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溴环丙基)乙酮 | 63141-08-2

中文名称
1-(1-溴环丙基)乙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1-acetylcyclopropane
英文别名
1-(1-Bromocyclopropyl)ethanone
1-(1-溴环丙基)乙酮化学式
CAS
63141-08-2
化学式
C5H7BrO
mdl
——
分子量
163.014
InChiKey
REWROPAHGVWQG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59.3±23.0 °C(Predicted)
  • 密度:
    1.67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onskaya, N. A.; Akhachinskaya, T. V.; Leonova, T. V.,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0, vol. 16, p. 487 - 493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3,5-dibromo-2-pentanone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16.1 g的产率得到1-(1-溴环丙基)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的合成方法:以3,5‑二卤代‑2‑戊酮为原料,在碱的作用下,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化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产率高,解决了快速高效合成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化合物的难题,本发明主要用于含环丙烷结构单元的有机分子的合成。
    公开号:
    CN10775945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0775945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的合成方法:以3,5‑二卤代‑2‑戊酮为原料,在碱的作用下,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化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产率高,解决了快速高效合成1‑卤代‑1‑乙酰基环丙烷化合物的难题,本发明主要用于含环丙烷结构单元的有机分子的合成。
  • Synthesis of Several Naturally Occurring Polyhalogenated Monoterpenes of the Halomon Class<sup>1</sup>
    作者:Michael E. Jung、Michael H. Parker
    DOI:10.1021/jo971371+
    日期:1997.10.1
  • Fitjer, Lutz, Chemische Berichte, 1982, vol. 115, # 3, p. 1035 - 1046
    作者:Fitjer, Lutz
    DOI:——
    日期:——
  • 1,1-Bifunctional Cyclopropanes;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1-Bromo-, 1-Chloro-, and 1-Fluorocyclopropyl Methyl Ketone
    作者:Lutz FITJER
    DOI:10.1055/s-1977-24317
    日期:——
  • DONSKAYA N. A.; AXACHINSKAYA T. V.; LEONOVA T. V.; SHULISHOV E. V.; SHABA+, ZH. ORGAN. XIMII, 1980, 16, HO 3, 563-571
    作者:DONSKAYA N. A.、 AXACHINSKAYA T. V.、 LEONOVA T. V.、 SHULISHOV E. V.、 SHAB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