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9-dichlorobicyclo[5.2.0]nona-2,4-dien-8-one | 271780-4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9-dichlorobicyclo[5.2.0]nona-2,4-dien-8-one
英文别名
[1S(R),7R(S)]-9,9-dichlorobicyclo[5.2.0]nona-2,4-dien-8-one;(2Z,4Z)-9,9-dichlorobicyclo[5.2.0]nona-2,4-dien-8-one
9,9-dichlorobicyclo[5.2.0]nona-2,4-dien-8-one化学式
CAS
271780-40-6
化学式
C9H8Cl2O
mdl
——
分子量
203.068
InChiKey
WFQVHHUKQXQQC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8.8±37.0 °C(Predicted)
  • 密度:
    1.3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9-dichlorobicyclo[5.2.0]nona-2,4-dien-8-one 在 lithium perchlor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1-茚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新型高效的茚酮合成方法
    摘要:
    二氯酮 2 与 NEt3 反应以高产率得到茚酮 (4)。除了少量的氯羟基酮 5 外,2 在 C/Pt 电极存在下的阴极反应以高产率提供了重排产物 3。重排的二氯酮 3 与 NEt3 的反应提供茚酮 (4) 作为唯一的产物。讨论了这些反应的机理。
    DOI:
    10.1081/scc-100104416
  • 作为产物:
    描述:
    环庚三烯三氯乙酰氯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8%的产率得到9,9-dichlorobicyclo[5.2.0]nona-2,4-dien-8-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新型高效的茚酮合成方法
    摘要:
    二氯酮 2 与 NEt3 反应以高产率得到茚酮 (4)。除了少量的氯羟基酮 5 外,2 在 C/Pt 电极存在下的阴极反应以高产率提供了重排产物 3。重排的二氯酮 3 与 NEt3 的反应提供茚酮 (4) 作为唯一的产物。讨论了这些反应的机理。
    DOI:
    10.1081/scc-1001044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Unprecedented CoII-Tetraphenylporphyrin-Catalyzed Decomposition of Bicyclic Endoperoxides: A New Approach to Substituted Furofuran Systems
    作者:Mehmet Emin Sengul、Nermin Simsek、Metin Balci
    DOI:10.1002/1099-0690(200004)2000:7<1359::aid-ejoc1359>3.0.co;2-b
    日期:2000.4
    CoII-tetraphenylporphyrin-catalyzed decomposition of bicyclic endoperoxides 4 and 5 with a strained double bond moiety has been studied. Compounds 4 and 5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photooxygenation of 3 which itself was obtained by dichloroketene addition to cycloheptatriene, followed by removal of the chlorine atoms. An unusual decomposition mode of 4 promoted by CoII-TPP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已经研究了 CoII-四苯基卟啉催化的双环内过氧化物 4 和 5 与应变双键部分的分解。化合物 4 和 5 是通过 3 的光氧化合成的,3 本身是通过将二氯乙烯酮加成到环庚三烯,然后去除氯原子而获得的。CoII-TPP 促进的 4 的不寻常分解模式导致 8 和 9 的形成,它们是呋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Substitution of chlorocyclobutanones with xanthate salts. The remarkable effect of added base
    作者:Rama Heng、Béatrice Quiclet-Sire、Samir Z. Zard
    DOI:10.1016/j.tetlet.2009.03.133
    日期:2009.7
    The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chlorocyclobutanones with dithiocarbonates (xanthates) is greatly accelerated by the addition of a mild base such as DABCO or DBU. (C) 2009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A NEW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INDENONE
    作者:Mustafa Zengin、Arif Daştan、Metin Balci
    DOI:10.1081/scc-100104416
    日期:2001.1
    Reaction of dichloroketone 2 with NEt3 gave indenone (4) in high yield. Catodic reaction of 2 in the presence of C/Pt electrodes afforded the rearranged product 3 in high yield besides a small amount of chlorohydroxyketone 5. Reaction of rearranged dichloroketone 3 with NEt3 provided indenone (4) as the sole product. The mechanism of these reaction was discussed.
    二氯酮 2 与 NEt3 反应以高产率得到茚酮 (4)。除了少量的氯羟基酮 5 外,2 在 C/Pt 电极存在下的阴极反应以高产率提供了重排产物 3。重排的二氯酮 3 与 NEt3 的反应提供茚酮 (4) 作为唯一的产物。讨论了这些反应的机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