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 原药对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6.8 mg/kg,雌大鼠为55.9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500 mg/kg,而大鼠急性吸入LC50小于0.0032 mg/L(4小时)。关于灭瘟素的急性毒性,有报道指出:纯碱式结晶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22.5 mg/kg,制成盐酸盐后则为158 mg/kg,苄基氨基磺酸盐为53.5 mg/kg。该物质对人的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不慎入眼会引起结膜炎,皮肤会出现疹子。动物试验未发现灭瘟素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作用。鲤鱼LC50大于40 mg/L(48小时)。
化学性质 灭瘟素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253~255℃,[α]D+108.4°。其盐酸盐也是白色结晶,熔点202~204℃(分解)。该物质可溶于乙酸,难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为12.5%,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用途 灭瘟素是一种农用抗菌素,具有内吸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能抑制稻产曙病菌孢子和菌丝生长,并且对多种细菌和其他真菌也有抑制效果,如烟草花叶病和水稻条纹病毒。使用2%乳油500~1000倍液可防治稻叶瘟、穗颈瘟。
用途 灭瘟素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包括苗稻瘟、叶瘟、穗颈瘟等,效果显著。在20-40 ppm的有效浓度范围内,该产品使用安全且对作物无害。此外,该品还对水稻胡麻叶斑病及小粒菌核病有一定的防效,并能降低水稻条纹病的感染率。
生产方法 灭瘟素是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greseochromogenes)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出的一种抗菌素。原药为灭瘟素苄基苯磺酸盐,含有效成分90%,其2%乳油为红棕色透明液体,有效成分含量≥2.0%。
生产方法 灭瘟素的生产过程包括菌种培养、发酵、过滤、干燥后球磨加填料制得。该产品原药为灭瘟素苄基苯磺酸盐(含有效成分90%),其2%乳油为红棕色透明液体,含有效成分≥2.0%。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剧毒
急性毒性
可燃性危险特性 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中,并与食品原料分开储存和运输。
灭火剂 干粉、泡沫或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