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现已广泛用于疼痛治疗,特别是鞘内给药或局部脊髓背角滴注时效果显著。吗啡和其它作用于μ受体的阿片激动剂选择性地抑制多种伤害性反射,在相同条件下同样表现出显著的镇痛效果。其他感觉传导通常不受影响。
盐酸美普他酚(Meptazinol 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3-( 3-乙基-1-甲基-1H-六氢氮杂卓-3-基)苯酚盐酸盐,于1986年以外消旋体上市,并被商品名Meptid(英国Wyeth公司、德国和澳大利亚的Meptidol)广泛使用。至1998年,它已进入英国药典,是目前使用的强效镇痛药的代替品之一。
盐酸美普他酚是一种新型麻醉镇痛剂,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和μ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于短期治疗中度或重度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外伤、肌肉骨骼痛、手术后疼痛、妇科痛经以及产科疼痛和肾绞痛等。尽管其与多数含酚羟基的麻醉性镇痛药物类似,肝脏首过效应显著,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86.9%,且治疗剂量较大,在临床中多采用注射给药。传统的镇痛给药途径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用于自主用药;而口服给药虽然使用方便但起效较慢,并且难以快速达到镇痛效果。
近年来,有人设计了鼻用温敏型凝胶,以鼻腔给药方式替代传统途径,吸收迅速、无首关效应、给药方便、患者顺应性强。
与其他强效镇痛药相比,盐酸美普他酚的副作用较小,不具有成瘾性,不良反应较轻。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困倦、出汗增加、耳鸣、潮热、嗜睡、腹痛等,其中与药物肯定有关的有:头晕、恶心、呕吐、困倦和出汗增加、潮热;很可能有关的有:嗜睡;可能有关的有:耳鸣、腹痛;无关的有:血白细胞升高、三酰甘油升高。
盐酸美普他酚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以1,3-环己二酮为原料,经过甲基化、与N-甲基己内酰胺对接、脱氢芳构化、乙基化、氢化铝锂还原和成盐5步反应制备而成。处理操作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药代动力学方面,在肌内注射后迅速被吸收,30分钟内血浆浓度达到峰值;血浆半衰期约为2小时。口服及静脉注射给药均为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其主要代谢物为原药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
盐酸美普他酚用于短期治疗中度或重度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外伤、肌肉骨骼痛、手术后疼痛、妇科痛经以及产科疼痛和肾绞痛等。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困倦、出汗增加、耳鸣、潮热、嗜睡、腹痛、血白细胞升高和三酰甘油升高,其中与药物肯定有关的有:头晕、恶心、呕吐、困倦、出汗增加、潮热;很可能有关的有:嗜睡;可能有关的有:耳鸣、腹痛;无关的有:血白细胞升高、三酰甘油升高。
注意事项包括:严重呼吸抑制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且本品作用时间较短,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本品不易被纳洛酮拮抗,在使用时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