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5-tris(2,2-diphenylvinyl)benz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5-tris(2,2-diphenylvinyl)benzene
英文别名
1,3,5-Tris(2,2-diphenylethenyl)benzene
1,3,5-tris(2,2-diphenylvinyl)benz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48H36
mdl
——
分子量
612.814
InChiKey
DMQWYFZEYQWNE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4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揭示蝴蝶分子中固态发光增强的起源。
    摘要:
    仔细评估了不同的分子策略,以在溶液中显示暗态的化合物产生固态发光增强(SLE)。首次设计和合成了一组蝴蝶形的α-苯基苯乙烯基芳烃衍生物,目的是改善其母体苯乙烯基芳烃化合物的固态荧光发射。尽管这些蝴蝶分子在溶液中不发荧光,但其中的一种(1,2,4,5-四(α-苯基苯乙烯基)苯)在滴铸样品中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68%,在滴铸样品中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31%。它的结晶形式。相反,1,3,5-三(α-苯基苯乙烯基)苯和4,6-双(α-苯基苯乙烯基)嘧啶未显示出SLE。进行了一系列的荧光光谱实验和DFT计算,以揭示这些化合物在固态下不同光物理行为的起源。结果表明,控制光致发光剂中SLE效应的合理策略取决于固态分子性质与分子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微妙平衡。
    DOI:
    10.1002/chem.2020029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struction of Extended π-Conjugation Systems Utilizing Novel Multicarbene Complexes of Titanium
    作者:Takeshi Takeda、Akitoshi Ogata、Shintaro Anno、Takeshi Kurata、Song Xu、Akira Tsubouchi
    DOI:10.1055/s-2007-984512
    日期:2007.7
    Titanium-multicarbene complexes, namely organo­titanium speci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titanium-carbene complex substructures, were easily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aromatic ­nuclei possessing spatially separated thioacetal moieties with the ­titanocene(II) reagent Cp2Ti[P(OEt)3]2. Reaction of these multi­carbene complexes with aromatic ketones gave various highly conjugated compounds in good yields.
    钛多卡宾络合物,即具有多种钛-卡宾络合物亚结构的有机钛物质,通过含有空间分离的硫缩醛基团的芳香核与钛烯(II)试剂 Cp2Ti[P(OEt)3]2 反应而易于制备。这些多卡宾络合物与芳香酮反应,产出了多种高度共轭的化合物,并且产率良好。
  • Shedding Light on the Origin of Solid‐State 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in Butterfly Molecules
    作者:Antonio Sánchez‐Ruiz、Julián Rodríguez‐López、Andrés Garzón‐Ruiz、Sonia B. Jiménez‐Pulido、Nuria A. Illán‐Cabeza、Amparo Navarro、Joaquín C. García‐Martínez
    DOI:10.1002/chem.202002920
    日期:2020.11.2
    5‐tetra(α‐phenylstyryl)benzene) exhibits a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as high as 68 % in a drop‐cast sample and 31 % in its crystalline form. In contrast, 1,3,5‐tris(α‐phenylstyryl)benzene and 4,6‐bis(α‐phenylstyryl)pyrimidine do not show SLE. A range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xperiments and DFT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unravel the origin of different photophysical behaviour of these compounds
    仔细评估了不同的分子策略,以在溶液中显示暗态的化合物产生固态发光增强(SLE)。首次设计和合成了一组蝴蝶形的α-苯基苯乙烯基芳烃衍生物,目的是改善其母体苯乙烯基芳烃化合物的固态荧光发射。尽管这些蝴蝶分子在溶液中不发荧光,但其中的一种(1,2,4,5-四(α-苯基苯乙烯基)苯)在滴铸样品中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68%,在滴铸样品中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31%。它的结晶形式。相反,1,3,5-三(α-苯基苯乙烯基)苯和4,6-双(α-苯基苯乙烯基)嘧啶未显示出SLE。进行了一系列的荧光光谱实验和DFT计算,以揭示这些化合物在固态下不同光物理行为的起源。结果表明,控制光致发光剂中SLE效应的合理策略取决于固态分子性质与分子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微妙平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