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phenylthio-2-quinolone | 175355-7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phenylthio-2-quinolone
英文别名
3-phenylsulfanyl-1H-quinolin-2-one
3-phenylthio-2-quinolone化学式
CAS
175355-72-3
化学式
C15H11NOS
mdl
——
分子量
253.324
InChiKey
QDWXBEPWTNDIK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phenylthio-2-quinolo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Methyl (3-phenylsulfanylquinolin-2-yl) carb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Lewis Acid Catalyzed Diels-Alder Reaction of 3-Phenylthio-2-quinolinones with Siloxydiene. Synthesis of the Intermediate for Dynemicin A Core.
    摘要:
    介绍了从二氢-2-喹啉酮(5)制备 1-甲氧基羰基-3-苯硫基-2-喹啉酮(10),并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作用下与 2-三甲基硅氧基-1,3-丁二烯发生 Diels-Alder 反应的过程。将 D-A 加合物 (11) 转化为 9-苯茚酮缩酮 (16) 将为达尼米星 A 核心结构开辟一条新的合成途径。
    DOI:
    10.1248/cpb.44.45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识别实现对映体二芳基亚砜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使用具有远程分子识别位点的手性锰卟啉配合物完成对二芳基型硫化物的对映选择性硫氧化反应。尽管在生成酯的硫中心的两个取代基之间的边际尺寸存在差异,但氢键键合能够形成具有出色对映选择性的手性亚砜(16个实例,最高99%ee)。除了不同底物的精确取向外,喹诺酮内酰胺还为进一步衍生化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点。
    DOI:
    10.1021/acs.orglett.1c002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copper-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a modular approach to functionalized 2-quinolones
    作者:Ah Reum Kim、Hee Nam Lim
    DOI:10.1039/d0ra01352h
    日期:——
    A copper-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annul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2-quinolones was developed. Three reactions including an SN2, a Knoevenagel, and finally C–N bond formation are involved in the designed cascade reaction using 2-bromoacylarenes, 2-iodoacetamide, and nucleophiles as the three components. A new catalytic system was discovered during the study and this modular approach
    开发了一种用于合成功能化 2-喹诺酮类催化三组分环化。使用 2-芳烃、2-乙酰胺和亲核试剂作为三个组分的设计级联反应涉及三个反应,包括 S N 2、Knoevenagel 和最后形成 C-N 键。研究期间发现了一种新的催化系统,这种模块化方法可以高效地获得功能化的 2-喹诺酮生物,与广泛的官能团兼容,可扩展且经济。所得产物的进一步衍生证明了该方法的合成效用。
  • Silver‐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Sulfimidation Mediated by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作者:Rajasekar Reddy Annapureddy、Finn Burg、Johannes Gramüller、Tino P. Golub、Christian Merten、Stefan M. Huber、Thorsten Bach
    DOI:10.1002/anie.202016561
    日期:2021.3.29
    An enantioselective sulfimidation of 3‐thiosubstituted 2‐quinolones and 2‐pyridones was achieved with a stoichiometric nitrene source (PhI=NNs) and a silver‐based catalyst system.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reaction is the use of a chiral phenanthroline ligand with a hydrogen bonding site. The enantioselectivity does not depend on the size of the two substituents at the sulfur atom but only on the binding
    使用化学计量氮宾源 (PhI=NNs) 和基催化剂体系实现了 3-代取代的 2-喹诺酮和 2-吡啶酮的对映选择性酰化。该反应成功的关键是使用具有氢键位点的手性咯啉配体。对映选择性不取决于原子上两个取代基的大小,而仅取决于杂环内酰胺的结合性质。总共 21 种手性酰亚胺以高产率 (44–99%) 获得,且对映体过量 (70–99% ee )。磺酰亚胺化反应具有高位点选择性,也可用于手性亚砜的动力学拆分。机理证据表明杂配络合物的中介作用,其中原子与一个手性配体分子和一个非手性 1,10-咯啉分子结合。 ESI 质谱、DFT 计算和 Hammett 分析支持了所建议的反应过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