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C-geranylkaempfer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C-geranylkaempferol
英文别名
isomacarangin;8-[(2E)-3,7-dimethylocta-2,6-dienyl]-3,5,7-trihydroxy-2-(4-hydroxyphenyl)chromen-4-one
8-C-geranylkaempfer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5H26O6
mdl
——
分子量
422.478
InChiKey
IGGXIQKUMBVBRV-VIZOYTH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酸酐8-C-geranylkaempferol吡啶 为溶剂, 以100 %的产率得到3,5,7,4'-tetraacetylisomacarangin
    参考文献:
    名称:
    Macaranga occidentalis 的化学成分、抗菌和化学研究。
    摘要:
    药用植物被称为属于不同类别的潜在抗菌化合物的来源。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西血桐(一种传统上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的喀麦隆药用植物)叶子的粗提物、馏分和一些分离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潜力。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馏分的重复柱层析导致分离出十七种先前已知的化合物 (1-17),其中三种类固醇 (1-3)、一种三萜 (4)、四种类黄酮 (5-8) 、两种芪类化合物(9 和 10)、四种鞣花酸衍生物(11-14)、一种香叶酸衍生物(15)、一种香豆素(16)和一种甘油酯(17)。它们的结构主要通过广泛的光谱和光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以及与已发表数据的比较来阐明。粗提物、馏分和分离的化合物都经过抗微生物活性筛选。没有一种天然化合物对念珠菌菌株有活性。然而,粗提物、组分和化合物对至少一种测试的细菌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特性,最小抑菌浓度 (MIC) 范围为 250 至 1000 μg/mL。正丁醇 (n-BuOH)
    DOI:
    10.3390/molecules27248820
  • 作为产物:
    描述:
    香叶基溴山奈酚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碘化铵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1%的产率得到3,7-O-digeranylkaempferol
    参考文献:
    名称:
    Prenylflavonoids and prenyl/alkyl-phloroacetophenones: Synthesis and antitumour biological evaluation☆
    摘要:
    Several prenylflavonoids have been synthesised and tested against human tumour cell lines. The prenyl unit has been geranyl or a labdane diterpene. These labdane-flavonoids have been synthesi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ntitumour activity increase with the prenylation at C-8 position. Twenty-three C and O-prenylated acylphloroglucinols have been synthesised as well. In this case the C-alkylation products have resulted, in general, more active. (C) 2010 Elsevier Masson SAS.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ejmech.2010.06.0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