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9-di(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9-di(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英文别名
2,9-Bis(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2,9-bis(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2,9-di(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8H24N2O4
mdl
——
分子量
452.51
InChiKey
XELHNPXHZBJNJ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62.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trakis(actonitril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 2,9-di(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5%的产率得到bis(2,9-di(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均相2,9-二芳基-1,10-菲咯啉铜(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影响光氧化还原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反应的选择性†
    摘要:
    这份报告详细八个均配型双(2,9-二芳基-1,10-菲咯啉)铜(合成和表征我)配合物,其中7个是以前未{芳= p -CF 3 Ç 6 ħ 4,p - FC 6 H 4,m,p-(OMe)2 C 6 H 3,o,p-(OMe)2 C 6 H 3,p -OMe- m,m -Me 2 C 6 H2, p -OMe-米,米- (吨-Bu) 2 c ^ 6 ħ 2,9,9-二甲基-9- ħ芴-2-基,4-(9- ħ咔唑-9-基)苯基) }。在可能的情况下,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固态,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铜( I)配合物的内在特征对其在可见光介导的光氧化还原催化中的反应性的影响,对它们促进已知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过程的能力进行了评估。据报告,这种特定的转换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因此被认为是合适的模型系统一种与配位不饱和基于菲咯啉的铜(I)物种实现的内球反应性相一致的机制。
    DOI:
    10.1039/c8dt04116d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甲氧基苯硼酸2,9-二氯-1,10-菲罗啉四(三苯基膦)钯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31%的产率得到2,9-di(2,4-dimethoxyphenyl)-1,10-phenanthr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均相2,9-二芳基-1,10-菲咯啉铜(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影响光氧化还原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反应的选择性†
    摘要:
    这份报告详细八个均配型双(2,9-二芳基-1,10-菲咯啉)铜(合成和表征我)配合物,其中7个是以前未{芳= p -CF 3 Ç 6 ħ 4,p - FC 6 H 4,m,p-(OMe)2 C 6 H 3,o,p-(OMe)2 C 6 H 3,p -OMe- m,m -Me 2 C 6 H2, p -OMe-米,米- (吨-Bu) 2 c ^ 6 ħ 2,9,9-二甲基-9- ħ芴-2-基,4-(9- ħ咔唑-9-基)苯基) }。在可能的情况下,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固态,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铜( I)配合物的内在特征对其在可见光介导的光氧化还原催化中的反应性的影响,对它们促进已知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过程的能力进行了评估。据报告,这种特定的转换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因此被认为是合适的模型系统一种与配位不饱和基于菲咯啉的铜(I)物种实现的内球反应性相一致的机制。
    DOI:
    10.1039/c8dt04116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