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3-氨基-1-丁醇(S)-扁桃酸盐 | 1236049-43-6

中文名称
(R)-3-氨基-1-丁醇(S)-扁桃酸盐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3-aminobutanol (S)-mandelate
英文别名
(R)-4-hydroxybutan-2-aminium (S)-2-hydroxy-2-phenylacetate;(R)-3-aminobutanol (S)-mandelic acid;(R)-3-amino-1-butanol (S)-mandelic acid salt;(3R)-3-aminobutan-1-ol;(2S)-2-hydroxy-2-phenylacetic acid
(R)-3-氨基-1-丁醇(S)-扁桃酸盐化学式
CAS
1236049-43-6
化学式
C4H11NO*C8H8O3
mdl
——
分子量
241.287
InChiKey
BMSXXZJXMNEOQF-SAEBCAC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104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5

SDS

SDS:76216d11983fa3ee414355ed09b22350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3-氨基-1-丁醇(S)-扁桃酸盐三乙醇胺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80.0~100.0 ℃ 、75.0 kPa 条件下, 以91%的产率得到(R)-3-氨基丁醇
    参考文献:
    名称:
    SEPARATION OF AN ENANTIOMER MIXTURE OF (R)- AND (S)-3-AMINO-1-BUTANOL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R)-和(S)-3-氨基-1-丁醇对映体混合物的方法,该混合物在氧原子上可选择性地受保护,并且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基本对映纯度的(R)-3-氨基-1-丁醇的方法,该(R)-3-氨基-1-丁醇在氧原子上可选择性地带有保护基。
    公开号:
    US20110275855A1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氨基正丁醇(S)-(+)-扁桃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以32.2%的产率得到(R)-3-氨基-1-丁醇(S)-扁桃酸盐
    参考文献:
    名称:
    SEPARATION OF AN ENANTIOMER MIXTURE OF (R)- AND (S)-3-AMINO-1-BUTANOL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R)-和(S)-3-氨基-1-丁醇对映体混合物的方法,该混合物在氧原子上可选择性地受保护,并且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基本对映纯度的(R)-3-氨基-1-丁醇的方法,该(R)-3-氨基-1-丁醇在氧原子上可选择性地带有保护基。
    公开号:
    US20110275855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cess Development Overcomes a Challenging Pd-Catalyzed C–N Coupling for the Synthesis of RORc Inhibitor <b>GDC-0022</b>
    作者:Lauren E. Sirois、David Lao、Jie Xu、Rémy Angelaud、Jerry Tso、Brandon Scott、Paroma Chakravarty、Sushant Malhotra、Francis Gosselin
    DOI:10.1021/acs.oprd.0c00012
    日期:2020.4.17
    a challenging late-stage palladium-catalyzed C–N coupling of a bicyclic amine were likewise central to synthetic efforts. Understanding of this key reac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API salt forms and isolations, ultimately enabled a successful reaction at 8.0 kg scale, utilizing 1.0 mol % XantPhos–Pd–G2 as precatalyst and, in turn, preparation of >5.0 kg of GDC-0022 tosylate salt for preclinical
    描述了以公斤级合成GDC-0022(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RORc)的抑制剂)的工艺开发。活性药物成分(API)的输送依赖于六元sultam结构单元的非对映选择性制备,以及在异质条件下进行苄基化。研究和优化具有挑战性的后期钯催化的双环胺的C–N偶联也是合成努力的核心。对这一关键反应的理解以及API盐形式和分离物的开发,最终使8.0 kg规模的反应得以成功进行,利用1.0 mol%XantPhos–Pd–G2作为前催化剂,进而制备了> 5.0 kg GDC-0022 将甲苯磺酸盐用于临床前需求。
  • 具有影响肿瘤细胞钙离子通道的三氮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52733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影响肿瘤细胞钙离子通道的三氮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度鲁特韦为先导化合物,利用药物拼接原理,通过click反应,将度鲁特韦结构中的苄基变为1,2,3‑三氮唑结构,得到一种新的化合物,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中的钙离子通道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一种制备(R)-3-氨基丁醇的方法
    申请人:江苏宝利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668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R)‑3‑氨基丁醇的方法,包括:(1)提供4‑羟基‑2‑丁酮,并对其进行氨化还原,得到消旋的3‑氨基丁醇;(2)(S)‑扁桃酸和消旋的3‑氨基丁醇反应,得到拆分后的扁桃酸盐;(3)拆分后的扁桃酸盐经碱化处理获得产物(R)‑3‑氨基丁醇。本发明通过还原氨化、成盐拆分制备(R)‑3‑氨基丁醇的过程,操作简便且反应低危险低污染;所得(R)‑3‑氨基丁醇纯度高达99.9%(GC法)。
  • 一种度鲁特韦关键中间体(R)-3-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河南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674881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度鲁特韦关键中间体(R)‑3‑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为:本发明设计了一条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R‑3‑氨基丁醇合成路线,不仅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光学纯度,避免了操作危险原料的使用,而且产品收率很高,适合工业化推广应用。
  • SEPARATION OF AN ENANTIOMER MIXTURE OF (R)- AND (S)-3-AMINO-1-BUTANOL
    申请人:Ditrich Klaus
    公开号:US20110275855A1
    公开(公告)日:2011-11-10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separating an enantiomer mixture of (R)- and (S)-3-amino-1-butanol optionally protected on the oxygen atom, and to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essentially enantiomerically pure (R)-3-amino-1-butanol which optionally bears a protecting group on the oxygen atom.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R)-和(S)-3-氨基-1-丁醇对映体混合物的方法,该混合物在氧原子上可选择性地受保护,并且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基本对映纯度的(R)-3-氨基-1-丁醇的方法,该(R)-3-氨基-1-丁醇在氧原子上可选择性地带有保护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