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 | 12354-85-7

中文名称
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
中文别名
二氯五甲;二氯五甲基茂基合铑(III)二聚体;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
英文名称
[Rh(Cp*)(Cl)2]2
英文别名
[(Cp*)RhCl2]2;[(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Cl2]2;1,2,3,4,5-Pentamethylcyclopenta-1,3-diene;rhodium(3+);tetrachloride;1,2,3,4,5-pentamethylcyclopenta-1,3-diene;rhodium(3+);tetrachloride
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化学式
CAS
12354-85-7
化学式
C20H30Cl4Rh2
mdl
——
分子量
618.081
InChiKey
AUBQNRPCZLEJIZ-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C
  • 溶解度:
    氯仿(微溶)、甲醇(微溶)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9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TSCA:
    No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43900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2,H315,H319,H332,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 + P351 + P338

SDS

SDS:5686ac8a3497066f801c2d98f7886e9d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III) chlorid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dimer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3-Cyclopentadiene, 1,2,3,4,5-pentamethyl-, rhodium complex
Bis(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Bis(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dichloride)
Bis[dichloro[η5--(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II) dimer
Tetrachlorobis(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dirhodium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4)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4)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2 皮肤接触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2 吸入有害。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2 具体措施(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3-Cyclopentadiene, 1,2,3,4,5-pentamethyl-, rhodium complex
别名
Bis(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Bis(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dichloride)
Bis[dichloro[η5--(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II) dimer
Tetrachlorobis(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dirhodium
: C20H30Cl4Rh2
分子式
: 618.08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chloride dimer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12354-85-7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铑/氧化铑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被吸收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是一种有用的烷基化试剂,也是一种能将α-重氮羰基插入非酸性伯sp3 CH键的催化剂。

用途

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主要用作铑催化剂和合成材料中间体等。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DNA binding properties of bioorganometallic (η5-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complexes of the type [(η5-C5Me5)Ir(Aa)(dppz)]n+ (dppz = dipyrido[3,2-a:2′,3′-c]phenazine, n = 1–3), with S-coordinated amino acids (Aa) or peptides
    作者:Diran Herebian、William S. Sheldrick
    DOI:10.1039/b107656f
    日期:2002.3.8
    The DNA binding of cationic complexes of the type [(η5-C5Me5)Ir(Aa)(dppz)](CF3SO3)n (dppz = dipyrido[3,2-a:2′,3′-c]phenazine; n = 1, Aa = AccysOH 7; n = 2, Aa = AcmetOMe 4, H2cysOMe 8; n = 3, Aa = H2metOMe 5) containing S-coordinated amino acids (HmetOH = methionine, HcysOH = cysteine) has been studied by UV-vis titration, 2D-NOESY and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observed steady decrease in absorbance at maxima between 350 and 400 nm on UV-vis titration with CT DNA and the bathochromic shifts of these absorption maxima are consistent with stable intercalative DNA binding for these complexes. An increase in the binding constant Kb from 8.80(6) × 104 for the monocation of 7 through 2.30(4) × 105 and 7.04(5) × 105 for the dications of 8 and 4 to 2.62(3) × 106 M−1 for the 3+ cation of 5 clearly reflect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with the negatively charged phosphodiester backbone of DNA with increasing cation charge. Analogous values of 2.81(7) × 105 and 1.26(5) × 106 M−1 were obtained for the (η5-C5Me5)RhIII complexes 14 (n = 2, Aa = H2cysOMe) and 13 (n = 3, Aa = H2metOMe). Binding site sizes for the organometallic IrIII and RhIII complexes on CT DNA lie in the range 1.5–2.1 base pairs. NOE cross peaks for the 1 ∶ 1 complex formed between 5 and d(GTCGAC)2 are consistent with intercalation adjacent to T2 from the major groove. Complexes 4, 5 and [(η5-C5Me5)Ir(HglyglymetOH)(dppz)](CF3SO3)26 (HglyOH = glycine) cleave the supercoiled plasmid pBluescript II KS+, on irradiation for 30–180 s with a high pressure Hg lamp, to afford nicked circular and linear DNA forms. X-Ray structural analyses are reported for [(η5-C5Me5)IrCl(dppz)](CF3SO3) 3 and [(η5-C5Me5)Ir(9-Etgua)(phen)] (CF3SO3)216 (9-Etgua = 9-ethylguanine).
    研究了含有S-配位氨基酸的阳离子复合物[(η5-C5Me5)Ir(Aa)(dppz)](CF3SO3)n(dppz = 二吡啶[3,2-a:2′,3′-c]酚噻唑;n = 1,Aa = AccysOH 7;n = 2,Aa = AcmetOMe 4,H2cysOMe 8;n = 3,Aa = H2metOMe 5)对DNA的结合。通过紫外-可见光滴定、二维核磁共振谱(NOESY)和凝胶电泳研究了其与CT 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光滴定中,在350至400 nm之间的吸光度稳步下降,以及这些吸收峰的红移,与这些复合物的稳定插入性DNA结合一致。结合常数Kb从7的单阳离子8.80(6) × 10^4,通过8和4的双阳离子2.30(4) × 10^5和7.04(5) × 10^5增加到5的三阳离子2.62(3) × 10^6 M^−1,清楚地反映了随着阳离子电荷增加,与DNA的负电荷磷酸二酯主链的静电相互作用增强。对于(η5-C5Me5)RhIII复合物14(n = 2,Aa = H2cysOMe)和13(n = 3,Aa = H2metOMe),获得了类似的数值2.81(7) × 10^5和1.26(5) × 10^6 M^−1。有机金属IrIII和RhIII复合物在CT DNA上的结合位点大小在1.5–2.1个碱基对的范围内。5与d(GTCGAC)2形成的1:1复合物的NOE交叉峰与插入靠近大沟的T2一致。复合物4、5和[(η5-C5Me5)Ir(HglyglymetOH)(dppz)](CF3SO3)26(HglyOH = 甘氨酸)在高压汞灯照射30–180秒后,可对超螺旋质粒pBluescript II KS+进行切割,产生缺口环状和线性DNA形式。报告了[(η5-C5Me5)IrCl(dppz)](CF3SO3)3和[(η5-C5Me5)Ir(9-Etgua)(phen)](CF3SO3)216(9-Etgua = 9-乙基鸟嘌呤)的X射线结构分析。
  • Synthesis of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with heterodifunctional ligands derived of NH(PPh2)2. Crystal structure of [(η5-C5Me5)RhCl{η2-P,Se-Ph2PNP(Se)Ph2}]·CH2Cl2
    作者:Mauricio Valderrama、Raúl Contreras、Patricio Muñoz、M. Pilar Lamata、Daniel Carmona、Fernando J. Lahoz、Sergio Elipe、Luis A. Oro
    DOI:10.1016/s0022-328x(01)01081-6
    日期:2001.8
    gives the neutral compounds [(ring)MCl(η2-P,E-PPh2NP(E)Ph2)] (7–10) whilst the iridium derivatives yield cationic complexes of the general formula [η5-C5Me5)IrCl(η2-P,E-PPh2NHP(E)Ph2)]+ (11 and 12).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mplex [(η5-C5Me5)RhClη2-P,Se-PPh2NP(Se)Ph2}]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rhodium atom exhibits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with a η5-C5Me5 group occupying
    双的不协调的P原子上(二苯基膦基)胺(DPPA)在配位体配合物[(环)的MC1 2(η 1 - P -PPh 2 NHPPh 2)](M =铑,铱,钌)与硫或硒以发生反应形式[(环)的MC1 2(η 1 - P -PPh 2 NHP(E)PH 2)](E = S(1 - 3),硒(4 - 6))包含P-协调单硫化物或monoselenide配体。硒衍生物也已经直接从相应的[(ring)MCl 2 } 2]二聚体和dppaSe。从铑和钌络合物氯化抽象给出中性化合物[(环)的MC1(η 2 - P,ë -PPh 2 NP(E)PH 2)](7 - 10),而铱衍生物得到通式阳离子络合物[η 5 -C 5我5)的IrCl(η 2 - P,ë -PPh 2 NHP(E)PH 2)] +(11和12)。的配合物[(晶体结构η 5 -C 5我5)的RhCl η 2 - P,硒-PPh 2 NP(SE)PH
  • Upper-rim monofunctionalization of calix[4]arene by organometallic diphenylphosphinorhodium complexes
    作者:Martin Vézina、Jonathan Gagnon、Karine Villeneuve、Marc Drouin、Pierre D. Harvey
    DOI:10.1039/b001485k
    日期:——
    Monofunctionalization of the calix[4]arene upper-rim is achieved by lithiation with BunLi, followed by phosphination with Ph2PCl of monobromotetra-n-propoxycalix[4]arene; subsequent reactions with [Cp*RhIIICl2]2 and Cp*RhI(CO)2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Cp*[Ph2(calix)P]RhIIICl2, which can be converted to Cp*[Ph2(calix)P]RhIII(H)2 and Cp*[Ph2(calix)P]RhI(CO), respectively.
    先用 BunLi 锂化,再用 Ph2PCl 磷化一溴四-正丙氧基萼[4]炔,从而实现萼[4]炔上缘的单官能化; 随后与[Cp*RhIIICl2]2 和 Cp*RhI(CO)2 反应生成相应的 Cp*[Ph2(calix)P]RhIIICl2,可分别转化为 Cp*[Ph2(calix)P]RhIII(H)2 和 Cp*[Ph2(calix)P]RhI(CO)。
  • Cluster core geometrical variation in heterometallic boride clusters containing RhRu<sub>4</sub>skeletons: crystal structures of [RhRu<sub>4</sub>H<sub>2</sub>(η<sup>5</sup>-C<sub>5</sub>Me<sub>5</sub>)(µ-Cl)(CO)<sub>12</sub>B] and [RhRu<sub>4</sub>H(nbd)(CO)<sub>12</sub>B(AuPPh<sub>3</sub>)](nbd = norbornadiene)
    作者:Andrew D. Hattersley、Catherine E. Housecroft、Arnold L. Rheingold
    DOI:10.1039/dt9960000603
    日期:——
    2-MeC6H4), boride clusters containing both RhRu4B and Rh2Ru4B skeletons were obtained. The presence of the gold(I) phosphine is necessary to trap the RhRu4B-containing product. The Rh2Ru4B clusters possess octahedral frameworks and are related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Rh2Ru4(CO)16B(AuPR3)] compounds. However, the incorporation of only one rhodium fragment leads to the clusters [RhRu4H(nbd)(CO)12B(AuPR3)]
    蝶形阴离子的反应的[Ru 4 H(CO)12 BH] -与[的Rh(η 5 -C 5我5)氯2 } 2 ],得到新颖的含硼簇[RhRu 4 ħ 2(η 5 -C 5 Me 5)(μ-Cl)(CO)12 B],其已通过光谱法和X射线晶体学表征。与78个价电子(ve)计数一致,这五个金属原子采用了开放的骨架结构,该结构可以被描述为“包络”(或边缘桥接的正方形)几何形状。相反,当[Ru 4 H(CO)12BH] –与[Rh(nbd)Cl} 2 ](nbd =降冰片二烯)和[Au(PR 3)Cl](R = Ph,C 6 H 11或2-MeC 6 H 4)反应,硼化物簇含有获得了RhRu 4 B和Rh 2 Ru 4 B骨架。金(I)膦的存在对于捕获含RhRu 4 B的产物是必需的。Rh 2 Ru 4 B团簇具有八面体骨架,并且与先前报道的[Rh 2 Ru 4(CO)16 B(AuPR 3)]化合
  • Oxidatively induced M–C bond cleavage reactions of Cp*Ir(Me2SO)Me2 and Cp*Rh(Me2SO)Me2 (Cp* = η5-C5Me5)
    作者:Erik Fooladi、Todd Graham、Michael L. Turner、Bjørn Dalhus、Peter M. Maitlis、Mats Tilset
    DOI:10.1039/b107451m
    日期:——
    Elec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oxidation of Cp*Ir(Me2SO)Me2 (1; Cp* = η5-C5Me5) in Me2SO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methane and traces of ethene (ratio ca. 20 ∶ 1) as well as Cp*Ir(Me2SO)2Me+. Labeling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ree of the methane hydrogen atoms arise from the iridium-bonded methyl, while the fourth appears to arise from adventitious water. By contrast, oxidation of the rhodium analog Cp*Rh(Me2SO)Me2 gave only ethane and Cp*Rh(Me2SO)2Me+. Quantitative derivative cyclic voltammetry (DCV) showed that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ctrode-generated 1˙+ follows a rate law that is second order with respect to Ir. The Rh analog 6˙+ reacted at rates too great to be measured by DCV under these conditions.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these reactions are discussed, an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rea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Rh and Ir. Convenient new syntheses of Cp*Ir(Me2SO)Me2 and Cp*Rh(Me2SO)Me2, as well as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s of these compounds and of Cp*Ir(Me2SO)2Me+, are reported.
    Cp*Ir(Me2SO)Me2(1;Cp* = δ-5-C5Me5)在 Me2SO 中发生电化学和化学氧化,生成甲烷和微量乙烯(比例约为 20∥1)以及 Cp*Ir(Me2SO)2Me+。标记研究表明,甲烷中的三个氢原子来自铱键甲基,而第四个氢原子似乎来自外来水。相比之下,氧化铑类似物 Cp*Rh(Me2SO)Me2 只得到乙烷和 Cp*Rh(Me2SO)2Me+。定量导数循环伏安法(DCV)显示,电极生成的 1Ë+ 的消失遵循与 Ir 有关的二阶速率定律。在这些条件下,Rh 类似物 6Ë+ 的反应速率太大,无法用 DCV 测定。讨论了这些反应的可能机制,并特别关注了 Rh 和 Ir 之间的反应性差异。报告了 Cp*Ir(Me2SO)Me2 和 Cp*Rh(Me2SO)Me2 的简便新合成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和 Cp*Ir(Me2SO)2Me+ 的 X 射线结构测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