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methyl-1H-indol-3-yl)-1H-benzimidaz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methyl-1H-indol-3-yl)-1H-benzimidazole
英文别名
2-(1-methylindol-3-yl)benzimidazole;2-(1-methylindol-3-yl)-1H-benzimidazole
2-(N-methyl-1H-indol-3-yl)-1H-benzimidaz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3N3
mdl
——
分子量
247.299
InChiKey
VAOJPVFGQGCSB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methyl-1H-indol-3-yl)-1H-benzimidazole藜芦酸1-羟基苯并三唑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3,4-Dimethoxyphenyl)-[2-(1-methylindol-3-yl)benzimidazol-1-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1-苯酰基-2-(1-甲基吲哚-3-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作为潜在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的合成,生物学评估和分子对接研究
    摘要:
    设计,合成和评估了一系列1-苯酰基-2-(1-甲基吲哚-3-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作为潜在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和对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在新化合物中,化合物11f被证明 对A549,HepG2和MCF-7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最强(IC 50 = 1.5μM)和抗增殖活性(分别为GI 50  = 2.4、3.8和5.1μM)。与阳性对照秋水仙碱和CA-4相比。我们还评估了化合物11f可以有效地诱导与G2 / M期细胞周期阻滞有关的A549细胞凋亡。这些研究中的对接模拟和3D-QSAR模型提供了更多信息,可用于设计具有更强微管蛋白抑制活性的新分子。
    DOI:
    10.1016/j.ejmech.2015.05.021
  • 作为产物:
    描述:
    3-吲哚甲醛 在 sodium metabisulfit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5.25h, 生成 2-(N-methyl-1H-indol-3-yl)-1H-benz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1-苯酰基-2-(1-甲基吲哚-3-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作为潜在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的合成,生物学评估和分子对接研究
    摘要:
    设计,合成和评估了一系列1-苯酰基-2-(1-甲基吲哚-3-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作为潜在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和对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在新化合物中,化合物11f被证明 对A549,HepG2和MCF-7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最强(IC 50 = 1.5μM)和抗增殖活性(分别为GI 50  = 2.4、3.8和5.1μM)。与阳性对照秋水仙碱和CA-4相比。我们还评估了化合物11f可以有效地诱导与G2 / M期细胞周期阻滞有关的A549细胞凋亡。这些研究中的对接模拟和3D-QSAR模型提供了更多信息,可用于设计具有更强微管蛋白抑制活性的新分子。
    DOI:
    10.1016/j.ejmech.2015.05.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1H-吲哚-3-基)-1H-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新制备方法
    申请人:青岛科技大学
    公开号:CN10622061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一种由下述通式表示的2‑(1H‑吲哚‑3‑基)‑1H‑苯并咪唑衍生物:其中,式中取代基R1、R2、R3、R4、R5、R6、R8、R9、R10为甲基,乙基,丙基,卤素等取代基。本发明涉及一种2‑(1H‑吲哚‑3‑基)‑1H‑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新制备方法,合成步骤主要包括:以吲哚‑3‑甲酸及其衍生物和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在溶剂中经催化剂催化一步反应得目标产物。该方法具有易操作,省时,易纯化,产率高等优点。
  • A stable and recyclable Z-scheme g-C<sub>3</sub>N<sub>4</sub>/rGO/BiVO<sub>4</sub>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 for site-selective C-3 formylation of indoles with methanol as a formyl source under visible light
    作者:Zhenkai Lei、Fei Xue、Bin Wang、Shijie Wang、Yonghong Zhang、Yu Xia、Weiwei Jin、Chenjiang Liu
    DOI:10.1039/d2gc03858g
    日期:——
    A stable and recyclable Z-scheme g-C3N4/rGO/BiVO4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 was constructed by a facile two-step hydrothermal procedure. The photocatalyst was u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C-3 formylated indoles from indoles with methanol as an atom-economical formyl sourc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30% g-C3N4/rGO/BiVO4 exhibited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Quench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通过简便的两步水热法构建了一种稳定且可回收的 Z 型 gC 3 N 4 /rGO/BiVO 4异质结光催化剂。该光催化剂首次以甲醇为原子经济型甲酰源,以30% gC 3 N 4 / rGO/BiVO 4为原料,以吲哚为原料合成C-3甲酰化吲哚。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效率。猝灭实验表明,光生电子和空穴是实现反应的主要光活性物质。这种甲酰化反应具有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可重复使用的光催化剂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点。克级合成表明了该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未来前景。
  • NGUEN, MIN TXAO;YUROVSKAYA, M. A.;BUNDEL, YU. G., BECTH. MGU. CEP. 2, 31,(1990) N, S. 62-64
    作者:NGUEN, MIN TXAO、YUROVSKAYA, M. A.、BUNDEL, YU. G.
    DOI:——
    日期:——
  • KARAKHANOV, R. A.;KELAREV, V. I.;KOKOSOVA, A. S.;NASYROV, I. M.;KUSHETZOV+, PROC. 5TH CONF. APPL. CHEM. UNIT. OPER. AND PROCESS., BALATONFURED, 3-7 S+
    作者:KARAKHANOV, R. A.、KELAREV, V. I.、KOKOSOVA, A. S.、NASYROV, I. M.、KUSHETZOV+
    DOI:——
    日期:——
  •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of novel 1-benzene acyl-2-(1-methylindol-3-yl)-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tubulin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s
    作者:Yan-Ting Wang、Ya-Juan Qin、Na Yang、Ya-Liang Zhang、Chang-Hong Liu、Hai-Liang Zhu
    DOI:10.1016/j.ejmech.2015.05.021
    日期:2015.6
    zole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as potential tubulin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s and for the cytotoxicity against anthropic cancer cell lines. Among the novel compounds, compound 11f was demonstrated the most potent tubulin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y activity (IC50 = 1.5 μM)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A549, HepG2 and MCF-7 (GI50 = 2.4, 3.8 and 5.1 μM, respectively)
    设计,合成和评估了一系列1-苯酰基-2-(1-甲基吲哚-3-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作为潜在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和对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在新化合物中,化合物11f被证明 对A549,HepG2和MCF-7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最强(IC 50 = 1.5μM)和抗增殖活性(分别为GI 50  = 2.4、3.8和5.1μM)。与阳性对照秋水仙碱和CA-4相比。我们还评估了化合物11f可以有效地诱导与G2 / M期细胞周期阻滞有关的A549细胞凋亡。这些研究中的对接模拟和3D-QSAR模型提供了更多信息,可用于设计具有更强微管蛋白抑制活性的新分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