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H-吲哚-2,6-二羧酸 | 916792-63-7

中文名称
1H-吲哚-2,6-二羧酸
中文别名
2-乙基-6-甲基乙酯;2-乙氧羰基-6-甲氧羰基吲哚
英文名称
2-ethyl 6-methyl 1H-indole-2,6-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2-O-ethyl 6-O-methyl 1H-indole-2,6-dicarboxylate
1H-吲哚-2,6-二羧酸化学式
CAS
916792-63-7
化学式
C13H13NO4
mdl
——
分子量
247.251
InChiKey
ORMUDDGEORTWG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68.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SDS

SDS:a00b57df315f4096cc00191c2a63093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酮酸乙酯3-氨基苯甲酸甲酯氧气 、 palladium diacetat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8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4.0h, 以46%的产率得到1H-吲哚-2,6-二羧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有氧交叉脱氢偶联从简单的苯胺和酮中羧酸促进的一步吲哚构建
    摘要: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吲哚合成的有效策略。但是,大多数CDC方法需要特殊的底物,并且固有基团的存在限制了进一步转化的通用性。本文开发了一种羧酸促进的需氧催化系统,用于由简单的苯胺和酮一步合成吲哚。这种多功能的系统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使用环境氧气作为氧化剂的特点,对于实验室和工业应用均既方便又经济。C-3上不稳定的氢和C-2上高度可转化的羰基的存在,使吲哚在各种情况下成为有机合成的通用结构单元。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研究表明,决定速率的步骤是底物的羧酸辅助缩合,而不是芳基CH的官能化。因此,经由亚胺中间体的途径被认为是优选的机制。与一般的推论相反,据信原位形成的亚胺代替其烯胺异构体参与了α-Me的首次配体交换和随后的碳pal化,这为这种吲哚化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DOI:
    10.1021/acs.joc.8b021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2-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公开号:CN10974884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2‑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将芳香胺类化合物(I),酮类化合物(II)和干燥剂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加入钯类催化剂后在有氧的弱酸性环境下反应制得所述吲哚类化合物(III),(I)为(II)为(III)为其中R1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酰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及吡啶基及杂环芳基;(I)也可以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胺、嘧啶胺、哒嗪胺或吡嗪胺;取代基选自一个或多个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酰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素、羟基、氨基;R2选自C1‑C6烷基、甲酸酯基或C1‑C6烷酰胺基。
  • Carboxylic Acid-Promoted Single-Step Indole Construction from Simple Anilines and Ketones via Aerobic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作者:Long Ren、Guanglei Nan、Yongcheng Wang、Zhiyan Xiao
    DOI:10.1021/acs.joc.8b02180
    日期:2018.12.7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CDC) reaction is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indole synthesis. However, most CDC methods require special substrates, and the presence of inherent groups limits the versatility for further transformation. A carboxylic acid-promoted aerobic catalytic system is developed herein for a single-step synthesis of indoles from simple anilines and ketones. This versatile system is featured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吲哚合成的有效策略。但是,大多数CDC方法需要特殊的底物,并且固有基团的存在限制了进一步转化的通用性。本文开发了一种羧酸促进的需氧催化系统,用于由简单的苯胺和酮一步合成吲哚。这种多功能的系统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使用环境氧气作为氧化剂的特点,对于实验室和工业应用均既方便又经济。C-3上不稳定的氢和C-2上高度可转化的羰基的存在,使吲哚在各种情况下成为有机合成的通用结构单元。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研究表明,决定速率的步骤是底物的羧酸辅助缩合,而不是芳基CH的官能化。因此,经由亚胺中间体的途径被认为是优选的机制。与一般的推论相反,据信原位形成的亚胺代替其烯胺异构体参与了α-Me的首次配体交换和随后的碳pal化,这为这种吲哚化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