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oxy-phenylethynyl)-phosphonic acid dimethyl ester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oxy-phenylethynyl)-phosphonic acid di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P-[2-(4-methoxylphenyl)ethynyl] dimethyl phosphonate;1-[2-[Dimethoxy(oxido)phosphaniumyl]ethynyl]-4-methoxybenzene;1-[2-[dimethoxy(oxido)phosphaniumyl]ethynyl]-4-methoxybenzene
(4-methoxy-phenylethynyl)-phosphonic acid di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3O4P
mdl
——
分子量
240.196
InChiKey
PHIPZQLVOCSKB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50.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苄基叠氮(4-methoxy-phenylethynyl)-phosphonic acid dimethyl ester三氟甲磺酸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89%的产率得到P-[4-(4-methoxyphenyl)quinolin-3-yl] dimethyl phos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布朗斯台德/路易斯酸促进的从叠氮化物和杂炔烃制备3杂喹啉或4/5杂三唑的选择性制剂
    摘要:
    本文证明了通过添加布朗斯台德酸或路易斯酸确定的杂喹啉和三唑衍生物的选择性制备。在炔基膦酸酯的反应中观察到高区域选择性,而炔基硫化物提供了高效率。并成功地以高收率(高达94%)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多达39个实例)提供了各种六元或五元氮杂环状化合物。
    DOI:
    10.1016/j.tet.2017.05.076
  • 作为产物:
    描述:
    1-(2,2-二溴乙烯基)-4-甲氧基苯亚磷酸二甲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 palladium diacetate 、 methyloxiran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73%的产率得到(4-methoxy-phenylethynyl)-phosphonic acid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炔基膦酸酯的一锅法合成
    摘要:
    已经开发出一种由1,1-二溴-1-烯烃钯催化合成炔基膦酸酯的方法。通常,发现该转化的最佳催化剂体系是Pd(OAc)(2),dppf,H-膦酸酯,环氧丙烷,DMF,80°C。该反应在两个1,1-二溴-1-烯烃和H-膦酸酯偶联伙伴。骨架修饰的胸苷二聚体的合成用于说明该方法在复杂靶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DOI:
    10.1021/ol00661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 Vinylidene Complexes Generated by Selective 1,2-Migration of P- and S-Substituents: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Dichromism Arising from an Intramolecular CH···O Hydrogen Bond
    作者:Takuya Kuwabara、Yutaka Aoki、Kousuke Sakajiri、Kazuki Deguchi、Shuhei Takamori、Ai Hamano、Keiko Takano、Hirohiko Houjou、Youichi Ishii
    DOI:10.1021/acs.organomet.9b00856
    日期:2020.3.9
    solutions of all the vinylidene products are yellow, several products were obtained as yellow and red crystals, others as red-purple crystals, and the rest as yellow crystals.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for the complexes displaying a dichromatic nature were recorded both in solution and in the solid stat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n intramolecular CH···O hydrogen bond between one of
    中心对取代的内部炔烃进行亚乙烯基重排的研究揭示了P和S取代基的选择性1,2迁移以及部分所得亚乙烯基络合物的出乎意料的二色行为。[CpRu(dppe)Cl]与R 1 C = CR 2的反应,其中R 1 =烷基,Ar和R 2 = P(= O)(OR)2,P(= O)R 2,SR,SO 2 R,在NaBAr F 4存在下,得到相应的亚乙烯基络合物[CpRu ═C═C(R 1)(R 2)}(dppe)] [BAr F 4],通过NMR和元素分析,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来充分表征。13C标记实验揭示了P和S取代基的选择性迁移。令我们惊讶的是,有些产品显示出二色性:尽管所有亚乙烯基产品的溶液均为黄色,但仍获得了黄色和红色结晶的几种产物,其他为红紫色结晶的产物,其余为黄色结晶。在溶液和固态下均记录了具有双色性的络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ppe配体中的一个亚甲基CH键与E═O基团(E
  • Retro-Vinylidene Rearrangements of P- and S-Substituted Ruthenium Vinylidene Complexes
    作者:Takahiro Iwamoto、Kyoka Saito、Takuya Mitsubo、Takuya Kuwabara、Youichi Ishii
    DOI:10.1021/acs.organomet.2c00552
    日期:2023.1.23
    S-substituted vinylidene complexes, [Ru═C═C(R)(E)}(dppe)Cp]BArF4 [E = PO(OMe)2, PO(OEt)2, POPh2, SPh, and SO2Ph],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for retro-vinylidene rearrangements to add new entries of reversible systems of vinylidene/alkyne isomerization. Isotope labeling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PO(OMe)2- and POPh2-substituted complexes underwent the retro-vinylidene rearrangement via selective 1,2-migration
    P-和S-取代的亚乙烯基络合物,[Ru=C=C(R)( E )}(dppe)Cp]BAr F 4 [ E = PO(OMe) 2 , PO(OEt) 2 , POPh 2 , SPh , 和 SO 2 Ph] 被发现对逆亚乙烯基重排具有活性,以添加新的亚乙烯基/炔烃异构化可逆系统条目。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PO(OMe) 2 - 和 POPh 2-取代的复合物通过 P-取代基的选择性 1,2-迁移进行逆亚乙烯基重排。相反,在 SPh 取代络合物的情况下,SPh 和 R 基团在可逆炔烃/亚乙烯基异构化过程中充当迁移基团,尽管 SPh 基团的迁移仍然是主要反应路径。这些发现将加深对杂原子取代的内部炔烃炔烃/亚乙烯基重排的机理理解。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