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ethyl-2-propylquinoline-6-carboxyl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ethyl-2-propylquinoline-6-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ethyl-3-methylquinoline-6-carboxylate;Methyl 2-ethyl-3-methylquinoline-6-carboxylate
methyl 3-ethyl-2-propylquinoline-6-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5NO2
mdl
——
分子量
229.279
InChiKey
NOWNUSVSEOGXM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3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硝基苯甲酸甲酯四丁基溴化铵tris(triphenylphosphine)ruthenium(II) chloride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23%的产率得到methyl 3-ethyl-2-propylquinoline-6-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钌催化的正式烷基转移:由硝基芳烃和烷基卤化铵合成喹啉
    摘要:
    在催化量的钌催化剂和二水合氯化锡(II)的存在下,将四烷基卤化铵和三烷基氯化铵与硝基芳烃进行还原性环合,在180°下产生适量至良好收率的相应喹啉。为了有效形成喹啉,必须添加二水合氯化锡(II),甲苯是选择的溶剂。针对该催化过程,提出了一种反应途径,该反应途径包括首先将硝基芳烃还原为苯胺,然后将烷基铵卤化物转化为烷基胺,将烷基从烷基胺转移至苯胺以形成亚胺,使亚胺二聚,并进行杂环化。
    DOI:
    10.1002/jhet.55704103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itania-Supported Iridium Subnanoclusters as an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Direct Synthesis of Quinolines from Nitroarenes and Aliphatic Alcohols
    作者:Lin He、Jian-Qiang Wang、Ya Gong、Yong-Mei Liu、Yong Cao、He-Yong He、Kang-Nian Fan
    DOI:10.1002/anie.201104089
    日期:2011.10.17
    A versati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consisting of sub‐nanosized iridium clusters deposited on titania (Ir/TiO2‐NCs) promotes the direct tandem synthesis of quinoline derivative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nitroarenes and aliphatic alcohols under mild and additive‐free conditions (see scheme). The process tolerates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and is highly selective.
    一种通用的多相催化剂,由沉积在二氧化钛上的亚纳米级簇(Ir / TiO 2 -NCs)组成,可促进在温和且无添加剂的条件下,由易得的硝基芳烃和脂肪族醇直接串联合成喹啉生物。该方法可耐受各种反应性官能团的存在,并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