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romoethyl p-butoxy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romoethyl p-butoxybenzoate
英文别名
2-Bromoethyl 4-butoxybenzoate;2-bromoethyl 4-butoxybenzoate
2-bromoethyl p-butoxy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7BrO3
mdl
——
分子量
301.18
InChiKey
XYFZBLNSXZTXC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romoethyl p-butoxybenzoate 在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2-(N-piperidine)ethyl-p-butoxybenzoylester N-methyl 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取代的哌啶盐的合成作为潜在的毒蕈碱配体,可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应用
    摘要:
    合成了几种杂环N-哌啶取代的盐,这些盐在生物测定中的放射性配体毒蕈碱结合测定(3 H-QNB)中发现能抑制拮抗剂[ 3 H]奎宁环基苯甲酸酯的特异性结合。其中一种杂环盐化合物7在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细胞中的非选择性毒蕈碱拮抗剂(3 H-QNB)浓度为10μM时,在这些测定中达到了显着性标准(抑制> 50%)。此外,该化合物在10μM的M 5受体拮抗剂(3 H-QNB)(IC 50 6.34μM,K i 3.93μM,n H)上表现出61%的抑制作用 = 0.996)在人重组CHO细胞系中。从Ricerca Biosciences获得的这些数据表明,化合物7对M 5受体具有选择性。从捷克科学院另一项研究表明,化合物7是3〜8倍更有效的在M个2比在具有竞争拮抗剂毒蕈碱受体的其它亚型Ñ -methylscopolamine和选择性的M 1种受体在M 3和M 5中拮抗毒蕈碱激动剂卡巴胆碱诱导的肌醇磷酸酯蓄积。
    DOI:
    10.1002/jhet.1742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乙胺4-丁氧基苯甲酸N,N'-羰基二咪唑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2-bromoethyl p-butoxy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甲酸酯类局部麻醉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摘要:
    丁卡因和普拉莫卡因被用作设计苯甲酸盐化合物的先导化合物。采用组合原理设计靶分子,通过形成生物等排体和烷基修饰对靶分子进行修饰。本研究共设计和合成了 16 种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条总收率高、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的路线。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采用了三个步骤,即烷基化、酯化和烷基化。通过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和急性毒性试验对新设计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评估。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d、4g, 4j , 4k , 4n , 4o具有良好的局麻效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毒性较低。
    DOI:
    10.1039/c9ra00476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TOPIC MUSCARINIC AGONISTS AND ANTAGONISTS AND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USE THEREOF
    申请人:BARRY UNIVERSITY, INC.
    公开号:US20160136145A1
    公开(公告)日:2016-05-19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a condition associated with activity of a muscarinic receptor (e.g., one or more of M 1 , M 2 , M 3 , M 4 , M 5 ) and for anesthetizing a subject include a bitopic muscarinic antagonist or agonist. A bitopic muscarinic antagonist named JB-D4 was discovered. Additional bitopic muscarinic antagonists discovered and described herein include BK-23, HD-42, HD153, HD-185, KH-5, JM-31 and JM-32. These bitopic ligands and their structural analogs, as well as bitopic muscarinic agonists, may be used as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e.g., for use in compositions for anesthetizing a subject) 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e.g., Parkinson's disease, Schizophrenia, etc.),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thma, and many other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or inhibition of M 1 -M 5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用于治疗与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活性有关的疾病(例如M1、M2、M3、M4、M5中的一个或多个)和麻醉受试者的组合物包括一个双位点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一种双位点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命名为JB-D4已被发现。此外,还发现并描述了其他双位点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包括BK-23、HD-42、HD153、HD-185、KH-5、JM-31和JM-32。这些双位点配体及其结构类似物,以及双位点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可用作神经肌肉阻滞剂(例如用于麻醉受试者的组合物)以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过度活动性膀胱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和许多与M1-M5乙酰胆碱受体的激活或抑制有关的疾病。
  • [EN] BITOPIC MUSCARINIC AGONISTS AND ANTAGONISTS AND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USE THEREOF<br/>[FR] AGONISTES ET ANTAGONISTES MUSCARINIQUES BITOPIQUES ET PROCÉDÉS DE SYNTHÈSE ET D'UTILISATION ASSOCIÉS
    申请人:BARRY UNIVERSITY INC
    公开号:WO2014014698A3
    公开(公告)日:2014-05-15
  • US9156833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156833B2
    公开(公告)日:2015-10-13
  • US9629833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629833B2
    公开(公告)日:2017-04-25
  • US9662318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662318B2
    公开(公告)日:2017-05-3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