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凯库勒烯 | 15123-47-4

中文名称
凯库勒烯
中文别名
[12]圈烯
英文名称
kekulen
英文别名
Kekulene;tridecacyclo[26.18.2.03,44.06,43.08,41.011,40.013,38.016,37.018,35.021,34.023,32.026,31.029,46]octatetraconta-1(46),2,4,6,8(41),9,11,13(38),14,16,18(35),19,21(34),22,24,26(31),27,29,32,36,39,42,44,47-tetracosaene
凯库勒烯化学式
CAS
15123-47-4
化学式
C48H24
mdl
——
分子量
600.719
InChiKey
TYPKKLUFDMGLA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46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11-Bis(brommethyl)-5,6,8,9-tetrahydrodibenzanthracen 在 氢氧化钾sodium hydroxide三氯化铝 、 sodium chloride 、 三甲氧基磷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89.25h, 生成 凯库勒烯
    参考文献:
    名称:
    Staab, Heinz A.; Diederich, Francois, Chemische Berichte, 1983, vol. 116, # 10, p. 3487 - 350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a carbon nanobelt
    作者:Guillaume Povie、Yasutomo Segawa、Taishi Nishihara、Yuhei Miyauchi、Kenichiro Itami
    DOI:10.1126/science.aam8158
    日期:2017.4.14
    The belt of 12 edge-sharing rings could ultimately be a first step toward more precisely controlled bottom-up syntheses of extended nanotubes. Science, this issue p. 172; see also p. 135 A molecular loop of 12 edge-sharing phenyl rings constitutes a first step toward rational synthesis of a carbon nanotube. The synthesis of a carbon nanobelt, comprising a closed loop of fully fused edge-sharing benzene
    用碳环缝合一条带 如果你有一把分子手术刀,你可以沿着长轴对碳纳米管进行两次切割,以切除一个稠合苯环的环。当然,刀不会那么小。相反,Povie 等人。使用连续的 Wittig 反应,成功地从分子成分中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将这种纳米级带缝合在一起(参见 Siegel 的观点)。12 个边缘共享环带最终可能成为更精确控制自下而上合成延伸纳米管的第一步。科学,这个问题 p。172; 另见第。135 由 12 个共享边缘的苯环组成的分子环构成了合理合成碳纳米管的第一步。碳纳米带的合成,包括完全稠合的共享苯环的闭环,60 多年来,有机化学一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目标。在这里,我们报告了通过迭代 Wittig 反应和镍介导的芳基-芳基偶联反应合成一种这样的化合物。X射线晶体学证实了其带状结构的圆柱形,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和拉曼光谱研究以及理论计算阐明了其基本光电特性。这种分子有可能用作制备结构明确的碳纳米
  • Diederich,F.; Staab,H.A., Angewandte Chemie, 1978, vol. 90, p. 383 - 385
    作者:Diederich,F.、Staab,H.A.
    DOI:——
    日期:——
  • STAAB, H. A.;DIEDERICH, F., CHEM. BER., 1983, 116, N 10, 3487-3503
    作者:STAAB, H. A.、DIEDERICH, F.
    DOI:——
    日期:——
  • DIEDERICH F.; STAAB H. A., ANGEW. CHEM., 1978, 90, NO 5, 383-385
    作者:DIEDERICH F.、 STAAB H. A.
    DOI:——
    日期:——
  • Staab, Heinz A.; Diederich, Francois, Chemische Berichte, 1983, vol. 116, # 10, p. 3487 - 3503
    作者:Staab, Heinz A.、Diederich, Francoi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