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5-dimethylphenyl)-6-methyl-1H-benzo[d]imidaz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5-dimethylphenyl)-6-methyl-1H-benzo[d]imidazole
英文别名
2-(3,5-dimethylphenyl)-6-methyl-1H-benzimidazole
2-(3,5-dimethylphenyl)-6-methyl-1H-benzo[d]imidaz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6N2
mdl
——
分子量
236.316
InChiKey
OQWLXBDASZJMH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2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烷,三氯氟-均三甲苯叔丁基过氧化氢叠氮基三甲基硅烷copper(II) acetate monohydrate 作用下, 以 癸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76%的产率得到2-(3,5-dimethylphenyl)-6-methyl-1H-benzo[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催化苯胺,甲基芳烃和TMSN 3通过C(sp 3 / sp 2)–H功能化和C–N键形成的氧化偶联
    摘要:
    铜(II)催化的苯胺,甲基芳烃和TMSN 3在中等温度下在叔丁基氢过氧化物的存在下通过串联C(sp 3 / sp 2)–H官能化和C–生成2-芳基苯并咪唑。N键形成。简单底物的选择性和多重C–H功能化是重要的实用功能。
    DOI:
    10.1021/acs.orglett.7b0326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Mediated Diamina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for the Synthesis of 2‐Aryl Benzimidazoles Using Trimethylsilyl Azide as the Amino Sources with Aldehydes
    作者:Zeqiang Xie、Fengtao Zhou、Ke Ding
    DOI:10.1002/adsc.202000385
    日期:2020.8.19
    A direct and versatile copper‐mediated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rimethylsilyl azide and aldehydes for the synthesis of benzimidazoles is reported. The reaction is well tolerated by a wide range of substituted aromatic aldehydes and aromatic boronic acids to 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benzimidazole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Mechanism investig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copper‐promoted
    据报道,直接和通用的介导的三组分芳基硼酸,三甲基硅烷叠氮化物醛类反应可合成苯并咪唑。各种取代的芳族醛和芳族硼酸对反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以中等至高收率生产相应的苯并咪唑。机理研究表明,串联过程涉及促进的Chan-Evans-Lam偶联,CH胺化和氧化环加成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