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八氯环戊烯 | 706-78-5

中文名称
八氯环戊烯
中文别名
八氯环戊-1-烯
英文名称
octachlorocyclopentene
英文别名
1,2,3,3,4,4,5,5-octachlorocyclopentene
八氯环戊烯化学式
CAS
706-78-5
化学式
C5Cl8
mdl
MFCD00145025
分子量
343.679
InChiKey
DMZRCHJVWAKCA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0°C
  • 沸点:
    429.97°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8200
  • 闪点:
    40 °C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甲醇(微量)
  • 保留指数:
    1601.8;1608.1
  • 稳定性/保质期:
    远离氧化物、高温和强光。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 储存条件: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请将存储地点远离氧化剂和火源。

SDS

SDS:bf2d723c49cc87923f58529a21c697a0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OCTACHLOROCYCLOPENTE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5Cl8
分子式
: 343.68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OCTACHLOROCYCLOPENTE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706-78-5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GY599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 本品为液体,不溶于水。

用途: 八氯环戊-1-烯是杀虫剂氯丹和硫丹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六氯环戊二烯。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是由四氯环戊烷在高温下被氯取代并脱氢制得。该反应在三只串联的搪瓷玻璃反应釜中完成,通过油浴箱内的电热棒加热反应器夹套,用载热油进行加热。原料四氯环戊烷与氯气逆向而行,控制第一只反应釜反应温度为160℃,物料相对密度约为1.60(25℃);第二只反应釜温度为180℃,物料相对密度超过1.72(25℃);第三只反应釜温度为200℃,物料相对密度达到1.80(45℃)以上。通氯气总时间为40~50小时,从第三只反应釜溢流而出的即为八氯环戊-1-烯。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 吸入-大鼠 LC: > 1030 毫克/立方米/6 小时
  • 吸入-小鼠 LC: > 1030 毫克/立方米/6 小时

可燃性危险特性: 不燃;火场分解排出有毒氯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分开储存运输

灭火剂: 干粉、砂土、二氧化碳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4H,5H-octachloro-pent-1-ene 50785-18-7 C5H2Cl8 345.695
    —— perchloro-2-cyclopentene-1-one 2514-52-5 C5Cl6O 288.772
    —— 1,1,2,3,3,4,5,5,5-nonachloro-pent-1-ene 54162-65-1 C5HCl9 380.14
    —— Decachlor-hexa-1,5-dien 29030-84-0 C6Cl10 426.596
    2,3,4,4,5-五氯环戊-2-烯-1-酮 2,3,4,4,5-pentachloro-2-cyclopenten-1-one 5659-47-2 C5HCl5O 254.327
    全氯-3-环戊烯酮 perchloro-3-cyclopentenone 15743-12-1 C5Cl6O 288.772
    1,2,3,3,5,5-六氯-4-(二氯甲基亚基)环戊烯 1,2,3,3,5,5-Hexachloro-4-dichloromethylene-cyclopentene 3424-05-3 C6Cl8 355.69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perchloro-2-cyclopentene-1-one 2514-52-5 C5Cl6O 288.772
    全氯-3-环戊烯酮 perchloro-3-cyclopentenone 15743-12-1 C5Cl6O 288.77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Preparation of Hexachlorocyclopentadiene and Certain Derivatives1
    摘要:
    DOI:
    10.1021/ja01200a022
  • 作为产物:
    描述:
    六氯环戊二烯 作用下, 生成 八氯环戊烯
    参考文献:
    名称:
    Prins,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46, vol. 65, p. 455,462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正戊烷 、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kieselguhr 、 八氯环戊烯 作用下, 生成 1,1,2,3,4,5,5,5-八氯-戊-1,3-二烯
    参考文献:
    名称:
    Kogan et al., Zhurnal Prikladnoi Khimii (Moscow), 1958, vol. 31, p. 507; engl.Ausg.S.495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pecificity and Non-Specificity in the Sensitized CO2-Laser-Induced Reaction of Tetrachloroethene
    作者:Boyd L. Earl、Richard L. Titus
    DOI:10.1135/cccc20011593
    日期:——

    Previous worke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action of tetrachloroethene using thermal initiation and CO2-laser initiation via sensitizing species. In both instances, the principal product was found to be hexachlorobenzene. One group reported evidence of laser specificity in this reaction, in that BCl3 acted as a sensitizer to produce hexachlorobenzene as the principal product, but SF6 and BBr3 did not. We have found that specificit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reaction conditions. We reproduced the previous results using simila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bu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 found that the specificity is lost, with all three sensitizers which we used (BCl3, SF6, and SiF4) sensitizing the reaction to produce mainly hexachlorobenzene.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ensitizers, as, for example, the fact that SF6 produced the most nearly pure hexachlorobenzene product.

    之前的研究人员已经通过热引发和CO2激光引发研究了四氯乙烯的反应,通过敏感物种。在这两种情况下,主要产物被发现是六氯苯。一组人报告了激光在这个反应中的特异性证据,即BCl3作为敏化剂产生六氯苯作为主要产物,但SF6和BBr3没有。我们发现特异性高度依赖于反应条件。我们重现了以类似实验条件进行的先前结果,但在不同条件下,我们发现特异性丧失了,我们使用的所有三种敏化剂(BCl3、SF6和SiF4)都使反应敏化,主要产生六氯苯。敏化剂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例如SF6产生了几乎纯净的六氯苯产品。
  • 同时制备二氯六氟环戊烯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申请人: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5601468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制备二氯六氟环戊烯同分异构体的方法,第一步反应以全卤环戊烯或/和全卤环戊二烯为原料,在氟化试剂和溶剂存在、搅拌的条件下,发生液相氟氯交换反应而得到三氯五氟环戊烯的四种同分异构体,再以三氯五氟环戊烯任一种或多种同分异构体为原料,在氟化试剂和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液相氟氯交换反应而得到二氯六氟环戊烯同分异构体。本发明原料易得、氟化试剂廉价,而且同分异构体的产率较高、适用于大规模液相反应同时制备全卤环戊烯的同分异构体。
  • Solvents for use in fluorination reactions
    申请人:F2 Chemicals Ltd.
    公开号:US06198011B1
    公开(公告)日:2001-03-06
    A method of fluorinating an organic compound comprising reacting an organic compound with a fluorinating agent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perfluorocarbon compound is present in the reaction medium. The perfluorocarbon compound may replace an amount of a solvent which would otherwise be required for the reaction to proceed efficiently. The perfluorocarbon compound is readily recoverable after reaction and may be re-used in subsequent reactions. Additives to the reaction medium, such as 18-crown-6, may increase the amoun of solvent which may be replaced. The method is beneficial where solvent consumption would otherwise be large, or where solvent recovery would otherwise be difficult.
    一种氟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有机化合物与氟化剂反应,其特点在于在反应介质中存在全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可以取代否则需要用于有效进行反应的溶剂的量。反应后全氟碳化合物易于回收,并可在随后的反应中再次使用。向反应介质中添加物质,如18-冠-6,可以增加可被替代的溶剂量。该方法在溶剂消耗本应较大或溶剂回收本应困难的情况下具有益处。
  • 一种八氟环戊烯的连续化工业制备方法
    申请人:浙江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5635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八氟环戊烯的连续化工业制备方法;包含有气相氯化反应,中间产物提纯步骤以及气相氟化反应等步骤;本发明的使用气相法从易得到的原料环戊烯得到最终的产物八氟环戊烯,相比现有液相氟化法技术制备八氟环戊烯,具备反应原料便宜,反应简单,不适用溶剂,不产生有机废液,反应时间短,生产的产品收率较高,可以连续化生产,非常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前途。
  • 一种全氟环戊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申请人: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16439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代环戊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属于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领域。以环戊烯、氯气和吡啶氢氟酸盐为原料,环丁砜为溶剂,进行高温氯化得到八氯环戊烯,随后与吡啶氢氟酸盐高温氟化取代生成全氟环戊烯。分离产品后的釜残可以通过减压蒸馏溶剂环丁砜再利用;经过以上工艺,产品收率45‑55%,产品含量>99%,水含量<0.1%,氯离子检测<0.1%。本发明生产过程无污染,为绿色生产过程,收率高,步骤简单,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纯度高,利于后期应用。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