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4R,E)-1,4-diphenylhexa-1,5-dien-3-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4R,E)-1,4-diphenylhexa-1,5-dien-3-ol
英文别名
(1E,3R,4R)-1,4-diphenylhexa-1,5-dien-3-ol
(3R,4R,E)-1,4-diphenylhexa-1,5-dien-3-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8O
mdl
——
分子量
250.34
InChiKey
YSAAQGCWMQMGTI-XNVVNFS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反式肉桂醛tert-butyl (1-phenylallyl) carbonate(S)-4-叔丁基-2-[2-(二苯基膦基)苯基]-2-噁唑啉 、 cobalt(II) iodide 、 lanthanum(lll) trifl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9%的产率得到(3R,4R,E)-1,4-diphenylhexa-1,5-die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钴催化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还原烯丙基通过烯丙基中间体与烯丙醇衍生物加成到醛
    摘要:
    催化生成两亲性 π-烯丙基-金属配合物及其在对映选择性转化中的应用构成了将烯丙基引入分子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钴催化的高度位点、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方案,用于立体选择性形成亲核烯丙基-Co(II) 配合物,然后加入醛。该反应的特点是将容易获得的烯丙醇衍生物非对映和对映收敛转化为多样化的富含对映体的高烯丙醇,其中可以引入的烯丙基范围非常广泛。机理研究表明,烯丙基自由基中间体参与了这一过程。
    DOI:
    10.1021/jacs.1c0569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XON, JAMES M.;VAN, BYK STEPHEN J.;STEEL, PETER J., TETRAHEDRON, 45,(1989) N, C. 1029-1041
    作者:COXON, JAMES M.、VAN, BYK STEPHEN J.、STEEL, PETER J.
    DOI:——
    日期:——
  • COXON, J. M.;EYK, S. J. VAN;STEEL, P. J., TETRAHEDRON LETT., 1985, 26, N 49, 6121-6124
    作者:COXON, J. M.、EYK, S. J. VAN、STEEL, P. J.
    DOI:——
    日期:——
  • UNEYAMA KENJI; NANBU HIROMI; TORII SIGERU, TETRAHEDRON LETT., 27,(1986) N 21, 2395-2396
    作者:UNEYAMA KENJI、 NANBU HIROMI、 TORII SIGERU
    DOI:——
    日期:——
  • Cobalt-Catalyzed Diastereo- and Enantioselective Reductive Allyl Additions to Aldehydes with Allylic Alcohol Derivatives via Allyl Radical Intermediates
    作者:Lei Wang、Lifan Wang、Mingxia Li、Qinglei Chong、Fanke Meng
    DOI:10.1021/jacs.1c05690
    日期:2021.8.18
    enantioenriched homoallylic alcohols with a remarkably broad scope of allyl groups that can be introduced.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llyl radical intermediates were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These new discoveries establish a new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of enantioselective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capture of radicals by chiral Co complexes, pushing forward the frontier of Co complexes for enantioselective
    催化生成两亲性 π-烯丙基-金属配合物及其在对映选择性转化中的应用构成了将烯丙基引入分子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钴催化的高度位点、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方案,用于立体选择性形成亲核烯丙基-Co(II) 配合物,然后加入醛。该反应的特点是将容易获得的烯丙醇衍生物非对映和对映收敛转化为多样化的富含对映体的高烯丙醇,其中可以引入的烯丙基范围非常广泛。机理研究表明,烯丙基自由基中间体参与了这一过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