal acetylenes to give 1,2-disilylated 1-alkenes. Mono- and bis(trimethylsilyl) acetylenes gave tri- and tetrasilylated ethenes, respectively, in good yields. Highly strained tetrakis(trimethylsilyl) ethene has now become easily accessible by this technique. (2) The reaction of alkenyl halides, alkenyl sulfides, and enol phosphates
    由3个当量衍生的试剂介导的合成上有用的反应。R 3 SiMgMe和MnCl 2的合成被披露。(1)锰与末端乙炔反应生成1,2-二甲硅烷基化的1-烯烃。单和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分别以高收率得到三和四甲硅烷基化的乙烯。现在,通过这种技术可以轻松获得高应变四(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烯。(2)链烯基卤化物,链烯基硫化物和烯醇磷酸盐与标题试剂的反应提供了高产率的乙烯基硅烷。该方法也适用于由烯丙基硫化物和醚合成烯丙基硅烷。(3)用锰试剂处理1,3-二烯提供了甲硅烷基化的烯丙基锰化合物,其以高的区域选择性加到羰基部分上。
  • New synthesis of allylsilanes and vinylsilanes by means of PhMe2Si-AlEt2
    作者:Yasuhiro Okuda、Mitsuyoshi Sato、Koichiro Oshima、Hitosi Nozaki
    DOI:10.1016/s0040-4039(00)81831-6
    日期:1983.1
    The reaction of allylic phosphates with the title organoaluminium reagent (PhMe2Si-AlEt2) provides allylsilanes in good yields. Cross coupling of enol phosphates with PhMe2Si-Mtl (Mtl = AlEt2 or MgMe) produces vinylsilanes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ly in the presence of Pd(0) catalysts.
    烯丙基磷酸酯与标题有机铝试剂(PhMe 2 Si-AlEt 2)的反应可提供高收率的烯丙基硅烷。磷酸烯醇磷酸盐与PhMe 2 Si-Mtl(Mtl = AlEt 2或MgMe)的交叉偶联在Pd(0)催化剂存在下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地生成乙烯基硅烷。
  • Transition-metal catalyzed silylmetalation of allenes
    作者:Yoshitomi Morizawa、Hiroji Oda、Koichiro Oshima、Hitosi Nozaki
    DOI:10.1016/s0040-4039(01)91550-3
    日期:——
  • TROST, BARRY M.;TOUR, JAMES M., J. ORG. CHEM., 54,(1989) N, C. 484-486
    作者:TROST, BARRY M.、TOUR, JAMES M.
    DOI:——
    日期:——
  • MORI, ICHIRO;TAKAI, KAZUHIKO;OSHIMA, KOICHIRO;NOZAKI, HITOSI, TETRAHEDRON, 1984, 40, N 20, 4013-4018
    作者:MORI, ICHIRO、TAKAI, KAZUHIKO、OSHIMA, KOICHIRO、NOZAKI, HITOS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