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甲酸盐 | 51301-55-4

中文名称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甲酸盐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formic acid salt
英文别名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formate salt;1,8-diazabicyclo[5.4.0]-7-undecenium formate;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ium formate;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formate;DBU formate;[Dbu-H]+[hco2]-;2,3,4,6,7,8,9,10-octahydro-1H-pyrimido[1,2-a]azepin-5-ium;formate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甲酸盐化学式
CAS
51301-55-4
化学式
CH2O2*C9H16N2
mdl
——
分子量
198.265
InChiKey
FKPRQRCHWPBBB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52.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SDS

SDS:117357804cf317ff0371fdc42933330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甲酸盐 在 C56H53ClN3P2Ru(1+)*F6P(1-)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17h, 生成 二氧化碳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Ru催化的可充电氢电池
    摘要:
    除了能源生产以外,能源的存储和释放也是建立可持续能源供应链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此,我们报告一种可充电H 2电池的开发,该电池基于Ru 2催化Ru将CO 2氢化为甲酸(充电过程)以及Ru 2催化Ru分解为甲酸至CO 2和H 2(放电)的原理。过程)。在升高的温度下(加压过程)(加压过程)或无压条件下(排出过程),两种催化剂均由相同的催化剂驱动。在不降低存储容量的情况下,最多执行了五个充放电循环。所得的CO 2 / H 2 混合物不含一氧化碳,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技术。
    DOI:
    10.1002/anie.201310972
  • 作为产物:
    描述:
    [DBUH][O2COMe] 在 tris(triphenylphosphine)ruthenium(II) chloride氢气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110.0 ℃ 、2.03 MPa 条件下, 反应 16.0h, 生成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甲酸盐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可转换离子液体将CO 2均相加氢成甲基甲酸酯
    摘要:
    CO 2的捕获与随后的氢化的组合允许将碱/甲醇促进的CO 2均匀氢化为甲酸甲酯。在催化剂存在下,在没有施加CO 2的压力下,捕获为碳酸二甲基铵的CO 2与H 2反应,依次生成甲酸idi铵,然后生成甲酸甲酯。甲酸甲酯的产生将碱释放回系统中,从而减少了CO 2催化加氢的缺点之一:每摩尔所产生的甲酸酯显着消耗1摩尔碱。反应在20个大气压的H 2下进行过量的碱和较低的温度(110°C)的存在有利于甲酸的选择性,而过量的醇和较高的温度(140°C)则有利于甲酸甲酯。已知的CO 2加氢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介质中具有高达5000的周转数活性。目前尚不清楚碳酸烷基酯或CO 2是否被氢化,因为我们表明它们在该系统中处于平衡状态。CO 2和碳酸烷基酯作为反应性物质的可用性可能导致新的催化剂设计和CO 2的自由能途径,这可能需要不同的选择性或动力学活性。
    DOI:
    10.1021/ic501378w
  • 作为试剂:
    描述:
    7,8-difluorodibenzo[b,e]thiepin-11(6H)-one 在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甲酸盐 、 C38H37ClF3N2O2RhS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7,8-difluoro-6,11-dihydrodibenzo[b,e]thiazepine-11-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巴洛沙韦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巴洛沙韦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对称转移氢化催化剂催化7,8‑二氟二苯并[B,E]噻吩‑11‑酮(IV)来制备巴洛沙韦酯重要中间体(S)‑7,8‑二氟‑6,11‑二氢‑二苯并[B,E]噻吩并‑11‑醇(V)。该方法实现了反应原料高达99%的转化率和所得目标产物高达99%的ee值。本发明提供了高效、高选择性的方法,显著提高了巴洛沙韦酯中间体的合成效率,优化了生产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开号:
    CN11487418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perture-Opening Encapsulation of a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 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CO<sub>2</sub> Hydrogenation
    作者:Zhehui Li、Thomas M. Rayder、Lianshun Luo、Jeffery A. Byers、Chia-Kuang Tsung
    DOI:10.1021/jacs.8b04047
    日期:2018.7.5
    resulting from dissociative linker exchange in 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UiO-66 was used to encapsulate the ruthenium complex (tBuPNP)Ru(CO)HCl in the framework (tBuPNP = 2,6-bis((di- tert-butyl-phosphino)methyl)pyridine). The resulting encapsulated complex, [Ru]@UiO-66, was a very active catalyst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CO2 to formate. Unlike the analogous homogeneous catalyst, [Ru]@UiO-66
    由锆基金属有机骨架 (MOF) UiO-66 中的解离接头交换引起的开孔过程用于将钌配合物 (tBuPNP)Ru(CO)HCl 封装在骨架中 (tBuPNP = 2,6-bis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吡啶)。得到的包封复合物 [Ru]@UiO-66 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催化剂,用于将 CO2 加氢成甲酸盐。与类似的均相催化剂不同,[Ru]@UiO-66 可以循环使用 5 次,没有显示双分子催化剂分解的迹象,并且不太容易发生催化剂中毒。这些结果首次证明了 MOF 中的开孔过程如何用于合成可用于化学催化的主客体材料。
  • Control of Catalyst Isomers Using an <i>N</i>-Phenyl-Substituted RN(CH<sub>2</sub>CH<sub>2</sub>P<sup>i</sup>Pr<sub>2</sub>)<sub>2</sub> Pincer Ligand in CO<sub>2</sub> Hydrogenation and Formic Acid Dehydrogenation
    作者:Julia B. Curley、Clayton Hert、Wesley H. Bernskoetter、Nilay Hazari、Brandon Q. Mercado
    DOI:10.1021/acs.inorgchem.1c03372
    日期:2022.1.10
    [CH3N(CH2CH2PiPr2)2] illustrate that there are large changes in th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that occur when the nitrogen substituent of the pincer ligand is altered. For example, ruthenium hydrides supported by the iPrPNPhP ligand always form the syn isomer (where syn/anti refer to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the group on nitrogen and the hydride ligand on ruthenium), whereas complexes supported by iPrPNHP
    一种新型钳形配体iPr PN Ph P [PhN(CH 2 CH 2 P i Pr 2 ) 2 ],它是多功能 MACHO 配体iPr PN H P [HN(CH 2 CH 2 P i Pr 2 )的类似物2 ],合成和表征。该配体与钌配位,分离出一系列含氢化物的配合物,并通过 NMR 和 IR 光谱以及 X 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与以前发表的iPr PN H P 和iPr连接的类似物的比较PN Me P [CH 3 N(CH 2 CH 2 P i Pr 2 ) 2 ]说明当钳形配体的氮取代基发生改变时,配位化学发生很大变化。例如,由iPr PN Ph P 配体支持的氢化钌总是形成顺式异构体(其中顺/反是指氮上的基团和钌上的氢化物配体的相对方向),而由iPr PN H P支持的络合物形成iPr PN Me支持的反异构体和配合物P 形成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我们通过比较一系列iPr PN
  • 1,3-Dimethylimidazolium-2-carboxylate: a zwitterionic salt for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vicinal diols from cyclic carbonates
    作者:Jian Sun、Xiaoqian Yao、Weiguo Cheng、Suojiang Zhang
    DOI:10.1039/c4gc00279b
    日期:——
    topic in green chemistry. Herein, a series of basic ionic liquids (ILs) were investigated as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vicinal diols via the hydrolysis of cyclic carbonat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kind of synthetic process. The effects of the IL structure, the molar ratio of cyclic carbonate to water, and various reaction parameter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was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开发用于反应的高效,廉价和可循环使用的催化剂是绿色化学中非常有吸引力的主题。在本文中,研究了一系列碱性离子液体(ILs)作为通过环状碳酸酯水解合成邻位二醇的催化剂,以改善这种合成方法。详细研究了IL结构,环状碳酸酯与水的摩尔比以及各种反应参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一种简单的无卤两性离子催化剂1,3-二甲基咪唑-2-羧酸盐具有很高的活性(时空产率为1086 h -1),并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可用于制备乙二醇。碳酸亚乙酯的水解。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六次而不会明显降低催化活性。同样,它适用于多种环状碳酸酯,以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生产它们相应的邻位二醇。根据实验结果,核磁共振光谱和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催化循环方法。该反应方案为化学合成替代传统的碱性或碱性ILs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 Ionic liquid [OMIm][OAc] directly inducing oxidation cleavage of the β-O-4 bond of lignin model compounds
    作者:Yingying Yang、Honglei Fan、Qinglei Meng、Zhaofu Zhang、Guanying Yang、Buxing Han
    DOI:10.1039/c7cc04209d
    日期:——
    We explored the oxidation reactions of lignin model compounds directly induced by ionic liquids under metal-free condi-tions. In this work, it was found that ionic liquid 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acetate as a solvent could promote the aero-bic oxidation of lignin model compounds 2-phenoxyacetophenone (1) and the yields of phenol and benzoic acid from 1 could be as high as 96% and 86%, respectively
    我们探索了在无金属条件下离子液体直接诱导的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在这项工作中,发现离子液体乙酸1-辛基-3-甲基咪唑鎓盐作为溶剂可以促进木质素模型化合物2-苯氧基苯乙酮(1)的需氧氧化,并且苯酚和苯甲酸从1的收率可达分别高达96%和86%。根据一系列的控制实验,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途径。离子液体中的乙酸根阴离子侵蚀了β-碳原子上的氢,从而诱导了芳香族醚的CO键断裂。进一步,发现在这种简单的反应体系中,具有甲氧基和位于α-碳上的醇基的2-(2-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乙醇(4)也可以转化为芳族产物,苯酚和苯甲酸的收率4中的酸分别可能高达98%和85%。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简单方法。
  • An integrated high-throughput strategy enables the discovery of multifunctional ionic liquids for sustainable chemical processes
    作者:Anlian Zhu、Lingjun Li、Chi Zhang、Yutan Shen、Mingjie Tang、Lili Bai、Chunyan Du、Suojiang Zhang、Jianji Wang
    DOI:10.1039/c8gc03119c
    日期:——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of ionic liquids and in situ screening of their reaction-promoting performance in 96-well plates.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then enables a facile identification of optimal ionic liquids from a 400-ionic liquid candidate pool to act as the solvent, the catalyst and the separating assistant, simultaneously, for carbonyl-azide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Merits of the ionic liquids-based processes
    开发具有简化的反应系统和后处理程序的新化学工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离子液体是简化传统化学过程的一类潜在的多功能化合物,但是由于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的合理设计仍然很困难。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概念验证策略,以实现离子液体的高通量制备和原位集成。在96孔板中筛选其促进反应的性能。然后,该集成方法可以轻松地从400个离子液体候选物库中识别出最佳离子液体,以同时充当羰基叠氮化物环加成反应的溶剂,催化剂和分离助剂。基于离子液体的方法的优点不仅在方便,高效地合成1,2,3-三唑基化合物中得到了证明,而且还在发现用于化学后修饰游离肽的新反应的过程中得到了证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莲素 铜(2+)9,23-二(丁基氨磺酰)-2,16-二[(2-乙基己基)氨磺酰]酞菁-29,31-二负离子 西替地尔 苯甲酯庚 美索庚嗪 美普他酚 缩氨基硫脲H 禾草敌-亚砜 禾草敌 碘正离子,(4-丁基苯基)-1-戊炔-1-基- 盐酸美普他酚 甲基3-(2-硫代-1-氮杂环庚基)丙酸酯 环己亚胺 氮杂环庚烷-4-羧酸乙酯 氮杂环庚烷-3-酮盐酸盐 氮杂环庚烷-3-羧酸乙酯盐酸盐 氮杂环庚烷-3-基甲醇盐酸盐 氮杂环庚烷-3-基-甲基-胺 氮杂环庚烷-1-二硫代甲酸 氮杂环庚-4-酮 氮杂烷-1,3-二羧酸 1-叔丁酯 氮杂-1-基(环戊基)乙腈 氨基甲酸,N-(六氢-1H-氮杂环庚烯-3-基)-,1,1-二甲基乙基酯 氨基甲二硫酸,(六氢-1H-吖庚英-1-基)-,1-乙酰基-2-羰基丙基酯 吖庚环-1-基(苯基)乙酰腈 叔-丁基4-氨基-5-甲基吖庚环-1-甲酸基酯 叔-丁基4-亚甲基氮杂环庚烷-1-羧酸酯 叔-丁基1-(羟甲基)-6-氮杂螺[2.6]壬烷-6-甲酸基酯 双六亚甲基脲 十氢吡嗪并[1,2-a]氮杂卓 六甲烯亚氨基乙腈 六甲烯二硫代]氨基甲酸 六甲基铵盐 六氢化-1H-4-氮杂卓胺 六氢-alpha-甲基-1H-氮杂卓-1-丙酸甲酯盐酸盐(1:1) 六氢-alpha-甲基-1H-氮杂卓-1-丙酸甲酯 六氢-4-(羟基甲基)-1,1-二甲基-4-苯基-1H-氮杂卓鎓溴化物(1:1) 六氢-3,3,5-三甲基-1H-氮杂ze盐酸盐 六氢-2-甲基-1H-氮杂卓盐酸盐 六氢-2-[(3-甲基-4-吡啶)甲基]-1H-氮杂卓 六氢-1H-氮杂卓-4-醇盐酸盐 六氢-1H-氮杂卓-4-醇 六氢-1H-氮杂卓-4-羧酸甲酯 六氢-1H-氮杂卓-1-羧酸乙酯 六氢-1H-氮杂卓-1-硫代羧酸 六氢-1H-氮杂卓-1-甲醛 六氢-1H-氮杂卓-1-甲酰氯 六氢-1H-氮杂-1-丙酸乙酯 六氢-1-月桂酰-1H-氮杂卓 六氢-1-(甲氧基亚甲基)-1H-氮杂卓鎓硫酸甲酯盐 六氢-1-(2-Th烯亚基氨基)-1H-氮杂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