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ulfaquinoxaline sodium salt | 967-8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ulfaquinoxaline sodium salt
英文别名
sodium sulfaquinoxaline;Sulfaquinoxaline Sodium;sodium;(4-aminophenyl)sulfonyl-quinoxalin-2-ylazanide
sulfaquinoxaline sodium salt化学式
CAS
967-80-6
化学式
C14H11N4O2S*Na
mdl
MFCD00799608
分子量
322.323
InChiKey
WXUQBKOBXREBB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96oC (dec.)
  • 溶解度:
    H2O:50 mg/mL,透明至几乎透明,深黄色
  • 碰撞截面:
    157.6 Ų [M]+ [CCS Type: TW, Method: calibrated with polyalanine and drug standards]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5.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2,S36/37,S45
  • 危险类别码:
    R22,R42/43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海关编码:
    293500909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7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

SDS

SDS:a431e34606f19c72c32625b13e959c9d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Sulfaquinoxaline sodium salt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皮肤过敏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2 禁止将污染的工作服带出作业场所。
P280 戴防护手套。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3 + P313 如出现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4H11N4NaO2S
分子式
: 322.3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N'1-Quinoxalin-2-ylsulphanilamide, sodium salt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967-80-6
No.) 213-526-2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氧化钠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大约50 g/l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Sulfaquinoxaline sodium(N'1-喹啉-2-基磺酰胺钠盐,SQ-Na)是sulfaquinoxaline的钠盐形式,通过抑制微生物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用于治疗家禽、猪和羊的球虫病。

靶点

细菌与寄生虫

体内研究

Sulfaquinoxaline sodium 盐在停药后两天内,在药物最大残留限量(MRL)为100 μg/kg 的浓度下,仍能检测到所有抗菌残留物。

用途

磺胺类药物,用于治疗禽球虫病。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氯冉酸sulfaquinoxaline sodium salt甲醇 为溶剂, 生成 [(SQX)(p-CLA)]
    参考文献:
    名称:
    乙腈中磺胺类药物与 π 受体的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电子、红外、质量、1H NMR 光谱研究
    摘要:
    摘要 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恶唑 (SMZ)、磺胺胍 (SGD)、磺胺喹喔啉钠 (SQX) 和磺胺二甲嘧啶钠 (SDD))作为正电子供体与 2,3-二氯-5,6-二氰基-1 之间的快速相互作用, 4-苯醌 (DDQ) 和 2,5-二氯-3,6-二羟基-1,4-苯醌(氯苯甲酸,p-CLA)作为 π 受体导致 1:1 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形成最终产品的配方为[(药物)(受体)]。反应的最终产物已使用 FT-IR、1 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以及光度测量和热重分析 (TG) 进行分离和表征。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和表观形成常数通过应用常规分光光度摩尔比方法确定。
    DOI:
    10.1016/j.molstruc.2010.05.0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rystal structure, 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 spectroscopic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n sulfamethazine and sulfaquinoxaline ternary complexes with 2,2′-biquinoline
    作者:C. Villa-Pérez、J. F. Cadavid-Vargas、A. L. Di Virgilio、G. A. Echeverría、G. E. Camí、D. B. Soria
    DOI:10.1039/c7nj03624h
    日期:——
    4-amino-N-(4,6-dimethylpyrimidin-2-yl)-benzenesulfonamide) with Cu(II) or Ni(II) and 2,2′-biquinoline (BQ) as an auxiliary ligand have been studied. Their structur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crystallography as Ni(SQO)2(BQ)·2H2O (I), Cu(SQO)(BQ)Cl·CH3OH (II) and Cu(SMT)(BQ)Cl (III). Compounds I and II crystallize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while complex III crystallizes in the
    磺胺喹喔啉(SQO – 4-氨基-N -2-喹喔啉基苯磺酰胺)或磺胺二甲胺(SMT – 4-氨基-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磺酰胺)与Cu(II)或Ni的三元配合物(II)和2,2'-联喹啉(BQ)作为辅助配体已被研究。它们的结构已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确定为Ni(SQO)2(BQ)·2H 2 O(I),Cu(SQO)(BQ)Cl·CH 3 OH(II)和Cu(SMT) (BQ)Cl(III)。化合物I和II在三斜空间群P中结晶而呈复杂状态III在单斜晶P 2 1 / c空间群中结晶。所有复合物的晶格都通过Hirshfeld表面分析证明存在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得以稳定。此外,电子光谱学也已用于表征化合物。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热行为。此外,已经使用MTT方法测试了化合物对A549(肺癌)和MG-63(人骨肉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
  • Synthesis,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a ternary Co(II) complex with sulfaquinoxaline and 2,2′-bipyrimidine as ligands
    作者:C. Villa-Pérez、J.F. Cadavid-Vargas、G.E. Camí、F. Giannini、M.E. Chacón Villalba、G. Echeverria、I.C. Ortega、G.C. Valencia-Uribe、S.B. Etcheverry、D.B. Soria
    DOI:10.1016/j.ica.2016.03.043
    日期:2016.6
    Abstract A novel ternary complex of Cobalt(II) with 4-amino- N -2-quinoxalinylbenzenesulfonamide (sulfaquinoxaline, SQO), and 2,2′-bipyrimidine (Bpym) as ligands has been prepared. The complex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ased on elemental analyses, FTIR and Raman spectroscopy. Its structure, [Co(SQO) 2 (Bpym)]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P 1 ¯ space group
    摘要制备了一种以4-氨基-N -2-喹喔啉基苯磺酰胺(磺胺喹喔啉,SQO)和2,2'-联嘧啶(Bpym)为配体的三元钴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FTIR和拉曼光谱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其结构[Co(SQO)2(Bpym)]。它在三边形P 1空间群中结晶,其中a = 10.5381(2),b = 13.6469(2),c = 13.8409(3)A,α= 95.058(2)°,β= 93.769(2)°,γ = 93.750(2)°,Z = 2个分子/每晶胞。还研究了热重(TG)和差热分析(​​DT)。评价了该复合物对以下两种受试生物的水生毒性:丹尼奥雷氏菌(cebritas)y鲤鱼血鳞翅目(carpas koi)。筛选了针对大肠杆菌(ATCC 8739)的抗菌活性,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402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49775)和蜡状芽孢杆菌(ATCC 1098
  •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Ni(II), Cu(II) and Zn(II) ternary complexes of sulfaquinoxaline and 2,2’-bipyrimidine
    作者:Cristian Villa-Pérez、Juan F. Cadavid-Vargas、Juan J. Martínez Medina、Gustavo A. Echeverría、Gerardo E. Camí、Ana L. Di Virgilio、Delia B. Soria
    DOI:10.1016/j.molstruc.2022.133667
    日期:2022.11
    Three monomeric ternary complexes of Ni(II) (1), Cu(II) (2), and Zn(II) (3) with sulfaquinoxaline (SQO), and 2,2’-bipyrimidine (bpm) as ligand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complexes are formulated as M(SQO)2bpm·2H2O, completing MN6 coordination spheres. 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the crystal lattices
    以磺胺喹喔啉 (SQO) 和 2,2'-联嘧啶 (bpm) 为配体制备了 Ni(II) ( 1 )、Cu(II) ( 2 ) 和 Zn(II) ( 3 )的三种单体三元配合物并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表示为 M(SQO) 2 bpm·2H 2 O,完成 MN 6协调领域。Hirshfeld 表面分析用于研究化合物晶格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这些研究中发现,氢键和π-堆积相互作用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这些配合物已通过 FTIR 和紫外可见光谱以及热重技术进行了表征。针对肿瘤性 A549(人肺腺癌)和 MG-63(人骨肉瘤)细胞系筛选了复合物的细胞毒性。与游离 SQO 配体相比,该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增强。
  • Electronic, infrared, mass, 1H NMR spectral studies of the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of sulphonamide drugs with π-acceptors in acetonitrile
    作者:Eman Y. Frag、Gehad G. Mohamed
    DOI:10.1016/j.molstruc.2010.05.043
    日期:2010.8
    formation of 1:1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as the final products with the formula [(drug) (acceptor)]. The final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s have been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FT-IR, 1 H NMR, mass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es as well as 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The stoichiometry and apparent formation constants of the complexes formed were determined by applying
    摘要 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恶唑 (SMZ)、磺胺胍 (SGD)、磺胺喹喔啉钠 (SQX) 和磺胺二甲嘧啶钠 (SDD))作为正电子供体与 2,3-二氯-5,6-二氰基-1 之间的快速相互作用, 4-苯醌 (DDQ) 和 2,5-二氯-3,6-二羟基-1,4-苯醌(氯苯甲酸,p-CLA)作为 π 受体导致 1:1 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形成最终产品的配方为[(药物)(受体)]。反应的最终产物已使用 FT-IR、1 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以及光度测量和热重分析 (TG) 进行分离和表征。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和表观形成常数通过应用常规分光光度摩尔比方法确定。
查看更多