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aminothiazol-4-yl)-7-chloro-1-ethyl-6-fluoroquinolin-4(1H)-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aminothiazol-4-yl)-7-chloro-1-ethyl-6-fluoroquinolin-4(1H)-one
英文别名
3-(2-Amino-1,3-thiazol-4-yl)-7-chloro-1-ethyl-6-fluoroquinolin-4-one;3-(2-amino-1,3-thiazol-4-yl)-7-chloro-1-ethyl-6-fluoroquinolin-4-one
3-(2-aminothiazol-4-yl)-7-chloro-1-ethyl-6-fluoroquinolin-4(1H)-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1ClFN3OS
mdl
——
分子量
323.778
InChiKey
SDVRCNYYSRFCD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87.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aminothiazol-4-yl)-7-chloro-1-ethyl-6-fluoroquinolin-4(1H)-on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1.5h, 生成 3-(2-aminothiazol-4-yl)-1-ethyl-6-fluoro-7-(4-(2-oxopropyl)piperazin-1- yl)quinolin-4(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噻唑基诺氟沙星类似物作为潜在抗菌剂的设计与合成及其生物学评价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作为新型潜在抗菌剂的氨基噻唑基诺氟沙星类似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筛选。大多数制备的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抑制效率。特别是诺氟沙星类似物II - c对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参考药物的MIC分别为0.005和0.010 mM。该化合物不仅具有宽广的抗菌谱,快速的杀菌功效和强大的酶抑制能力,包括DNA促旋酶和几丁质合酶(CHS),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低,没有明显的倾向来触发细菌耐药性的形成,而且还具有有效的膜通透性,并且可以有效地插入肺炎克雷伯氏菌DNA中,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复合物,这可能会阻止DNA复制以显示其强大的抗菌活性。还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以解释高抗菌活性。分子对接表明化合物II - c 可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与回旋酶DNA和拓扑异构酶IV-DNA结合。
    DOI:
    10.1016/j.ejmech.2019.01.072
  • 作为产物:
    描述:
    3-acetyl-7-chloro-1-ethyl-6-fluoro-1,4-dihydroquinolin-4-one 在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3-(2-aminothiazol-4-yl)-7-chloro-1-ethyl-6-fluoroquinolin-4(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噻唑基诺氟沙星类似物作为潜在抗菌剂的设计与合成及其生物学评价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作为新型潜在抗菌剂的氨基噻唑基诺氟沙星类似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筛选。大多数制备的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抑制效率。特别是诺氟沙星类似物II - c对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参考药物的MIC分别为0.005和0.010 mM。该化合物不仅具有宽广的抗菌谱,快速的杀菌功效和强大的酶抑制能力,包括DNA促旋酶和几丁质合酶(CHS),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低,没有明显的倾向来触发细菌耐药性的形成,而且还具有有效的膜通透性,并且可以有效地插入肺炎克雷伯氏菌DNA中,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复合物,这可能会阻止DNA复制以显示其强大的抗菌活性。还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以解释高抗菌活性。分子对接表明化合物II - c 可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与回旋酶DNA和拓扑异构酶IV-DNA结合。
    DOI:
    10.1016/j.ejmech.2019.01.0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3-Aminothiazolquinolones: Design, Synthesis, Bioactive Evaluation, SARs, and Preliminary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作者:Sheng-Feng Cui、Dinesh Addla、Cheng-He Zhou
    DOI:10.1021/acs.jmedchem.5b01678
    日期:2016.5.26
    A series of novel 3-aminothiazolquinolones as analogues of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agent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n an effort to circumvent quinolone resistance. Among these 3-aminothiazolquinolones, 3-(2-aminothiazol-4-yl)-7-chloro-6-(pyrrolidin-1-yl) quinolone 12b exhibited pot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low cytotoxicity to hepatocyte cells, strong inhibitory potency to DNA gyrase, and a broad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3-氨基噻唑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喹诺酮类抗菌剂,以规避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在这些3-氨基噻唑喹诺酮类中,3-(2-氨基噻唑-4-基)-7-氯-6-(吡咯烷-1-基)喹诺酮12b表现出强的抗菌活性,对肝细胞的细胞毒性低,对DNA促旋酶的抑制力强,以及广泛的抗菌谱,包括抗多药耐药菌株。该活性分子12b还比诺氟沙星诱导细菌耐药性的速度更慢。对结构-活性关系(SARs)的分析表明,喹诺酮3-位的2-氨基噻唑片段在发挥抗菌活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氨基噻唑喹诺酮12b与敏感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DNA的分子建模和实验研究表明,可能的抗菌机制可能与化合物12b –Cu 2+ –DNA三元复合物的形成有关,其中Cu 2+离子充当3-氨基噻唑喹诺酮骨架与核酸磷酸基团之间的桥梁。
  • 3-(2-氨基噻唑)-7-取代哌嗪类喹诺酮化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西南大学
    公开号:CN108440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本发明涉及一种3‑(2‑氨基噻唑)‑7‑取代哌嗪类喹诺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3‑(2‑氨基噻唑)‑7‑取代哌嗪类喹诺酮化合物如通式I‑VII所示,该类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都有一定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还可以用作为DNA嵌入剂使用。并且制备原料简单,廉价易得,对抗感染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A new exploration towards aminothiazolquinolone oximes as potentially multi-targeting antibacterial agents: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acting on microbes, DNA, HSA and topoisomerase IV
    作者:Liang-Liang Wang、Narsaiah Battini、Rammohan R. Yadav Bheemanaboina、Mohammad Fawad Ansari、Jin-Ping Chen、Yun-Peng Xie、Gui-Xin Cai、Shao-Lin Zhang、Cheng-He Zhou
    DOI:10.1016/j.ejmech.2019.06.046
    日期:2019.10
    IV–DNA complex through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stacking, but also form a steady biosupramolecular complex by intercalating into DNA to exert the effici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compound 10b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was a static quenching, and the binding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where hydrogen bonds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played vital roles in the supramolecular
    这项工作对氨基噻唑喹诺酮肟作为潜在的多靶点抗微生物剂进行了新的探索。首次设计了一类新颖的喹诺酮,氨基噻唑,哌嗪和肟片段的杂合物,合成方便,并通过1 H NMR,13 C NMR和HRMS光谱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表明,与参考药物相比,一些合成的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特别地,O-甲基肟衍生物10b显示出对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的优异抑制效果,MIC值分别为0.009和0.017mM。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活性化合物10b对BEAS-2B和A549细胞系显示出低毒性,并且没有明显的倾向触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还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并合理地解释了活性必不可少的结构特征。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化合物10b不仅可以通过干扰细胞的完整性来发挥有效的膜通透性,还可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与拓扑异构酶IV-DNA复合物结合,还可以通过嵌入DNA形成稳定的生物超分子复合物发挥有效的抗菌活性。化合物1
  • 喹诺酮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西南大学
    公开号:CN10453003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本发明公开了通式I所示的喹诺酮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还公开了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原甲酸三乙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到3‑位为乙酰基的喹诺酮环,再在乙酸作溶剂的条件下溴代,再与硫脲反应制得通式I所示化合物。本发明的喹诺酮噻唑类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都有一定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细菌药物。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minothiazolyl norfloxacin analogues as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their biological evaluation
    作者:Liang-Liang Wang、Narsaiah Battini、Rammohan R.Yadav Bheemanaboina、Shao-Lin Zhang、Cheng-He Zhou
    DOI:10.1016/j.ejmech.2019.01.072
    日期:2019.4
    A series of aminothiazolyl norfloxacin analogues as a new type of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 synthesized and screen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Most of the prepared compounds exhibited excellent inhibitory efficiencies. Especially, norfloxacin analogue II-c displayed superi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K. pneumoniae and C. albicans with MIC values of 0.005 and 0.010 mM to reference
    合成了一系列作为新型潜在抗菌剂的氨基噻唑基诺氟沙星类似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筛选。大多数制备的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抑制效率。特别是诺氟沙星类似物II - c对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参考药物的MIC分别为0.005和0.010 mM。该化合物不仅具有宽广的抗菌谱,快速的杀菌功效和强大的酶抑制能力,包括DNA促旋酶和几丁质合酶(CHS),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低,没有明显的倾向来触发细菌耐药性的形成,而且还具有有效的膜通透性,并且可以有效地插入肺炎克雷伯氏菌DNA中,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复合物,这可能会阻止DNA复制以显示其强大的抗菌活性。还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以解释高抗菌活性。分子对接表明化合物II - c 可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与回旋酶DNA和拓扑异构酶IV-DNA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